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胡杰
中國輪椅女籃。
“我帶隊以來,從來沒輸給過美國隊。”這是中國輪椅女籃主帥陳琦說過的一句話。
北京時間9月4日,東京殘奧會輪椅女籃決賽,中國隊不敵荷蘭隊收獲銀牌,讓中國輪椅籃球首次站上領獎臺。
這支隊伍,此前的最好成績是里約奧運會的第六。
但在本屆奧運會“死亡之組”中,她們在小組賽擊敗本屆冠軍荷蘭,雙殺衛冕冠軍美國隊,并留下金句——“給老美上一課。”
這樣一支中國輪椅女籃,值得讓更多人知道。
中國戰勝美國晉級決賽。
“給老美上一課”
半決賽對陣美國女籃最后3.5秒,主教練陳琦叫暫停的時候,嘴角就露出了一抹笑意。
“把球發出來,然后投一個3分,給老美上一課!”暫停最后階段,陳琦對著姑娘們說出這段話,內容是戰術安排,語氣卻得意自在。
給美國隊“上一課”,還是籃球,這樣的畫面可能是許多球迷不曾想象的,卻真真切切的在奧運賽場發生了。
“美國隊籃球底蘊特別深厚,我也想挑戰一下,看看我對輪椅籃球的理解。”賽后采訪,陳琦剛開始的表達很克制,但最后一句可能才是他最想說的,“從2017年我帶隊以來,從來沒輸給過美國隊。”
中國輪椅女籃主帥陳琦。
正如陳琦所說,從2018年輪椅籃球世錦賽,中國女籃贏了美國20分,本屆奧運會兩度碰面,中國隊小組賽1分險勝,半決賽41-36再勝一場,并首次打入殘奧會決賽,創造歷史。
是美國隊不強嗎?顯然不是,她們是4屆殘奧會冠軍,2016年里約殘奧會冠軍正是她們。不光美國隊強,中國女籃的分組也堪稱“死亡之組”。
除了美國隊外,荷蘭隊同樣是這個分組中的強敵——她們是2018年世錦賽冠軍,4年來未嘗敗績。5年前的里約殘奧會,中國輪椅女籃曾29-62輸給對手33分。
但5年過去,中國輪椅女籃的成長卻超出人們預期。小組賽,中國隊先斬阿爾及利亞、再勝荷蘭、后贏西班牙、最終絕殺衛冕冠軍美國,以小組第一的身份出線。
決賽中國不敵荷蘭收獲亞軍。
晉級之路看似輕松,但看看賽程就知道多麼兇險——27日晚上戰勝西班牙,隊員們回到38公里外的奧運村,躺下就已經快半夜了。結果大家第二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6點出發到賽場。因為對陣美國隊的比賽9點就要開始。
為了應對這樣極不合理的賽程,領隊郭治斌在來東京的一個月前,每天拉著大家聊到半夜,然后要求大家第二天一大早起床。
“隊員們一開始都不理解,其實都是為了這場比賽。”在新華社的報道中,郭志斌這樣解釋。
小組賽,陳琦面對采訪時說,“保四爭三是球隊的目標”,畢竟殘奧會第四名就能創造中國隊最好成績。
但姑娘們前進的腳步卻沒有停下,淘汰賽戰勝英國,半決賽贏下美國,僅在決賽中不敵荷蘭,收獲了一枚殘奧會銀牌,也留下了“給老美上上課”這樣的金句。
中國輪椅女籃投籃。
水泡、血泡、老繭
“這些姑娘們看上去非常靦腆,可是訓練起來特別狠,心理非常強大。”說起球隊的成功,領隊郭志斌這樣形容。
為了備戰奧運,從去年11月起,全隊在北京和廣州兩地展開了長達278天的集訓,9個多月的時間里,大家幾乎沒回過家。
疫情之下,一切都顯得更不容易。
原本打算前往云南高原拉練體能的女隊,因為疫情無奈放棄。最終大家另辟蹊徑,選擇用戴口罩的方式模擬高原缺氧的狀態;沒有熱身對手,于是拉著廣東輪椅男隊演練實戰。
形容奧運會的強度,張彤蕾頗為實誠:“和她們對抗起來,還沒有我們在家里和男隊激烈。”
不過場面確實如此,當半決賽面臨美國隊不斷追分的壓力時,罰球成了中國隊關鍵時刻的武器。全隊最后時刻8罰8中,牢牢鎖住勝利。
甚至在隊長林穗玲走上罰球線時,隊友張雪梅沖著她大喊:“罰進一個就請你吃大餐!”結果就是,林穗玲穩穩命中兩球。
事實上,輪椅籃球運動員的成長路徑,與健全的籃球運動員截然不同。用陳琦的話說,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甚至原本都沒接觸過體育。直到身體受傷后,才開始接觸這個項目,然后從“喜歡”轉變為“熱愛”。
首先要克服的,便是“八字形”輪椅。要讓輪椅能如雙腿一樣在球場上閃轉騰挪,急停急走,唯有苦練。
“輪椅不是身體的一部分,它是特別冰冷的。”在陳琦眼中,練好輪椅技術沒有任何捷徑,“大家都是從水泡到血泡,再到老繭,一步步過來的。”
手里的老繭再正常不過。
“別看我們現在可以做到人車球合一,剛接觸這個項目時,顧著運球就會忘記推動輪椅,顧著推動輪椅,又不會運球了,翻車了就很難爬起來。”林穗玲這樣形容剛開始練習的樣子。
陳雪靜的經歷也是相同的:“手上的泡,破了又結痂,然后又破,那種疼真是鉆心的疼。”
如今,她們轉車、快速運球、剎車、投籃等一系列動作,早已人、車、球三位一體。
日常訓練里,看似普通的上籃動作,她們要反復打磨。林穗玲說出了這樣一個標準:“命中率達到98%或者以上才算達標。”
而罰球,女籃姑娘每天要罰進400個才算完成訓練。這些基礎訓練看似簡單,但要日復一日地完成,絕不容易。
抱拳示意是中國輪椅女籃的特殊手勢。
打球or生活
成績的背后,同樣也有現實。
很明顯的一點,這批輪椅女籃的姑娘們,全部都是業余球員。
輪椅籃球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殘疾人運動之一,全球有數十萬人參加這項運動。與此同時,也是職業普及度很高的一項運動。
在歐洲,除了冠軍聯賽還有三項低級別賽事,德國、土耳其、荷蘭等國家都有職業輪椅籃球聯賽,英國也計劃在2022年推出職業女子聯賽。
相比較歐洲,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聯賽體系。
“目前國內一年才有一次全國錦標賽,4年才有一次全國運動會,僅此而已。”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陳琦這樣描述國內的輪椅籃球現狀。
中國輪椅女籃已經創造歷史。
中國第一位參加國外職業聯賽、遠赴“西甲”的殘障輪椅籃球球員丁海接受網易新聞采訪時這樣說:“西班牙的輪椅籃球聯賽很發達,我每周都有比賽,每次賽后都會有十幾家甚至二十家的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俱樂部也有專人教我們如何回答媒體提問,展現球員的個人魅力。”
每每說到這個話題,陳琦都覺得可惜:“我們的隊員也不是專職在訓練。我不想他們一旦從國家隊、省隊退役之后,就這麼轉行流失掉了,畢竟之前那麼刻苦地訓練。”
此前接受央視采訪,代佳夢一開口聲音就有些顫抖:“之前想要回歸家庭生孩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自己一直在打球和生活之間做選擇。”
這位打了12年輪椅籃球的女孩,沒有選擇“人生中下一個階段”,而是繼續堅守籃球。
但同樣可以從顫抖的情緒里,聽到她在籃球和生活之間的拉扯。
更關鍵的是,作為國手的代佳夢,已經是從中國輪椅籃球受益最多的那群人。
她們已是生活的強者。
她的國家隊隊友陳雪靜,最開始前往北京隊的頭三個月試用期沒有工資,只包吃住,過了試用期,一個月工資300元,打到2019年,收入則漲到2000元。她們更多依靠重大賽事的獎金,但具體金額根據省市的情況而定。
這也意味著,大部分運動員無法僅僅依靠輪椅籃球謀生,他們需要做其他的工作養家糊口。退役之后,是自謀生路還是享有扶持,各個省市也不相同。
這也是為何,陳琦希望能在殘奧會上奪得好成績。因為動力之一就是:“引起更多重視。”
陳琦有這樣一個夢想:“有生之年,如果我能看到職業聯賽在中國起來,我就很滿足了,這算是我最大的心愿吧。”
責任編輯:朱軼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3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