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是漢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一傳統習俗至今在各地盛行不衰。中秋節和月餅緊密相聯,可以說這節就是月餅節,離開了月餅,它就沒有了應有的韻味,月餅離開中秋節也就沒有了它的“用武之地”了。過中秋節人人都要品嘗月餅的風味。傳說唐玄宗在一個中秋節的夜里賞月時,受道士之邀去游月宮,嫦娥州見凡間來人,非常高興,忙將他們邀入宮中,命宮女端出酥甜的仙餅讓他們吃,并讓數百名宮女在庭院里輕歌曼舞,然后把他們送出月宮。一回人間后唐玄宗暗記下仙女的舞曲,命人整理,成為優美動人的 “霓裳羽衣曲”,并命,'_二乙造月宮仙餅,因這種餅原是月中之餅,加上形如圓月,所以人們就叫它月餅。
月餅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月餅最初在家制作,清袁枚《隨園食單》中記載有月餅的制法,并稱其“食之不覺甚甜,而香松柔膩,回異尋常”。月餅何時在市場上銷售,從家庭制作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作坊無從考證,但從現有的文獻資料看,在唐代便有專門制造、銷售月餅的店鋪,到清代,每逢中秋節,月餅店鋪還搭棚點采,作蟾宮月窟諸象,以招徠顧客。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餅的制作日益精美,清彭組章在《幽州士風吟》中寫道:“月宮餅,制作銀蟾紫府影,一雙蠟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柞駐丹顏。”
近代,月餅在市場上出售,制作更加精細,餅面上的圖案也更加豐富多采,而且出售和制做井不只限于中節,它已成為四時生產的傳統糕點了。制作、風昧也因地而異,品各有干秋,人們可以按自已的愛好選擇食用。
人生運勢有好壞吉兇之分,提前測算命運的運勢走向,能夠未雨綢繆,讓您的人生過得更加順利和光明。想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順行大運嗎?那就看看下面的【精品測算】,愿您一生平安順遂!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3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