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2020年三月三這一天的來歷和風俗你了解嗎?

解夢佬
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那麼,2020年三月三這一天的來歷和風俗你了解嗎?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八字算命吧網為您解析2020年農歷三月里的一點一滴!

2020年農歷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漢族民眾會在河南黃帝故里舉行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對歌談情、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種節”、“討蔥節”、“花炮節”。侗族多于三月三這天舉行搶花炮、斗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故亦稱“花炮節”。

來歷有哪些?

【1】要說“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后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
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云集陵區,朝拜人祖。
【2】另外,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
后人為紀念黃帝的功德,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要在黃帝故里舉行各種拜祖活動,這一民間活動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并形成民俗延續下來。
【3】還有,早在公元前的周朝,農歷三月初三就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的情人節,全國的青年男女都會在當地參加聚會,互相尋找中意的對象。
從這種意義上說,三月三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自我國古代至今,不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農歷三月三不僅僅是辟邪祈福的節日,更是男女之間交游定情的日子。

三月三的常見習俗

【1】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采食薺菜的季節。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鮮香可口、營養豐富的野菜。《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
【2】舉家出游賞杏花
三月初三,舉家出游,有的人家帶著酒菜在郊外野餐,而這時正是迎春第一支杏花開放的時期,古有“三月杏花香”的說法,還有“又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里杏花香”的說法。實際上作為賞花來看 ,杏花并不算好看 ,但除去迎春花以外,它是“東風第一枝”開得早,農歷三月已經綻放,在城市內蟄伏了一個冬天的人們,春暖乍寒,人們走向郊外賞杏花成了“三月三”的一個活動了。
【3】吃雞矢藤
農歷三月三吃雞矢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北海人以此紀念這位偉人,將葉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用這種面做成的雞絲藤粿仔湯,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
【4】放風箏
三月初三還有放風箏的民俗,“正是人間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風箏的來源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曾為戰爭中傳遞情報的功具等,但在民間是一種游戲。大人、孩子都喜歡放風箏,有人認為是一種健身活動。風箏的做法形形色色,難得有大的不同,許多已經成為工藝品。人們也認為經過了冬天,應該到戶外活動,其實不僅這一天 ,可以說從上巳日到清明都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所以三月初三放風箏。
【5】吃“春餅”
吃“春餅”也是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種食俗,把面趕成薄薄的餅,把雞蛋煮熟剝去皮,搗碎,有的人家還加進去蒜泥,把薄餅卷起來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經有了小蔥,用春餅卷小蔥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2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