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什麼有要插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古人把山茱萸作為祭祀、避邪之物,在戰國時期,茱萸就是一種十分受人們歡迎的植物了,人們會把它做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戴在身上。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由此可見,在重陽節的時候,茱萸可以說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東西了。
文人們于重陽結伴外出登高賞茱萸,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幾十位詩人均有吟唱重陽登高及插茱萸的詩。最為膾炙人口的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不僅是一些普通的百姓,茱萸在一些文人墨客的眼中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東西,是重陽節的必備之物。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重陽節除了插茱萸的習俗之外,民間還有登高望遠,喝菊花酒、賞菊、吃重陽糕、踏青等一些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重陽節也逐漸成為了一個人們尊老愛老的節日。
茱萸有什麼用途嗎?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于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們用天然藥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適應自然氣候變化。什麼是茱萸?
“茱萸”主要有三種:吳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前兩者屬于同科植物,三種在外觀和性質也有相似之處。吳茱萸亦稱為茱萸、吳萸。王維詩中的茱萸指的就是吳茱萸。食茱萸又稱欖子、艾子。在辣椒沒有傳入中國之前,古人用食茱萸替代辣椒做調味品,或藥用。山茱萸屬山茱萸科,與重陽茱萸完全不相干,只因果實色紅類似芋類,由“朱芋”轉訛而來的,至今仍有“山芋肉”的叫法。除了這三種常見的茱萸外,名字含有“茱萸”的還有多種,但與重陽節所用的茱萸不屬于一類的科種。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宋元之后逐漸不見了,但重陽期盼避邪消災祈求長生與延壽的愿望將會一直流存在人們的心里。
本文來源于解夢佬①算命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8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