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大家見得多了,平日里對于普賢菩薩還是比較少見的吧,其實普賢菩薩在佛教的地位和觀世音是一樣的,同為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在其成為菩薩前曾許下很多大愿,而總結起來就被稱為“十大愿”,因此下面就來簡單的看看這十大愿到底是什麼。
請佛住世
請佛住世的意思其實就是說讓佛現身住世,現佛身住世,請佛住世的時候,佛的佛身不入滅,這樣請佛住世,在原本的經典里面是這樣記載的。釋迦滅后,彌勒未生,曷能請佛住世?當知是心作佛,即心即佛。眾生心凈,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涅槃,若人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勤修六字洪名,凈念相繼,則佛常映現心中。如經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常隨佛學
所謂常隨佛學,其實要我們處處有佛心,比如做事的時候樣樣以佛為標準,這樣我們隨時學佛自然會有更多的感悟,同時又對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不違反戒律,不違心行事。
恒順眾生
恒順眾生比較好理解,其實就是以大悲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對任何眾生,都要承事供養,如敬父母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比如拯救疾病加身的人;又如為向迷失者指示的明燈;又如黑夜之中的光明;又如拯救窮苦之人的善人。
普皆回向
普皆回向,這更好理解了,意思就是普賢作一切功德,都是為了一切眾生,真正做到專門利人,毫不利己。那麼怎麼才能得到回向呢?凡作一切功德、悉當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將自己日夜所念的佛號和每日課誦。為眾生回向往生極樂凈土;從理論上認識,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佛說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推薦閱讀:學佛故事,觀世音菩薩是否存在 了解觀世音菩薩 向觀世音菩薩求姻緣
普賢菩薩十大愿望都有什麼?
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出自于《普賢菩薩行愿品》。普賢菩薩十大愿王: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敏感字,中間隔開)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普賢菩薩十大愿包括了哪些內容
普賢菩薩十大愿禮敬諸佛 稱贊如來
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
隨喜功德 請轉法 輪
請佛住世 常隨佛 學
恒順眾生 普皆回向
一、禮敬諸佛
就是對諸佛菩薩要非常的尊敬,有禮貌、禮節,用心來恭敬佛,這是行愿。二、稱贊如來
如來菩薩猶如是所有的菩薩,你要有一種稱贊。如拜觀世音菩薩時,你的心里要稱贊觀世音菩薩:您這麼偉大,救苦救難度我們眾生,我們無fǎ用語言來感恩您,我們贊頌菩薩。就如你們看見師父,“師父好”,那種向師父的問候感受不是假的,不是做給人家看的,是一種內心存在的由敬重產生的fǎ喜。三、廣修供養
也就是前面給大家講的八種供養。要多修多供養,供水果、供鮮huā、布施功德費、供油、叩拜等,都是供養,要供養佛fǎ僧,就是大喜舍,喜舍的功德很大,能開智慧,去煩惱,積功德。四、懺悔業障
要經常懺悔自己的業障,才能進步,明白道理才能修得好。如果認為自己什麼缺點都沒有,你說能修得好嗎?業障如影隨行,絲毫不差,只有懺悔,才能消除。五、隨喜功德
就是隨喜他人做功德。就是不強qiú別人做事,一切隨喜。如果你今天經濟上不好,多做些fǎ施,三施里面fǎ施為最。如果你有錢可以供養一點,隨喜功德,一定會有功德回報的,但也不要說自己連飯都沒吃,把錢全部拿出來供養,那也是不可以,是執著。六、請轉法 輪
師父給你們講的法 物常轉,比如佛珠、念珠,是不是fǎ物啊?要不要轉?念經的時候佛珠是不是隨著你的手在轉?fǎ物,如fǎ圝器、念的經圝文等,你在念經的時候,一遍一遍的在念,是不是隨著你的眼睛和大腦在轉?善圝念一動,消災吉祥。
七、請佛住世
恭敬菩薩,見到各種形式來世間救人的菩薩,供養他,做一個好護圝fǎ,為了救圝度眾生,請菩薩常住在人圝世圝間,幫助人們找回本性。八、常隨佛圝學
就是要緊跟著佛菩薩來學,這就叫常隨佛圝學,學佛的行為,學佛的思維,學佛的智慧,學佛的悟性。你們要勤修戒定慧,息miètān瞋chī。九、恒順眾生
要順著眾生來修學佛fǎ,就是要不厭其煩地去教圝化眾生,以慈悲喜舍心去救圝度眾生。比如這個人很喜歡講話,我度她的時候,首先我要學會講話,要順著人家的緣才能把人家度上來,師父現在就是恒順眾生,順著眾生的要qiú來救圝度,如現在人需要健康、平安、學業、生意順利,師父就順著眾生的需qiú來度圝化他們,等他們一切順利的時候,境界提升,增長佛菩薩的智慧,自然修心修性,圓成佛道。十、普皆回向
我修心,我修行,我將功德、善業普遍地回向,我對誰都愛護,我把大愛回向人間,叫普皆回向。有一位學佛不久的居士在閱讀《勸發菩提心文》時,讀到一句“金剛非堅,愿力最堅”,居士不懂,就去請教無相禪師。
無相禪師告訴他:“在學佛的菩提道上,難免由于自己的惰性、業障或機緣不巧等障道因緣而退失菩提心,因此必須靠愿力來支撐、鞭策。歷代高僧大德能夠成功,無一不是靠著愿力而來,像普賢菩薩有十大愿,觀世音菩薩有十二大愿,阿彌陀佛有四十圝八圝大愿,地藏菩薩有‘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悲愿。這許多佛菩薩的大愿,無一不是學佛者的榜樣。”
居士仍然不懂,繼續問:“為什麼想成佛,一定要立下普度眾生的大愿呢?”無相禪師說:“如同一棵樹,眾生好比是樹的根,菩薩就像樹的花,佛便是樹的果。要想一棵樹能開花結果,就必須灌溉樹根,要愛護它,否則根一受到損害,樹就會枯萎了,又怎能開huā結果呢?”信圝徒聽了,也深覺愿力的重要,便問無相禪師的愿力是什麼?無相禪師答道:“我的愿力是我的,不是你的。你為什麼不發你自己的愿力而問我的愿力呢?”信圝徒終于開心地理解之后禮謝而去。
信愿行,要行愿什麼叫行愿?愿,還要靠你自己去做的;愿,還要靠你自己去行的。要想超越人間的苦惱,首先要廣發菩提心。
菩提心,還有一個菩提行愿心。單單的菩提心是慈悲心,然后菩提行愿心,那就是說,我不但要慈悲眾生,我還要去幫助別人,我要去行我自己的愿力。當一個人擁有行愿和發菩提心兩個心合在一起的菩提心,那實際上就能夠悲智雙運。也就是說,你即有慈悲心,你救圝度眾生又有菩薩的智慧,等于,悲憫眾生加上你的智慧無窮,那麼你就是悲智雙運。你既能幫助別人,又能救圝度自己,這個就是大菩提
----恭錄:通靈活佛lu軍宏臺長博客文殊普賢為什麼十大愿王導歸極樂
凈空法師----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歸極樂
「本經以上三大士為菩薩眾中上首,蓋因三大士凈土緣深,正好影響海會大眾,同歸凈土。」在本經眾成就當中的菩薩眾,會集本是以這三位菩薩為上首。「《普賢行愿品》中,普賢菩薩于逝多林中,發十大愿王。繼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后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此愿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這段經文,我們看出他跟凈土宗的關系,跟凈土宗的緣分。「又偈云」,這都是《普賢行愿品》里面經文,我早年就是看到這兩首偈,我對凈土才相信。「又偈云: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從這首偈里頭很清楚我們就看出,他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后才成就這個大愿。也就是說,他的十大愿王怎麼修圓滿的?在極樂世界修圓滿的,極樂世界對他的幫助就太大了。換句話說,他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這樣的殊勝功德,能叫他十大愿王每一愿都圓滿,這不可思議的境界。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9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