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時候就聽說過大禹治水的傳說,是當神話故事來聽的。可看到渭南博物館里有一個兩千多年前記載著大禹治水經過的文物遂公盨(xǔ)仿制品,這才驚覺,傳說也許就是被神化了的真事。
渭南日報全媒體 記者 顏偉 文/圖
在渭南博物館第一展廳中,介紹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夏王朝的開國君王——大禹。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他成功馴服了滔天洪水,挽救了天下蒼生。劃定國土為九州,傳位給輔佐自己治水的益,而不是心愛的獨子啟。
但是史學界一直在爭論,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是真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這個問題,從遂公盨現世的那一刻起,暫時有了結論。
遂公盨
意外相遇初露真容
2002年夏天,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在香港古董市場上偶然發現了一件青銅器。它的表面銹蝕嚴重,器內被銹土包裹,露出的幾個文字生澀難懂,看來平淡無奇。這件青銅器乏人問津,被冷落了很久。機緣巧合,專家對它多看了幾眼,這件青銅器的內里若隱若現的篆刻字跡貌似大有來頭。專家沒有猶豫,將它帶回了北京。
青銅器鑒定專家、清華大學的李學勤教授被邀請到保利藝術博物館進行鑒定。據他日后在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節目中回憶,當時他被請去鑒定其他更堂皇顯赫的文物,這件遂公盨并不是重點,不料卻成了最大的收獲。看到遂公盨的那一刻,他眼前一亮,以他研究青銅器多年的經驗,他斷定這件青銅器是真品。盨本是用來盛放黍、稷、稻、粱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自西周中晚期開始流行。盨本身配有蓋子,可惜這件遂公盨并不完整,它的盨蓋缺失,實在是莫大的遺憾。遂公盨的口沿部分粘的泥土上還有席子包裹壓成的編織紋。由此推斷,蓋子在埋入地下的時候已經和器身分離了。因為遂公盨不是在考古發掘中被發現的,它的真實性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一般非正規來源或者沒有歷史記錄的古代器物都會存在爭議。非法盜掘使得大批國寶喪失了珍貴的文化研究價值,令人心痛惋惜。
專家鑒定稱,銘文內容明確說出了大禹治水及夏朝的存在。然而銘文沒有時間、地點、具體人物。一般銘文開頭的年份和末尾的套話必不可少,但遂公盨的銘文和常見的兩周青銅器銘文體例迥異,前所未見,只有“遂公曰”三個字來推斷人物和事件。從行文風格看,與現存的戰國時期《尚書·禹貢》十分接近。還有學者認為,這一器物究竟應該稱之為遂公盨還是應該叫做豳(bīn)公盨還是燹(xǐan)公盨,也未有定論。故而,遂公盨引起國際上許多專家學者的重視,因為它多次召開國際會議討論研究,也許未來還會有重大發現能夠對它蓋棺定論。
經過清洗處理,遂公盨的口沿處露出了精美的鳳鳥紋飾。鳳鳥整體造型優美,頭部前端有尖喙,頂上有綬帶形狀的冠,身體小而尾巴長。周人視鳳鳥為建邦興國的祥瑞,因此在青銅器和其他器皿上大量裝飾鳳鳥紋,寓意吉祥安康。這件遂公盨高11.8厘米,口徑24.8厘米,重2.5千克,呈圓角長方形。它的四壁比較平直,口沿下裝飾一周鳳鳥紋,共計十二只鳳鳥,對稱分布。腹部裝飾三周瓦楞紋。左右兩側附有兩只獸形耳,原本應有垂環,現已無存。圈足中間有桃形缺口,整體造型簡潔典雅,古樸大氣。這種形制,在盨的類型中是比較早的。綜合這些特征可以確定這件盨屬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周夷王前后。
九十八字銘文
九十八字震撼世人
剝落塵封的層層銹土,遂公盨全因內里的九十八字銘文震驚了世人。這九十八個字,奠定了它國家一級文物的地位。目前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有關大禹的內容很少,只有春秋時期的秦公簋提到“禹跡”,春秋晚期的叔夷镈(bó)上記載了成湯伐夏。遂公盨上記載的大禹治水是第一次在文物上被發現,成為大禹傳說最早的文物例證,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錄提早了六七百年,它也是最為詳實的關于大禹的文字記錄,這對于我國古代史的研究有重大的意義。
內底銘文十行九十八字,前九行都是每行十字,末一行只有八字。盨上所鑄銘文字體優美,行款疏朗,整齊勻稱,內容字字珠璣,幾無廢言。銘文保存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在第四、五行下端,也許是范鑄時有一點失誤造成缺損,導致第五行末有一字難于辨識。即便如此,它也被譽為“金文之最”。整篇銘文近似于一篇政論性質的散文,這對探討我國古書及文章的起源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它表明在兩千九百多年前人們就廣泛傳頌大禹的功績。大禹創立夏朝的觀念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深入人心。按照傳說的時間,大禹作為夏王朝的開拓者,他生活的年代距今應在四千年以上。而遂公盨距今約兩千九百年,其間還有一千多年的差距。遂國人是如何看待大禹的呢?是像我們一樣將他當做神化了的人,還是像一般帝王一樣實實在在的人?還有待研究。
神秘古國重見天日
隨著遂公盨重見天日,一個早已淹沒在歷史塵埃中的名字——遂公,連同遂國這個在歷史上鮮少記載的古老王國一起復活。
上古時期,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西北部與肥城市臨界處有一古國,這就是遂國。古遂國國君是舜的后裔,歷經夏、商、周改朝換代,一直延續下來。魯莊公十三年,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與宋、陳、蔡、鄭等國國君在齊國,也就是如今的山東聊城以東會盟。當時齊國還邀請了遂國,遂國是魯國的附屬國,而宗主國魯國表態不參加會盟,遂國跟著魯國走,決定不摻和。齊桓公以此為借口向遂國發兵,遂國勢單力孤,不幸因此滅亡。這件遂國遺物足以證明,大禹治水的傳說早在西周中期即在遂國成為國君教育臣民的范本,可以看出遂國是個奉行以德治國的和平之邦。
銘文開篇第一部分寫道:“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征,降民監德……”記述了大禹削平山頭、堵塞洪水、疏導河流。他平息水患,劃定九州,還根據各地土地條件的優劣規定各地所應繳納的貢賦。洪水消退后,那些因為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岡上的民眾紛紛下山,重新在平原上安居樂業。大禹有功于萬民,天下歸心,成為民眾的再生父母。內容不僅涉及大禹治水事跡,而且表達了他為政以德的治國思想。很難想象,大禹在遠古時代就曾推崇以道德維系的和諧社會,這超前的思想真是神來之筆。第二部分的銘文主要闡述德與德政,教誨民眾以德行事。要求民眾既要注重自身修身養性,做人要“齊明中正”,還要孝順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諧,注重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顧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統治才能長久,天下才能安定。銘文主旨就是以大禹治水為典范論述德,多個譯文版本中出現例如“降民監德”“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民唯克用茲德”等譯文,全文九十八字就有六次提到德字。這是直到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關于德治的古文字出土文物。它表明遠在兩千九百多年前我國關于德的思想已相當豐富和系統,德治觀念已經形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為政以德的思想源頭,從此可以再上溯幾百年。它所倡導的是天人之間,君臣之間,官民之間,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夫妻之間,“唯德”“唯協”。此后,德治的思想貫穿了整個華夏文明。
遂公盨的真偽自有專家費心考證,對于我們普通觀者來說,它的珍貴之處在于從大禹身上傳遞出的中華文明不朽的精神力量,立德、尚德、遵德、載德、潤德、弘德,以德律己,以德治國。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竟也與它不謀而合。正所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大禹治水作為先民頑強不屈戰勝天地意志的先例,是傳統文化中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華夏民族的精神脊梁。遂公盨也正是因此而彌足珍貴。
來源:渭南新聞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3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