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即五蘊理論,是佛教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理論是關于人體和身心現象都是由什麼要素構成的,可以將其蘊含的意義非常之高,因為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因此下面就來簡單的說說這五蘊到底是什麼。
色蘊
色并不是指女色,也不是指欲望,而是指組成世界的物質。在在佛教之中,就是指一切有形態、有質感的客觀存在的物質的聚合,通俗點來理解就是相當于現在人們所說的物質現象。其實往深來講,這色蘊又包括了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因素,其實就是所謂的四大皆空。
受蘊
所謂受蘊,用一句成語來解釋就是“感同身受”,里面的受其實就是指人體的感官與接觸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比如聽覺、嗅覺,這些都是屬于受蘊的范圍以內,佛教中的感應也是屬于這一個部分。
想蘊
想蘊,其就是通過受蘊,來對外界事物而產生的感覺進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覺和表象。類似于我們的大腦,主要體現出一個人的知覺和思想力如何。
行蘊
行蘊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就是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也就是通過想蘊后,自己自發地做出反應,比如你覺得那家飯店的東西很好吃,所以就過去吃了。
識蘊
識蘊,其主要指人的意識作用。它的主要用途就是讓我們學會分析事物,從事物中學會感悟,這也是我們修行時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感應宇宙真理,識別真諦。
閱讀推薦:十八不共法(四) 十八不共法(五) 十八不共法(六)
怎麼理解五蘊皆空
1、出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蘊藏、積聚的意思。如色蘊,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統稱為色,因此色蘊是色的總和,色在這里相當物質,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不外乎從形狀(形色)和顏色(顯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稱物質曰色;受蘊,受是接受領納的意思,當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所產生心靈上的情緒,這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想蘊,想是獲取、想像的意思,在我們接觸環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后給它安立名稱;行蘊,行是對事物進行判斷并訴諸行動。識蘊,識是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色蘊屬于物質現象范疇,受、想、行、識四蘊是屬于精神現象范疇。
3、什麼是五蘊:五蘊,是佛家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簡單歸納和說明。為了說明“五蘊皆空”,《心經》上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進行解說。
4、“有與空”的辯證概念:有與空相對而存在,在一般人經驗中,總以為有與空是對立的,他們認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心經》則闡述了有與空的關系,說明“有空不二”的道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意思是說物質世界里的有與空是不二的,“有”是緣起有,世間一切有的現象,莫不是眾緣所生。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有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眾多條件和合,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性,當決定它存在的條件沒有時,于是就為空。空有不對立,是一體的。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毀滅了才談空;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自性空,有空一體。同樣,將此運用到其它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都能成立,于是便有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是說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并非實有,而是空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五蘊的‘有’,并非有如我們所執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對‘有’的實質的透視,即:有是指名義上的有,你認為有就有,空也是指名義上的空。空,是破除我們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人類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舉例說明:當我們在努力時,在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時,利用“五蘊皆空”就能幫助我們擺脫困難,讓我們清楚“有和空”是相對的,不必為有和空而苦惱,只要珍惜經歷過程中的快樂便是了。我日念夜想,我來自何處,來此何為
來自天界 光音天 最初是來自宇宙之中的每個人來這世間都是來:了業、了緣、了愿的。而且還有四種緣分:討@債、還@債、報@恩、抱@怨。而報恩的少,其他的多!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話是哪一句?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句佛經名言,包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們喜歡以此開玩笑,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虛無或烏有。說和尚看破紅塵,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實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虛無烏有。要認識此言的真正含義,還得從佛教的基本教義說起。
佛教的教義主要是所謂的"四諦",即苦、集、滅、道。苦、集二諦闡明人生的本質及形成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
有分別相、思維相都可以概括。這里的空,是指空如來藏,是阿彌陀佛的阿,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不可以把它說為虛空,虛空是色法。
藏教菩薩執著念佛、拜佛、行善、斷惡,在有形有相的萬法上執著。修得好能得人天福報,修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他也能超越六道輪回,但是不能明心見性。
從本源上說,色、空從本源上說,是一體的。色是空性“因緣和合”而產生或幻化而出;一切色都是通過一定的“因緣和合”而從空性中產生或幻化出來;也就是說,色是空性在一定因緣條件下的表征或表象或表相。
色來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而空性則是色的本源或本質。一切色都可以回歸其本性,也就是回歸到空性。當色(或有情眾生)回歸到空性或本源,也就是成佛了。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9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