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且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無論是我們的運勢還是我們的人生,上天都早已給我們安排好了,我們此生的姻緣禍福等,都冥冥中自有定數,但也有不少人覺得,命運該如何與自身的相關,與自己的努力拼搏相關;那麼姻緣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嗎?為此小編整理了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姻緣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嗎?
夫妻之間的姻緣冥冥中自有定數嗎?
緣分的微妙
在我們的一生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感受:有的人與我們萍水相逢,過后便相忘于時光的流逝;而有的人一生都與我們纏繞,或成為兩肋插刀的友人,或成為擺脫不了的對手,甚至成為相濡以沫的愛侶。
為什麼會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關系呢?這會不會就是人們彼此之間的“緣份”造成的呢?內中的道理還真是無法用現代科學來解釋清楚。
所以當我們感嘆人生的聚散離合時,又常常提起一個詞,就是“緣份”。
那麼“緣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而其中最重要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之緣又是如何安排的呢?這個緣就是月下老人手中的紅線嗎?月老為什麼要給這兩個人系紅線呢?請看下文:
人世間的姻緣,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唐代人韋固家居杜陵地方,少年時代就成了孤兒。成年后就想盡早娶妻,所以就委托別人四處求婚,但都無功而返。元和二年,為了游歷清河地方,便在宋城城南的旅店住宿。客人中有人建議韋固向宋城司馬潘昉的女兒求婚,并且約好了第二天在客店西的龍興寺門相見。
為了表示自己求婚心切,第二天晨曦微露,斜月尚明之際,韋固就前往約定的地方。但見一個老人背靠布囊坐在寺院的臺階上,正在藉著月光在翻檢書目。悄悄觀看其書,既非篆書亦非梵文,韋固不識一字。
韋固問老人:“老父要找的是什麼書啊?我自幼年起即刻苦學習,人世間的字幾乎沒有我不認識的,西方的梵文也能閱讀。惟有老父所要檢讀的書從未見過。是什麼書呀?”
老人笑著說:“這是非世間的幽冥之書,君子自然不能見到。我是掌管幽冥之事的幽冥之人,本與君子陰陽相隔,但今天與君子在此相見是你來得過早,不是我來得不當啊!”
韋固回問老人:“那長者主管何事呀?”老人答覆說:“主管天下的婚嫁之事。”韋固心中竊喜,對老人說:“我自幼就成了孤兒,成年后想要及早成婚,繁衍子孫。十余年來多方求娶,不能如意。今天與他人相約在此,議娶宋城潘司馬的女兒,不知是否可以成功?”
老人對韋固說:“不成。命不該合,雖降尊屈就求娶屠博之家的女兒,也是不可得的。君子你的妻子剛過三歲,十七歲時才會嫁入你家”。
韋固問道:“您的囊中裝的是什麼東西?”老人答曰:“是紅色的繩子,用來系住人間夫婦之足。人一出生就被此繩所系。不論是仇敵之家、貴賤懸殊,抑或為官天涯、地域相隔,此赤色繩索一系,終不可違。君子的腳已經系于他人,四處他求無益啊。”
韋固說:“那麼我的妻子在什麼地方?她的家人是干什麼的?”老人答:“你的妻子是客店北邊賣菜的陳姓婆子的女兒。”韋固說:“那我能不能看看她呀?”老人回答:“陳氏常抱著孩子來市場賣菜,你跟著我,我可以指給你看。”
及至天明,與韋固約定的人一直沒有應約。老人也卷書負囊而行。韋固隨老人進入市場。正好遇到一個瞎了一只眼的老婦懷抱三歲的女孩而來,衣敝形陋。老人指著女嬰說,這就是你的妻子。韋固非常生氣,說:“我能殺掉她嗎?”老人說:“這個人命該食天祿,因子而貴,絕不可以殺。”說完隱身而去。
韋固罵道:“老鬼妖妄言如此荒謬!我出身士大夫之家,婚嫁須門當戶對。即使我終究不能娶婦成婚,也可以攀援一些聲妓美女。為什麼要娶一個瞎眼老婦丑陋的女兒哪?”于是磨了一把小刀,交給他的奴仆說:“你向來干練,如果能為我殺掉這個女孩,我賞你一萬錢。”
第二天,奴仆袖揣小刀隨他進入菜市,在眾人群中行刺。市場一時陷入混亂,韋固和他的仆人在混亂中走脫。離開市場后,韋固急切地問道:“刺中了嗎?”他的仆人回答說:“初期我對著她的心臟刺去,不幸只刺在了她的雙眉之間。”其后,韋固多次求婚,都沒有如愿。
又過了十四年,韋固借助父親的蔭庇在相州軍任職,相州刺史王泰讓他做專門鞠審訴訟的司戶櫞。由于欣賞他的才能,刺史把十七歲的女兒嫁給了韋固。
刺史之女賢惠靜淑,容色華麗。然而她的眉間常貼一花,即使在沐浴閑處之時,也不會除去。過了一年多的時間,韋固感到十分驚訝,猛然想起菜市行刺之事,就開始逼問事情的緣由。
他的妻子潸然淚下,說:“我其實只是刺史的養女。我的父親曾經是宋城的縣令,他去世時,我尚在襁褓之中。繼而母親兄長相繼去世,只有一個莊園在宋城的南邊,我和保姆陳氏居住。由于離市場很近,所以賣菜為生。三歲時,保姆抱我穿行市中,被強徒所刺,現今刀痕尚在,所以以花覆之。七、八年前,養父在盧龍任節度使,收我養女,后嫁君為妻。”
韋固問道:“陳氏一眼失明嗎?”其妻對答:“是,你怎麼知道?”韋固說:“刺你的人就是我呀。”隨后說出整個事的來龍去脈,夫妻二人益發彼此尊重。后來其妻生子名鯤,官至雁門太守。韋固的妻子也被封為太原郡夫人。宋城令得知此事后,就把這家客店命名為“訂婚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婚姻因緣之事、業果陰騭之定,終不可違。韋固不承認因果之事,也無法知道被指定的妻子會由老婦懷中的很丑的女嬰,出落得容色絕麗、賢惠靜淑,為追求門當戶對和外在的容色,雇人行刺,除了造成其容色絕麗妻子被毀容外,并未改變與她結為夫妻的事實。當然,韋固行刺是做惡事,需要對妻子償還;也許這其中有其他的淵怨,可能因此而了結。
今生相遇相愛,注定是前世的因緣。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成為夫妻,佛學上講是愿力和業力的結合。種種愿力業力,經過幾生幾世之后,不管時空變換,不論貧富丑俊,還是會發生。或是前世發愿,約定來生再結夫妻。或是感恩報恩,甘愿侍奉。或是宿債難了,今生償還。
想今日之社會世風日下,兩性關系混亂:相互見棄、你爭我斗、離婚已為平常。更有甚者夫尋花問柳,妻紅杏出墻。這也許就是唐代李復言在《續玄怪錄》中“訂婚店”這個故事留給我們今人的現實意義吧。
婚姻的前世今生
所謂:“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表面上佛家是從惜緣的角度,勸世人要珍惜人與人之間難得聚合的緣份。但真正的涵義卻是提醒世人,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果報定律絲毫不差,欠什麼還什麼,一點都不由人的。
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
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此生能遇到賢夫惠妻,也不過是前世與他們結下的善緣。而今生遇上惡夫劣妻,也是因為自己前世欠的他們。似乎也可以理解一點,一個精進修善的人,他能遇得好姻緣,因為他在生生世世的修行中,與人總是廣結善緣,那麼報恩的人自然就多了,結發的妻子,可能就是他前世大力幫助的人,今生來報此恩德,自然就會對他照顧有加,而使家庭和睦了。真的都是自己種的因所感來的果報啊!
如此說來,遇上不如意的伴侶,首先反省的真的應該是自己,自己若不是前世虧欠過人家,人家也不可能會記在心上,此生非得找你討回這個公道不可。只是,在輪回中,忘記了自己曾經做下的過錯,在遇到不順的時候,仍然會把原因推到外界,不會想到自己身上,只是感覺自己的運氣不好,想著如何來逃避,卻不懂得去化解這個怨結。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
佛家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要看到苦果才會害怕,而菩薩連可能導致犯錯的起因都戒慎小心,因為無因自無果。故若了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的真諦,就應更加戒懼現世所為,因為“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姻緣冥冥中自有定數,能改變嗎?
問: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弟子可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婚姻嗎?姻緣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嗎?
答:是!是前生注定的。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時候求不應,為什麼?非理,不如法,觀音菩薩不管你。如果你真正,你是個男生,希望娶到一個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樣,將來能夠生出圣賢人。不但是榮宗耀祖,而且能夠幫助社會安定,幫助世界和平,那觀音菩薩就會幫你忙。你沒有這種大愿心,菩薩不會管你的,那你就宿世的緣分是什麼樣的。
夫妻是緣,有報恩的,恩愛夫妻;有報怨的,報怨的時候,結婚之后永遠不會和睦,會給你帶來家庭糾紛;有討債的,有還債的,總是四種緣。只有懂得佛法的人,無論是哪一種緣,都把它轉成法緣,大家在一起學佛,一起共修。過去不善的緣化解了,善的緣也轉變成法緣,這個好!現在在家學佛的同修,有幾個人懂這個道理?
如果真懂這個道理,學佛同修家庭決定是和睦的,六和敬的家庭。那佛法在這個社會,形象就不一樣了,學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滿,這就是弘揚佛法,這就是利益眾生。如果學佛的人還是爭名奪利,還是自私自利,不但戒律不能持,十善也做不到,這就錯了。這樣學佛依舊隨業流轉,災難來的時候還是不能避免,為什麼?你不是真學佛,掛著佛的招牌,沒有認真學佛。
我們現在把這個事情,學佛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出家為什麼沙彌律儀做不到,在家十善業道做不到,從前人何以能做到?現在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研究總結的是,從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所以他容易做到,現在人沒有了。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接觸佛法,他不善的習氣已經養成,斷不了,所以都不是認真學。認真學佛,在緣上,佛法是教育,認真學就是天天聽課,天天進講堂,天天學習。
現在佛教的環境,寺廟現在是很多,沒有教學,都是法會、經懺佛事,這個不行,這個沒有用處。法會是像學校里面舉行一個活動,活動的根還是教學。譬如一個學期舉行一、兩次學生成績展覽,這就像法會一樣,你平常沒有真正修功,那個展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道場有一點點小的感應,是長年講經,天天不中斷。我們拿累積的功德,在三時系念做為超度的根本依據。你沒有這麼多人平常的修功,這個超度效果就很薄弱。這個事實有幾個人能懂得?有幾個人明了?凡事都有理,有理必有事,理事搞清楚,你懷疑就沒有了。(
夫妻姻緣真的是冥冥中自有定數嗎?
在佛教看來,一切情緣都是有為法,當然也包括姻緣愛情,這些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生滅法,并非真實。
如果非要從世俗諦的角度分析個前因后果,那麼姻緣肯定是前世緣分的一種延續,否則不會平白無故的兩個人相遇,產生感情,最終結合。但是這種緣分不是唯一而固定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規律,每個人都不是第一次輪回了,在無數次的輪回中肯定造作了諸多的善惡因緣,而這些因的成熟需要過程。
在這一世的人生中,有的沒有成熟的姻緣,那麼就注定此生無法結婚;有的只有一段成熟的姻緣,那麼就結一次婚,白頭偕老;有的多段婚姻此生分階段成熟,而且都不深,那麼就會出現多次婚姻;還有的多段婚姻同時成熟,這個時候就看當時其他因緣對當事人的影響而做出的選擇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修道人自己主動放棄成熟的姻緣而虔心向道的。
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自認為的一些姻緣,年齡稍微大一點就恐慌的不得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姻緣和因緣都是強求不來的,既然我們無法知道未來有什麼樣的因緣,與其在焦慮中度過,還不如坦坦蕩蕩的隨緣面對。心態好狀態佳,也許能夠更快的幫你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哦。
已經結成夫妻的姻緣大體可以分為三種:
一、報恩的姻緣。
某一世,一方有恩于對方,或者是救命之恩,或者是其他恩德,感恩的一方許愿來世償還,這種婚姻往往都會比較幸福穩定,因為報恩的一方潛意識中會無怨無悔的付出,對方不管怎麼對她都不會影響報恩的心。當然在相處的過程中肯定也會有摩擦和爭執,但是不影響報恩的過程。
二、索債的姻緣。
某一世,一方欠了另一方或者是財物,或者是感情,或者是其他。索債的發誓將來不管怎樣都要取回來,這種婚姻往往整個過程伴隨著不平靜,但是欠債的一方如果能夠認命,也有機會相處的平和。
三、互欠的姻緣。
彼此于對方既是債主又是恩人,那麼兩個人就會互相償還彼此欠下的或感情或財物,結果兩個人就恩恩愛愛一輩子,白頭偕老,幸福一生,甚至下一世相約再結良緣,這是世俗中最好的一種姻緣。
好姻緣也好,壞姻緣也罷,總有了結的時候,那麼如何判斷緣分是否終結了呢?不管是生死兩隔還是離婚分手,雙方或者其中一方內心有痛苦不舍的情緒,或者怨恨不滿的情緒,那麼說明恩惠和債務未清。
如果分手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像老朋友分開一樣,雖然也有幾分不舍,但是不至于痛苦悲啼,那就說明這段緣分暫時告一段落了。
從修行解脫的角度來講,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都不應該執著。
遇到善緣,我們感恩,在順境中好好修行;遇到惡緣,我們也不要抱怨,而要視為這是幫助我們消業和修出離心的逆增上緣;暫時沒有緣分更好,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修行上。我們只有不被世俗諦的有為法束縛的時候才能真正走向解脫。
『jiemenglao.com』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0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