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也是《群經》的第一部,也是哲學的重要作品。你知道中國傳統風水文化中奇妙的《易經》起源于哪個朝代嗎?本期《易經》介紹將帶您了解詳情。
易經的產生:
一、易經時代:
關于《易經》的出現時代,目前有不同的看法。據學者研究,應該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成書的時代是商末周初。
《易經》起源:
傳統上,《易經》起源于河圖、洛書。
傳說在古代,黃河上出現了背上有圖形的龍馬,洛水上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圣人伏羲畫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yǒu)里【古地名,今河南省湯陰縣北】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后天八卦,即八卦
所以《易經》有句話叫人更三圣,世歷三古。意思是《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伏羲、文王、孔子三個圣人完成的三個時代。
據說歷史上有三種易經,即所謂的三易:
(1)神農時代產生的《連山易》,首先從艮卦開始,象征著山之出云,連綿不斷。
(2)第二天,黃帝時代出生的《歸藏易》從坤卦開始,象征著萬物不藏在里面,意思是萬物都出生在地上,最后歸藏在地上,一切以大地為主。
(3)、三月《周易》,產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知識不同。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讓我們回顧一下它的起源和歷史。《易經》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古代有三本奇書:《黃帝內經》、《易經》和《山海經》。《易經》實際上是古代《連山》、《收藏》和《周易》的集合,但《連山》和《收藏》已經消失了。《易經》用一個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化,展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其中心思想是用陰陽一元論來描述世界上萬物的變化。
廣義的《易》包括《易經》和《易傳》。《易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由于《易經》成書很早,大約在西周時期,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撰寫了《十翼》,又稱為《易傳》,以解讀《易經》。
一般認為《易經》最初是一本占卜書,但它對哲學、宗教、醫學、天文學、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都有影響。自17世紀以來,《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
也許你也喜歡:
易經八卦分析天壇建筑風水布局
常用術語:易經名詞解釋
易經與佛教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
易經和易傳有什麼區別?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3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