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要拜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
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為何又叫做團圓節?
遠古時代,生產力低下,人們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有限。自五月初五(端午節)開始,人們就要經歷洪水、瘟疫等一百天的大難,許多人家妻離子散、陰陽兩隔。而到八月十五,能夠重新團聚的,理所當然值得慶祝一番了,于是就有了中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節日期間有祈求團圓的民俗,宋蘇軾有《水調歌頭》,早在宋代,人們就借月抒發“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情感,賦予了中秋“祈盼團圓”的主題。后世中秋節的主要民俗活動都圍繞著“團圓”這一主題來進行,故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人生的八字命局雖已注定,但是提前了解掌握自己的未來大運,能夠趨吉避兇,獲得更美好未來。
測算十年大運歡迎點擊下面的《精品測算》精準測算,愿您一生幸福!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3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