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修行之人能得到的福報(下)

解夢佬

學佛的人常說,修行修行,那麼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有的人修行是為了清凈自身,讓自己走向完美,最終成佛;有的人修行是為了清欲,他對紅塵已經失望,所以走向修行之路;又有的人修行是為了功德。其實他們這一切,都可以歸根為追求福報,那麼修行之人能得到什麼福報呢?下面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能創造和諧

修行之人,經常會去布施或者做善事,以此來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而這正是為了創造和諧,每個修行之人,最大的愿望都只會是愿眾生成佛,創造一個真正理想的世界。所以布施雖然是在方便他人,但實際上是改變社會的風氣,修行之人希望把這種舉止帶給世界所有人。因此這既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所以這也是一種福報。

明自身慚愧

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一旦做出了違背良心和自己道德的事情,那麼體內就會生起懺愧之心。所以當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到了他人,甚至對社會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也應該有一種慚愧之心。盡管當時因為煩惱習氣重而沒有控制住,但是過后一定會改過,這樣也是一種進步,也會逐漸圓滿的。

得無量智慧

修行之人懂得破除妄虛,所以有無量智慧,這既是自己修行得來的實體,也是佛陀贈送的福報。智慧對于我們人來講,是不可缺少的東西,不管是學佛還是生活,智慧都是最重要的,因為人若是沒有一點智慧,那麼做事情永遠也不會成功。很多人做事情都是這樣,出發點是好的,也付出了很多,但是沒有智慧,結果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了很多煩惱。

推薦閱讀:學佛到成佛所花的時間 學佛的基本要素 什麼是六和敬(上)

修行之人都是如何修行的?

《楞嚴經》 中說:【 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戒定慧就是原則,就是我們學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就是我們學佛的宗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惡業,奉行善業,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會出生禪定,由禪定而產生智慧。

只要我們按照這個原則來修行,都會有成就,都會得到益處。你想求現生的福報,想往生凈土,想獲得禪定,想辯才無礙,沒有問題,都可以獲得。但是如果我們不按照這個原則修行,那麼結果就十分有限,甚至會有副作用。

——

用功的入門方法

虛云大師

用功辦道的方法很多,現在且約略說說:

(一) 辦道的先決條件 -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途也少不了他。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

(二) 嚴持戒律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龍天擁,摹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危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后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條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于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

或云,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里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三) 堅固信心

想用功辦道,先要一個堅固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們要了生脫死,尤其要一個堅固信心。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又說了種種法門,來對治眾生的心病。我們就當信佛語不虛,信眾生皆可成佛。但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

譬如我們信知黃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黃豆不會自己變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會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適量的石膏,決定可成豆腐。辦道亦復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決定可以成佛。故我們應當深信自己本來是佛,更應深信如法修行決定成佛。永嘉禪師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堅固后人的信心,故發如此弘誓。

(四)決定行門

信心既具,便要擇定一個法門來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干。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干。

溈山老人所謂:「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聽那位善知識說念佛好,又念兩天佛。明天,聽某位善知識說修禪好,又參兩天禪。東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總弄不出半點名堂,豈不是冤哉枉也。

(轉自地藏論壇)

如果按佛教的理論來說,人要修行多少年,才能修行到皇帝的命啊?

如果對佛學有興趣看這個你會有大發現,這才是佛教終極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給眾生開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華嚴經》,準備講明“次第一心三藏”的當下開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圓滿。但是發現事與愿違,許多人不能接受。他們有的執著苦修苦證,有的執著自然外道,有的執著求神通術。。。當時印度就有96種外道。無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導,不與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著沒有人會聽佛的開示。2.為了破這些外道,佛講了《阿含經》,十二因緣法等進行接引,用因緣法來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們的“果位”。這個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羅漢,辟支佛。屬于不了義二乘人的果位。所謂不了義是指這個所證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針對眾生不同的喜好執著,比如有的人喜歡執相修行,有的人喜歡執空修行等,都為他們講各自的經典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藏教菩薩 → 他們的發心很大,執著在事相上來行持,也就是說他們是執相修行,行有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懺,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為的去行善,這叫有為法,有為法是生滅法,不能成佛。因為佛法不講善只講真。但是他們會得到很大的人天福報!但是因只有福德沒有功德(功德是必須明心見性開悟)我們修行人學佛目的不是為了得福報,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報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惡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場不出輪回。 佛為了接引有緣眾生先入佛門再說,總比聞不到法強,因此為這部分執相才愿意修行的眾生開示了《無量壽經》《地藏經》等,這是藏教菩薩所修經典。所以我們可以與古代的梁武帝比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廟,度了十幾萬人出家,到最后還不得好死,達摩祖師直接告他說:“你沒有功德”。通教菩薩 → 這了接引藏教菩薩放棄有為修行更上一個層次,也為了把喜歡執空修行的人接引進佛門,佛用《金剛經》《六百部般若》來破執相修行的有為法,《金剛經》就是把有為法判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金剛經》就是來接換《無量壽經》《地藏經》的。《金剛經》講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怎麼了? 行邪法不能見如來。這是佛講的,所以我們念佛,拜佛,供養舍利,建寺廟有什麼用啊?!這些與成佛與你明心見性沒有關系,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謂那些念佛 拜佛 供養舍利,只能做為佛法形式上的有緣輔助接引眾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與成佛無關。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經藏開了智慧才行。所以當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練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覺得是對的也跟風去做,不會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從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學法時間去跑佛事啊等,還覺得這是自己往生的資糧,這不是與佛做交易嗎?用世間人的想法與佛再做交換嗎?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幾千聲佛號啊,還念經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這種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這個通教就是指禪宗的修行,執空修行,破一切相歸空相,連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為無明相,這叫禪宗的無為法。他執在空相里不出來了,他卻不知道空是對有而講的,空本身也是一種相,是空相。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現有相,現空相,隨緣自在變現。真心本來面目是非有為,非無為,非不有為,非不無為. 禪宗所認為的這個“無為法”,通過禪定的功夫來修成的,是不是以有為之心 修無為之法?!所以仍然判為是有為法,以有為之心修無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嚴經》第六卷中文殊菩薩就把月光童子還有孫陀羅難陀一些人修的禪宗判為不能成就。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最上乘論》中講:修此法門“恒沙莫一,億劫希成”,就是講修行這個法門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數的人中難有一個人有這樣的根基,這個銀河系可能還沒有恒河沙數的修行人,即使有這麼一個人修行,他還是億劫希成。可見是甚難成就的法門。別教菩薩 → 因此為了破掉眾生在有相與空相兩個相上的執著,接引眾生繼續探求真理,這個時候通過《華嚴經》,《圓覺經》開示眾生從亦空亦有兩個門而入,在禪宗見空性的基礎上,從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圓融。這里的破掉不是世間法里的破,世間法講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見性而不是破相見性。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華嚴經》,《圓覺經》為代表經典,來接換《金剛經》。所以從開始講“次第一心三藏”難以被人理解到繞了一大圈,眾生撞到南墻又撞到北墻,路都行不通,這才發現原來真的不能執著于一部經,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臺階一樣,需要一個認知過程。這樣眾生就容易放下情執心,不再抱有先入為主的老觀念,解放思想,比較開明了。就像我們要過河,只能乘船,過了河,還要船嗎?有的人就是不肯丟下船,扛著船繼續行,以至于障礙了自己前行的進程。這時再看《華嚴經》,《圓覺經》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這才理解佛之前講的那些經那些法門啊是針對當時自己的根機而講,是應機施教。并不究竟。當時自己就那樣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導。圓教菩薩 → 到了法華涅盤時,佛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對弟子們說:【世尊法久后,要當說真實】,又講【唯此一真實,余二則非真】(《請見法華經原文》):唯有這部經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認定這部《法華經》才是我佛所要講的,前面那些經典是引導你們最終流入此《法華經》的,也就是說,《法華經》是前面藏教,通教,別教里任何一部經的接換經,這是方便說,究竟說為:《法華經》為十法界任何一個國土中佛講的無量經中任何一部的最終接換經。此經破前的小乘因緣經及不了義大乘經。其實佛在成佛后當下就可以講此《法華經》的,《法華經》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為了開示眾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當時沒有正法氛圍,講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會破法毀謗。因而佛講了這麼多經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導,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為了最后講清“一心三藏”的輔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沒有學過三藏十二部經能接受這個《法華經》的話,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彎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園,回歸如來藏妙真如性。其實佛在之前41年的傳法中,無時不在講《法華經》只不過那時是旁敲側擊,暗示著講,給弟子們心里留下一個痕跡。到了法華涅盤時,佛才全面的講,正式的講,直接的講,真話真說,指出弟子們必須受持此《法華經》這樣我才與授記成佛,這時佛已不問根性,只講唯一佛乘。。《法華經》全名稱為《大乘妙法蓮華經》,佛最后七年就為了講這部《法華經》。《無量義經》為《法華經》打前陣,《涅盤經》為《法華經》收尾。《楞嚴經》原名《妙法蓮華王》,與《法華經》是同一部經,《法華經》是總講,正面直接講,《楞嚴經》是細講,是從正反兩面講,把《法華經》要講的道理全面展開著講。主經就是《法華經》《楞嚴經》兩部大經。圓教佛法是從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說空,遇空說有,非空非有當下即空即有。圓融圓滿圓通十法界萬法為當人當下一念當下隨緣變現。此法不立修證,不立階梯,無修無證,一步登天,印光祖師遺訓說為:“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等覺菩薩就是像觀音菩薩那樣的大菩薩的果位!

真正的修行之人在哪?

1、某法可以即生開悟,不等于修某法的人都能夠即生開悟。佛門各法都可開悟,不是進了廟門和領辦皈依就都開悟。

2、僧人之過與我們無關,不要公開議論。除非犯社會法律你去行使公民職責。zfu都不該管的廟里事兒,要你去公開議論嗎。

佛門規矩,穿上僧衣就是三寶之一,即使有錯,你不能公開說,否則就是犯戒,唯一能做的是沉默和遠離。

3、哪里都有真修人,只是少得很。讓人誤會有大修行的人多得很。

圓滿師父的弟子很多都沒有圓滿修成。因為,懂初中數學的知道,一代一代幾何倍數增加,一帶十,十帶百這樣,佛教來我東土約2500年,到現在可以得道修成的數量幾乎居士人人有份還有多余的指標呢。

4、佛教界掛破參牌的、和得到掛者驗證的師傅不多,掛上的不知距離圓滿有多遠,但是肯定比很多一代名師要進步。我不多說。你們看看只摘錄

----------------

峨眉山上通下永老和尚,是當今峨眉山德高望重、可謂現在峨眉山“鎮山之寶”級別的高僧。解放前在峨眉山開悟,其悟境得到圣欽大和尚(早年在揚州高旻寺開悟者,掛“破參牌”)、袁煥仙先生(成都"維摩精舍"創立者,當今國學大師南懷瑾之禪宗師父)的印證。

-----------------------

名師和明師還是有區別的。名師的貢獻是利用名氣引導別人走進信仰的大門。

5、佛門內外有真修人,道家也有。

佛道修行體系,流派非常多。隱修的也多,他們并不依靠大流派的承認而存在。

這些修行到中層的師傅,都不會對外人輕易講那個層次的修行法,講了也是含含糊糊。

例如各家廟里修為不同僧人傳授戒律不同,而少數真正得到大修行指導的人也是沉默不宣。

這里說的是真正修行的廟,從事專業宗教社會活動和旅游業商業經營,響應d的號召與時俱進的一代大師們我們表示尊重理解,對其不作任何評論。

6、高人不露相的原因。其實特殊情況下,要露相,不過露一點不全相。

少數真正大德為 弘佛法要露面,誰人知道。可是人們最喜歡的必定是大眾最能夠理解、最合大眾口味的大師,當然這些大師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

高人假設顯身,你看就是瘋子、騙子。因為歷史證明,超出爾等大眾的悟性和理解水平極限,你的意識會崩潰,或會瘋狂地反對。

為什麼高人對我們視而不見呢,呵呵,我們和他是無法交流,純粹命運的絕緣體。

7、有個案例剖析,我們大眾葉公好龍的真實內心一覽無余。

比如易中天、于丹等歷史國學講座,是大眾知名度最高的,他們最接近大眾、滿足口味。他們都不敢說自己是大師,只承認是學者。如果是真正學術大師講座,沒有人愿意聽,比如范文瀾、陳寅恪、顧頡剛之類,名字你都不想看一眼。萬一有緣分遇見了,你聽了五分鐘想走,覺得聽不懂啰嗦。一代名師的講座班門票,對商界是幾千元一張。真正明師的講座組織人,出錢請你聽,你還嫌棄報酬太少。呵呵,大家懂的。同理,我們盼高人來干啥膩? 追問

謝謝 你講的很有道理 謝謝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9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