作者:米蘭 編輯:安妮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ID:hunyinyujiating99
1931年3月,李志強收到了丈夫陳毅安寄來的第55封家書。
從信封上的剛勁有力的字跡來看,確信是陳毅安的筆跡無疑。
李志強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小心翼翼地拿出信紙,她怔住了,兩頁素白的信紙上一個字都沒有。
看著這封“無字書”她的眼淚頓時涌出,丈夫已經不在了……
原來,當年曾與毛澤東同志并肩作戰、擔任朱德軍長副總司令的陳毅安,與妻子有這樣一個約定:
“志強,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一封不寫任何字的信,就說明那時的我,已經不在人世了,你見到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
但李志強卻怎麼也沒想到,這封無字書的約定竟然成真了,她再也見不到摯愛的丈夫了。
寫下三萬五千多字的54封家書,他是對妻子情意滿滿、日夜相思,說著“你去努力革命工作,才是真正地愛我”的丈夫;
攻打新城、奔襲永新、守衛新七溪嶺,打響黃洋界保衛戰,他是毛澤東同志《西江月•井岡山》詩詞中描繪的驍勇戰將;
重傷初愈告別母親和新婚妻子,毅然返回戰場,沖鋒在前,向死而生,他是朱德筆下“生為人民生的偉大,死于革命死的光榮”的共和國第九烈士;
兩頁信紙,一頁豪情萬丈,一頁溫柔浪漫,這便是陳毅安的第55封家書。
一封書信的溫度,可以穿越百年,讓愛情之火不滅;
一封書信的力量,也可以推動歷史的車輪,讓人們向著光明,勇敢踏上征程。
01
不只浪漫,陳毅安字里行間閃爍堅定的信仰之光
陳毅安,1905年出生,湖南湘陰人,父母是本本份份的農民。
16歲時,有著略厚的嘴唇、留著“連缸蓋”發型的陳毅安,在族里給自己操辦的畢業酒席上,提出了自己想報考工業學校的想法。
“我想讀工業學校,是想將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我們中國的工業是這樣的落后,造不出飛機大炮和好的機器,老是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要是國家工業強盛了,就有希望改變這一切!”
盡管族里的老人希望他做一個“對家族有用的人”,然而陳毅安心意已決。
1920年7月到達長沙后不久,陳毅安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
與工業“結緣”的陳毅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另一段緣分也悄悄走近。
1921年的夏日,暑假回鄉拜訪老師的陳毅安,遇見了師母的外甥女李志強。
留著一頭齊耳的短發,有著清秀的面龐,李志強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讓陳毅安一下子就記住了她。
這次的相遇讓兩個年輕人一見鐘情,從相識到定親不到三個月。
定親之后,陳毅安便回到長沙繼續完成學業,自此,書信就成為了二人互訴思念的連結。
1922年1月,在湖南長沙第一紗廠發生了震驚全國勞工界的屠殺事件,一時間,工人、學生上街游行請愿奔走,陳毅安也和同學們一起加入了聲援斗爭。
正是在這一次游行后,陳毅安見到了當時擔任中共湖南支部書記的毛澤東。
陳毅安暢談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受到毛澤東的啟發,他深刻地意識到,只有積極投身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才能救中國。
1924年,受毛澤東的推薦,陳毅安正式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把自己入黨的消息,第一個告訴了李志強。
在陳毅安積極投身革命的影響下,本是農村女子的李志強,也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
不久后,陳毅安受黨組織的派遣,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攻讀炮科。
雖然課業繁忙,但陳毅安始終思念著李志強,在軍校開學的第五天,利用午休時間,給李志強寫了一封信:“志強吾愛,前日寄你的相盒及錢,你都收到沒有?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東方覺悟青年的集中點了……我希望你要做我的一個同志,才可算是我真正的愛人。”
在黃埔軍校學習的這段時間里,陳毅安給在讀師范的李志強,寫了19封信,一邊訴說著自己的近況,一邊傾吐著自己的革命理想和抱負。
“所以我就毅然決然,把我所學的革命技能,不顧一切,切實工作起來,不達到我的目的——烈士墓不止”。
在與李志強相戀的七八年光景里,李志強用一張張的信箋傳遞著深深的思念。
打仗,就會有流血和犧牲。
那時的李志強,雖然支持陳毅安,但不希望他上前線去做風險那麼大的事,怕他因打仗“糊糊涂涂地死了”,沒有什麼價值。
于是,便給陳毅安去了一封信,訴說了自己內心的擔憂。
陳毅安明白未婚妻對自己的掛念,回信里,一邊寬慰李志強不要太擔憂;一邊反問她“為了革命而死,為民眾謀利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若是的,那中國一定沒有烈士,革命也永遠不能成功。”
陳毅安清楚地記得,就在自己離開家鄉取道上海赴廣州報考黃埔軍校的那天早上,李志強送他走了四里多的路。
分別時,看四周無人,李志強說:“毅哥,外面人多,不要被迷住了。”
陳毅安連忙點頭,“嗯,不會的。”
就在這封1926年4月的信中,陳毅安風趣地對李志強說道,“對你不起了,已經同別人又發生戀愛了,這個人不是我一個人喜歡同他戀愛,世界上的人恐怕沒有人不鐘情于他,這個人就是列寧主義……若是你真能同他戀愛,就是我同你戀愛的真精神,請你早些下個決心吧!”
陳毅安的書信情深意重,字里行間也充滿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之光。
1927年2月2日,當得知未婚妻和自己一樣,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陳毅安萬分欣喜,迫不及待地回信給李志強。
“你告訴我的事情,我聽了是十二萬分歡喜的,從此我們由愛情的關系,更進而為同志的關系了”。
由此,陳毅安與李志強把愛情的希望化為革命的火種,照亮前方的路,不顧一切地勇敢前行。
02
陳毅安年輕有為不負韶華,為革命奔走英勇上陣
從黃埔軍校畢業后,當時的陳毅安隨部隊北伐到達武昌,而后,跟隨毛澤東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向著井岡山進發。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澤東曾在《西江月•井岡山》一詞中寫下這樣的名句。
這首詞所描述的,正是在黃洋界保衛戰中“力拔山河氣蓋世”的一員驍勇戰將陳毅安,時任紅4軍第31團副團長兼第一營營長。
在紅軍勝利空前的七嶺鏖戰后,陳毅安沒有想到,僅半個月的時間里,戰局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湘贛敵軍出動大批兵力,對井岡山發起第二次“會剿”。
面對日趨嚴重的局勢,陳毅安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住井岡山。
黃洋界,是井岡山最有名的哨口,群山巍峨,陡峭險峻,一場激烈的戰斗即將打響。
軍情緊急,兵貴神速。
陳毅安帶領兩個連的戰士們日夜兼程,終于在7月29日中午趕到了黃洋界。
率領著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擊潰敵人3次進攻,陳毅安和戰友們在黃洋界陣地戰勝了10倍以上的敵人,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盡管行軍打仗十分艱苦,但陳毅安依然不忘寫信告訴李志強自己的近況,告訴她革命帶給自己的新世界。
“我現在將我的近狀,略略告訴你,我天天跑路,錢也沒有用,衣也沒有穿,但精神非常地愉快,較之從前過優美生活時代好多了,因為是自由的,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
雖與戰場上的陳毅安許久未曾相見,但見字如面,字里行間的余溫,仍是李志強內心最大的慰藉。
李志強悉心收藏著陳毅安寄來的每一封信,期待著與戀人的早日重逢。
1929年1月,陳毅安因在一次保衛井岡山的戰斗中腿部中彈受傷,奉彭德懷的命令回到家鄉養傷。
戰場歸來的陳毅安,終于見到了在家中無微不至照顧他母親的未婚妻李志強。
兩個人,一個坐于窗前,一個坐在床沿,有千言萬語,想說給對方聽。
陳毅安激動地說:“在外面真想你呀,志強。”
“為什麼不早點兒回來?”李志強用似乎有些埋怨的語氣說道。
“要不是因為這次負傷,彭軍長和黨代表下了命令,也許還要再晚些回來呢!”
“哦?命令你回來的?”
陳毅安和李志強傾訴著自己在外面的事情,一口氣就說了一個多小時,李志強聽得津津有味。
“志強,這幾年來,我在外面行軍打仗,無時無刻不在想你,我想我們的愛情該有一個美麗的結果了!我們結婚吧!”
愛情的花,終于結出了革命的果。
待傷愈后,陳毅安和等了他8年的李志強喜結連理。
一天,陳毅安握著李志強的手說:“志強,要是彭軍長派人來了,你愿意我很快就走嗎?”
“腳在你身上,我怎麼拴得住呢?”
盡管想讓丈夫在自己身邊的時間久一點兒,再久一點兒,但李志強知道,這一天早晚要來的。
“知夫莫如妻,只有你最了解我!”
就在第二年6月,陳毅安毅然告別了年邁的母親和新婚不久的妻子,重返戰場,在長沙戰役中擔任前敵總指揮。
戰前,陳毅安得知了妻子李志強懷孕的消息,即將要成為人父的他因為新生命的到來感到高興,而更令他興奮的是,革命路上后繼有人。
“太好了,我要做爸爸了!不論是男是女,都要和我一起干革命!”
03
以盛世山河致敬英烈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7月27日,烈日炎炎,作為進攻長沙城的前沿指揮,陳毅安的心里憋著一股勁兒。
紅一縱隊敢死隊三百多人,一律裝備沖鋒槍,每個人帶十幾個手榴彈,開始強攻。
配合迫擊炮攻勢,敵軍腹背受敵,最終攻城而入,被圍困的一千多敵軍繳械投降。
后來,在與彭德懷、何長工等人一起察看過易家灣地形后,陳毅安返回駐地。
陳毅安進屋后,看到李志強正安靜地坐在那兒,兩人相視一笑。
“沒有去接你,什麼時候進的城?”
“我進城十多天了,住在表兄家里,昨天下午表兄告訴我,有人看到你帶隊伍進了城,我才來找你,找了好多地方才打聽到你在這兒。”
夫妻兩人說了一會兒話,陳毅安便提議帶她去見彭德懷軍長。
“你是李志強同志?我看過你的照片。”
彭德懷笑容滿面地把一杯水端給李志強,又和夫妻倆聊了一些家常。
“你和毅安的婚事,我在井岡山就知道,是毛澤東同志跟我講的。你們戀愛這麼多年,屢次推遲婚期,不簡單呢!”
聽到彭德懷關切的話語,李志強初見彭軍長的拘謹一掃而光,心里暖暖的。
“這幾天敵軍活動頻繁,肯定還有硬仗要打,我要上前線指揮,也許沒時間來看你。如果部隊開走了,我會給你寫信。”
由于軍務繁忙,陳毅安和李志強短短說了幾句便準備離開。
“志強,沒辦法,革命就是要犧牲個人利益的。”
李志強點點頭,看著丈夫轉過身去的背影,眼里噙滿淚水,輕聲說道:“毅哥,你要保重。”
說罷,丈夫一行人騎著高大的戰馬遠去,消失在一片暮色中。
再一次面對離別的痛苦,李志強盡管內心堅韌,卻依然流下了不舍的淚水。
然而,令李志強沒想到的是,丈夫這一走竟成了兩個人的永別。
紅軍占領長沙后,敵人開始展開了瘋狂反撲,槍聲炮聲震撼著古城長沙。
接到彭德懷的命令,陳毅安一邊冒著炮火接應困在城中的軍團政治部,一邊開始掩護部隊全線撤退。
破曉時分,左前方的敵人陣地上,一挺機關槍火力偷襲,好幾個戰士倒下,來不及臥倒的陳毅安腰部中彈,倒在血泊之中。
1930年8月7日早晨8時左右,因傷勢過重,失血過多,陳毅安不幸犧牲,年僅25歲。
第二年的正月,毫不知情的李志強生下了一個男孩。
本來,孩子出生是由父親取名的,但陳毅安不在,李志強思考了很久,終于決定給兒子取名晃明,意為在茫茫長夜中,終有一天會盼來光明。
小晃明已經滿月了,仍不見陳毅安寄來書信,只得把過去的54封家書拿出來,再反復、細細讀過。
直到3月,李志強才收到了丈夫這封遲來的第55封家書。信上的郵戳來自上海,李志強一看信封,便知道這是陳毅安的字跡。
她的心砰砰地跳,雙手激動地顫抖著。拆開信封,當李志強看到只有兩頁空白信紙時,她的心仿佛墜入了深淵。
當初兩人約定好,如果陳毅安犧牲了,就回寄回一封“無字信”。
李志強抱著小晃明,號啕大哭起來。
她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總想著革命勝利后陳毅安就會回來。
但當時白色恐怖彌漫,使得李志強無法與紅軍取得聯系,在丈夫杳無音訊的日子里,她依然多方打探消息,不愿放棄希望,就這樣度過了6年漫長的歲月。
直到1937年9月,李志強滿懷希望地寄了一封掛號信給延安八路軍總指揮部,20天后收到了彭德懷副總司令的親筆回信:“毅安同志為革命奔走……不幸在1930年陣亡……
李志強的希望,在這一刻被徹底擊碎了。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親筆簽發首批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陳毅安位列第九,被稱為共和國第九烈士。
1958年,彭德懷親筆為陳毅安題詞:“生為人民生的偉大,死于革命死的光榮!”
自陳毅安1930年犧牲,到1983年李志強去世,這55封家書,李志強守了近54年。
時光流逝,記憶卻歷久彌新,它們被李志強視作珍寶,裝進壇子埋在老家的一棵樹下,避開戰火一直保存至今。
李志強去世之后,如愿與陳毅安合葬于井岡山,半個世紀的離別,如今,他們終于可以安靜地傾訴對彼此的思念了。
“我們的名字最后一個字的底下都有四點水,我奶奶起的名字,這個四點水就代表了烈士的鮮血,讓我們牢記自己是烈士的后代。”當陳毅安烈士的孫子陳正烈提到祖父與祖母這對革命伉儷時,這樣說道。
陳毅安烈士的曾孫女陳超然,從小聽著曾祖父的故事長大,決心以自己的努力告慰先人,不負時代,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一封書信的溫度可以穿越百年,讓愛情之火不滅;
一封書信的力量也可以推動歷史的車輪,讓人們向著光明,勇敢踏上征程。
歲月靜好,只因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銘記歷史,讓我們永葆青春熱血,
為了那些不能忘卻的紀念。
參考文獻:
1、實現我們真正的戀愛——陳毅安致妻子李志強(共產黨員網)
2、陳毅安:“生為人民生的偉大死于革命死得光榮”(共產黨員網)
3、陳毅安(共產黨員網)
4、《國家記憶》 20210404 絕筆紅色戀人陳覺趙云霄紙淺情深陳毅安李志強(央視網)
5、《共和國第九烈士•陳毅安》,劉曉農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