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是什麼節日?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1949年10月1日剛好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日子,并且在1949年的10月2日,政府通過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的10月1日為國慶日,并宣告這一天是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后來每年的10月1日,全國各地舉國歡慶。天安門升旗儀式
國慶節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因此,利用國慶長假去北京游玩的人們,通常會趕早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國旗班的軍人升旗,以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
國慶閱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國慶閱兵既可慶祝國慶、揚我國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強大的國防力量,讓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強烈的自豪感。
國慶節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一》牢記國家的成立的不易每年的國慶節我們都會舉辦盛大的慶典來恭賀祖國的節日,在我們回憶與緬懷先輩們的豐功偉績的慶祝中,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快樂,體驗了他們痛苦,同時也繼承了他們那種追求民主、自由、獨立、富強的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和創造智慧,讓我們時刻牢記著祖國創立之初的不易,珍惜現在生活的美好。
《二》體現國民凝聚力
每當過國慶節,政府都會舉辦國慶慶典,來向全世界宣召我們的國民力量,增強我國國民的信心,體現我國國民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依著這種精神是形成我國強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源泉,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國家的凝聚力的現實體現。
《三》拉動國內經濟增長
每年過國慶節都會有不少于3天的小長假,在這個長假期間,我國公民可以有時間購物、出行、旅游等,這樣的放假安排極大的鼓勵了國民的消費,拉動了經濟增長。
國慶節的演變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3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