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陰陽五行的酸甜苦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大千世界,萬事萬物起源就是一個緣字!陰陽要調和,為適中!物極必反!否及泰來!樂極生悲!凡事和物及人與人之間,都不能過之!勿大悲,勿大喜!要以平常心待之!人們情緒的穩定,也是五行人生陰陽的調和!大喜傷心,心在五形之中代表火;大悲傷肺,肺在五行之中代表金;金木水火土,可以代表我們一個完整的人!在五行人生之中,金木水火土也可以代表我們的內臟及內臟外我們的軀干和肉身!
中國醫學中,將五行與人臟腑、五官、形體、和情志相配合 。就臟腑而言,其分配為: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木膽、火小腸、土胃、金大腸、水膀胱。肺臟,就像一間小房子,藏在人體之中,能接納儲藏五氣,所以稱它為臟肺。五行與臟肺是相對應的,,肝喜條達,木生有發,故以肝屬木,心陽溫馨,火有陽熱,所以心也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化生萬物,故以脾屬土;肺有肅降,金有清肅,故以肺屬金;腎主水藏精,按納音五行有水有澗下水,故腎屬水。五行還與人體其它器官相互聯系,并且有又與天干相配,形成一個以五行為中心的人體構造系統,而中醫在進行人體病機辯證時,往往將系統內諸多因數聯系起來考慮。
如下圖
五行臟肺: 木主肝, 火主心, 土主脾, 金主肺, 水主腎。
五行臟肺: 木主膽 , 火主小腸, 土主胃, 金主大腸, 水主膀胱。
五行五官: 木主目, 火主舌, 土主口, 金主鼻, 水主耳。
五行之氣: 木主魂, 火主神, 土主智, 金主魄, 水主精。
五行臟外: 木主骨 , 火主氣, 土主肉, 金主精, 水主脈。
五行之身: 木主爪 , 火主面, 土主唇, 金主毛, 水主發。
五行之味: 木主酸 , 火主苦, 土主甜, 金主醒, 水主咸。
五行之志: 木主怒 , 火主喜, 土主憂, 金主悲, 水主恐。
五行之聲: 木主呼, 火主笑, 土主歌, 金主苦, 水主申。
五行之季: 木主春 , 火主夏, 土主季下, 金主秋, 水主東。
五行之谷: 木主麥, 火主菽, 土主稷, 金主麻, 水主黍。
五行之音: 木主角, 火主微, 土主宮, 金主商, 水主羽。
弦 脈 鉤 脈 緩 脈 毛 脈 石 脈
木在臟腑體內主肝與膽; 木又主筋骨與四肢。
火在臟腑體內主心臟與小腸; 火又主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
土在臟腑體內主脾與胃; 土又主腸及整個消化系統。
金在臟腑體內主肺與大腸; 金又主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
水在臟腑體內主腎與膀胱; 水又主腦及整個泌尿系統。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天造地化而造木生焉。剛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剛而成枝干,葉萼屬陽,華實屬陰,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氣之粹為良,得氣之軀,得氣之忌者為毒。故有五行焉,金木水火土。這短短兩個話,反映了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之變化,也就是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世界是由陰陽五行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相互扶補、他們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他們之間辯證的關系(對立統一),就是五行哲學。五行哲學是一種運動,是一種規律,它們之間密切配合,使之平衡,無限循環,有規律地運動,才能使人類在這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生存下來。
物質世界=氣=陰+陽=五行(陰陽兩性)=+木+火+土+金+水(陰陽兩性)
五行=十神=官+印+比+食+財+七殺+傷五行(陰陽兩性)=人生(陰陽兩性)
這里的氣不是空氣也不是八字之中流通的氣,而是一種規律,一種無形的精微的物質比如原子。
中醫認為,人生百病,皆因于風(木)、寒(水)、暑(君火),濕(土)、燥(金)、火(相火)六氣,病的外部征候皆根于臟肺,六氣祲入賬肺而病,都可以用五行生克的原理來醫病。《黃帝內經》說:目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這里講的是五行相克的一面。那相生的一面是什么呢?據《黃帝內經》上說:五臟受氣于其所生,肝受氣于心(木生火);心受氣于脾(火生土);脾受氣于肺(土生金);肺受氣于腎(金生水);腎受氣于肝(水生木)。所謂的五臟受氣于其所生,也就是病氣按五行相生的關系由子臟轉化到母臟。不過如果母親病了,也可能會殃及到子臟這就是母病及子。在五行系統中,每一個系統都與其它四個發生聯系,任何兩行之間總有相生或相克的關系,所以,是不是平衡所以的?關系很重要。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說:陰陽是氣,五行是質。有了質,所以做得物事出來;天地生物,五行獨先,何事而非五行,七者袞合,便是生物地財料。
陰陽五行,不僅揭示了世界是物質的,也證明了萬事萬物它們都有陰陽、正反、順逆、樂悲、苦甜、快慢、進出等兩面性。而兩面性也就是矛盾,而矛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立統一,他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貫通,這是矛盾的統一性;他們相互排斥,相互對立,這是矛盾的對立性;他們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于是就產生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而矛盾之間又相互作用,并通過一定條件下他們相互轉化,量積累到一定的時候,通過相互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通過相互貫通,這時就產生了量變到質變;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一個質的飛要,這也揭示了運動產生矛盾,矛盾之間通過運動,就產生了質變這個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的質,就是今生的果;而以前的量就是前世的因;而原因及結果的辯證關系,也就是對立統一;就這樣有規律地運動,無限循環,不斷地產生新生事物,新生事物變成舊事物,最后消失,從有形的元素變成的無行原子,再從無形的原子變成有形的元素,最后組成,千奇百怪的,五顏六色的花花世界。冰兒認為這就是五行人生!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年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充氣以為和。道是宇宙的本源,它派生生出陰陽,陰陽交合,化生萬物。這是在五行之外發展起來的另一幅宇宙構成圖。于是就產生了辮五行以觀天道,在西漢儒家大思想家,大天文學家董仲舒提出倡導天人感應,天人合一,董仲舒,西漢中期的儒家代表哲學家,生于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今何北棗強)人,他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思想,又柔和其它學說,建立天人感應學說。在他的《春秋繁露》中,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系統建立并闡述了他的天人感應學說思想。董仲舒說天意難見也,其道難理。事故明陰陽入出實虛之處,所以觀天之志。辨五行之本來順逆,小大廣狹,所以觀天道。冰兒覺得天下五行本一家!
以上就是陰陽五行與中醫的所有內容,更多算命資訊請關注紫微府熊掌號,為您提供第一手內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