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淺談易經哲學的五行學說

解夢佬

五行學說,在周易經傳里并無明確的發現,只有北宋周濂溪氏的太極圖說,在資生之源一章里講到: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一段話簡單地說明了陰陽與五行之間衍生的關系。

按五行原理本諸河圖。河圖布一六之水數于北,布二七之火數于南,布三八之木數于東,布四九之金數于西,布五十之土數于中。所謂五行,其重點在行,指的是宇宙氣化五種運行之情態。如水潤下而為下向運行,火炎上而為上向運行,木外發而為外向運行,金內斂而為內向運行,土平實而為平向運行。準此,吾人可知五行既是指氣化之運行,則所稱之水者,并非后天實際之水,而是氣化中蘊育之濕,乃水之源頭;稱之為火者,并非后天實際之火,而是氣化中蘊育之熱,乃火之源頭;稱之為木者,并非后天實際之木,而是氣化中蘊育之溫,乃木之源頭;稱之為金者,并非后天實際之金,而是氣化中蘊育之寒,乃金之源頭;稱之為土者,并非后天實際之土,而是綜合濕、熱、溫、寒之氣化,以促進其生化之功能,俱有綜合調劑之作用,乃土之源頭也。

中國古代思想家把水、火、木、金、土視為構成大自然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合稱五行。行字之義,謂宇宙之元氣流行于天地萬物之間,五行學說恰與陰陽學說相結合,形成影響深遠的陰陽五行學說,漢以后日趨發展的易學術數,即滲入濃厚的陰陽五行學說思想。

尚書洪范篇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堿,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是對五行學說五行性質明確的劃分。

董仲舒氏,少治春秋,繼創五行學說,并融匯易經陰陽學說之啟示,合而為一,構成一種新的學理,匯為一套陰陽五行之說。董氏所著《春秋繁露》天地陰陽篇指出: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又說: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是木主生而金主殺,火主暑而水主寒,土居中央而為之天潤。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亦美,不可以名一時之事。故五行而四時者,土兼之也。董氏謂: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別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相勝也。

天地萬有事事物物都有正反兩種對待的力量,亦即有生有克,有來有往。生克是陰陽方面的說法。在事理辨別方面,則為禍福相倚,難易相成。正與反、是與非、成與敗、利與害……一切都是相對的,而成為互相生克之態勢。

五行學說的相生次序為通常所習見之現象。木生火,為鉆木取火;火生土,為燒物成灰;土生金,為金屬生于土中;金生水,為金屬熔化成為液體;水生木,乃樹木得水始能生長。這些都是日常的現象,是本乎自然的演變。

五行學說的相克的次序,為金勝木、水勝火、木勝土、火勝金、土勝水。這也是常識現象。鐵解木,水滅火,木植于土,火熔金屬,土掩水。同理,也是日常習見現象,循乎自然法則。

五行學說的的方位:為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央土。這與河圖的數有其密切關系,因河圖之數,一六為水(在北),二七為火(在南〕,三八為木(在東),四九為金(在西),五十居中為土。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淺談易經哲學的五行學說》的全部內容,更多五行學說精彩內容,請關注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