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與地支合稱為干支,它是我國先民創造出來的用來記數、記序、紀時、記空間方位的符號系統。
天干共有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怎么來的?由于年代久遠,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認定。但從考古和文字方面的資料中還是追尋到了一點信息。
《史記·律書》中有十母、十二子的記載,十母就是十天干,十二子就是十二地支。把干支比喻成母、子關系,而不說成父、子關系,顯然是母系社會的遺跡。
另一種解釋是:干是干犯、干擾;支是支撐、支持。《左傳》中有天之所壞,不可支也的記載,可能是說老天爺發怒了,發生了洪水、颶風或地震之類的災害,地上的人難以支撐了。這種現象出現得多了,遠古人類就可能試圖用天干、地支搭配成周期,來記載、探索日月星辰運轉與災祥之間的聯系。
也有人從字形上探討干支的來源,因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文字的形象蘊含著內在的意義。甲字像植物的果實,露出的尾巴好似果子的柄;又好似動物的硬質外殼,《史記》就認為是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字,《漢書》解釋為奮軋于乙,意思是植物剛發出嫩芽,還埋在土里,被土壓成彎曲狀,正要奮發向上的樣子。郭沫若解釋說乙之像魚腸。也有人認為乙是昂首行走的蛇等。辛字,《史記》認為是萬物之辛生,故日辛,字形也似植物開始欣欣向上的樣子。
地支用字多取象于字形,但文字記載并不多。
有了天干、地支,遠古時代的人們就根據晝夜規律開始用干支紀日,因為,當時的人們首先感受到的應該是日的概念。這種用文字紀日法與結繩記事相較,是一個偉大的質的變化,是文明的跨越。從今天掌握的資料看,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干支紀日的記載:在甲辰日,起大狂風,月食……在乙戌日……五人……(《殷墟書契菁華》)
干支紀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說法不一。傳說是起源于黃帝時代。黃帝即位時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但畢竟是傳說。《史記·殷本紀》有甲子日,紂兵敗,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帝王,亡國是必然的。但死時也很講究,穿上珠寶玉衣,再赴湯蹈火。這句話卻給我們留下了干支紀日的證據,說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已經用甲子紀日了。也有學者考證,至遲到春秋時魯隱公即公元前722年起,直到清代宣統三年(1911年)都是連續干支紀日,已有了2600多年的歷史。實際上,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舍棄干支傳統紀年法,只不過公歷紀年占了主流而已。
由干支紀日逐步發展為紀年、紀月、紀時,乃至于形成八字的概念。
學習八字,首先要從天干、地支的基本應用起步。
更多天干地支的起源與應用的相關文章請關注紫微府!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