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何習俗?
1、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游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游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2、祭月
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
3、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4、吃月餅
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中秋節吃月餅最初的興起是為了?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后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2019年中秋節是哪天?
農歷:二0一九年八月十五日公歷: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處女座
【今日老黃歷所宜】
納采嫁娶招贅納婿蓋屋祈福開市
納財祭祀求嗣解除安葬赴任栽種
納畜齋醮入學裁衣求財冠笄
【今日老黃歷所忌】
移徙入宅安香詞訟上梁豎柱安床
修造動土出行出師求醫
查看黃歷可知,2019年中秋節是新歷的9月13日。
2019年到了證明運勢也發生了變化,提前測算自己的運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新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想知道更詳細的2019年運勢可以點擊下方的【精品測算】,預祝您新一年平安順遂!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3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