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風俗-生產風俗來賓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們走訪親友后,都要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產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歷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產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種玉米,完成這些工作后,迎來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灶”(農歷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們(主要是婦女)爭先恐后擔著蠟燭、香、葷菜、糯飯去祭拜“灶王”,祈求神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生產豐收。嗣后,種下甘蔗,撒播水稻種子。待秧苗長均,抓緊時間進行春耕工作。由于春耕工作較繁重、緊張,人們多是互相幫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則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將成熟的時候,一般由老人決定什麼時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時,各種家畜、家禽業已長大,塘里也可以捕撈,客家人歡歡喜喜擺上一桌最豐盛的飯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過后,人們又忙乎秋種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種植的作物部分,飼養的豬、鴨、鵝、魚上。[編輯本段]客家風俗-生活風俗 廣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風俗上保持了勤儉節約、聚族而居的特點。來賓的客家人仍兩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飯。主食大米飯、大米粥,由婦女在早上煮好,涼冷,放進櫥柜,粥白天吃,飯晚上吃。飯是倒出米湯后干燜而成。他們不喜歡吃爛飯,故用此法煮飯。吃粥時,喜歡熟鹽拌粥。其副食是豬肉及各類蔬菜,不定時吃牛肉及其他肉類。一般豬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熱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蔥、醬、五香粉、味精。他們的傳統名菜是扣肉、白斬雞、醋排骨、醋大腸以及炒醋醬鴨。風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曬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壇,鮮黃即可打開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節,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綠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餡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醬、鹽制好。裹粽用粽葉。農歷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飯,放入糖,再用樹葉染成不同顏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餡制成的水煮饃。他們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湯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釀的米酒。 來賓客家人的屋都是大瓦,傳統的屋為平,廳堂分為上廳、下廳,中間為天井,上廳后面是儲藏室,上廳正宗擺八仙桌、掛鏡屏,鏡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飯在下廳,冬天烤火也在下廳。上廳兩側是大寢室,為老人和已婚夫婦使用,下廳一側為小寢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側為廚,豬牛圈則在屋的左右兩側。照傳統俗規,舊多留給長子住用。[編輯本段]客家風俗-家庭風俗 由于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活動,往往一個姓有若干宗。整個姓氏,傳統有不成文的族規。凡是出現有損姓氏聲譽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決。如果出現與外姓斗毆的事情,則每戶出人前往解決,目的是防止吃虧。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動手,有理則據理相爭,無理則和氣解決,如果誰敢冒犯族規,勢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豬,客家人都要設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戶請一人,大村的則是請有威望的老人和宗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專、大學,或參軍、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宗兄弟。為了維持宗的團結,女方過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還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須隨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時間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須承擔贍養老人、撫養弟妹的義務。否則被視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挾一份菜給老人。 由于重家族,所以老人極受尊重。來賓客家人俗規,吃飯時,老人座位面向大門,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兩旁,小孩只能坐在對著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飯時,小孩要主動幫老人挾菜,小孩幫老人添飯時,接碗、遞碗必須是雙手伺候。老人講話,小孩不能隨便插嘴,或在旁喧囂。吃完飯,小孩得講一聲“慢吃”。 在家庭風俗中,小孩的出生極受重視。來賓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嫂子、弟嬸(弟媳)和已婚婦女用竹蘿裝雞蛋,來到新產婦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的婦女,擔甜酒、雞蛋、米、母雞、背帶給外甥做“半月”,俗稱“吃姜酒”,這次酒席最熱鬧。小孩滿月后,外婆又邀婦女給外甥做“滿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歲。 伏波廟、大人廟、女廟,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參拜的,即使“”期間,曾三令五申嚴禁搞迷信活動,客家人還是暗中參拜。伏波廟,即為紀念漢朝將軍馬援南征而建的廟,廟會時間是正月初六。大人廟是紀念清朝丞相(大學士)陳洪謀為廣西民眾免交錢糧而建的,廟會時間是正月十九。女廟是紀念劉三姐建的廟,廟址是在一個山洞里,正月二十九日廟會。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時,整個姓氏都熱鬧起來,聯合到祖墳去搞祭祖活動,良江鄉內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賓陽進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場參加。每逢節氣或歲終,客家人都是先用葷菜祭祖后,方才進餐。正月的時候,供品必須擺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豬頭肉(整塊)、米花糖之類。 客家人過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后以及秋收后集中于祠堂,一來聽文化程度較高的人解釋家譜,續寫家譜;二來商量姓氏內需要解決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糾紛、建筑、生產等。 補充回答:客家風俗-客家婚嫁風俗 惠州民間傳統的婚嫁禮俗,以封建禮教諸俗為基礎,大多顯得繁文縟節,勞民傷財,可說是頗多陋俗。儒家經典《禮記?昏儀》說:“夫權,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喪祭,專于朝聘,和于射鄉。此禮之大體也。……昏(婚)禮者,禮之本也。”可見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禮俗。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儒家思想,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五彩繽紛、禮制頗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傳統婚俗,大抵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個地方的具體表現。 封建社會的幾種婚姻形式,如“包婚姻”、“婚姻”、“聘請婚姻”、“指腹婚姻”、“童養媳婚姻”、“荒婚”、“望門婚”、“冪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禮、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見其遺風。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歷史。光緒《惠州府志》記曰:“婚姻,俗用檳榔為聘,以多為貴……其聘儀妝奩則稱家之豐約為之”。“俗用檳榔為聘”中的檳榔,舊時中藥鋪有售,在聘禮中,它多具象征意義,而真正的聘禮傳統都是以銀錢、食用之物為主的。“府志”說聘禮“稱家之豐約為之”,實際上,即始“約”者,聘禮的數量也是相可觀的。 惠州傳統的聘娶婚姻的禮儀十分繁鎖復雜,從開始的媒人提親,到最后的三朝回門之俗,其間經歷卜吉、過禮落定、報日、過大禮等婚前諸禮及鋪、親迎、拜堂、滯新娘等盛大的聯姻儀式。 惠州民間的繁雜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禮儀的“六禮”演變而來的。“六禮”起源于周朝。《禮記》記述當時應循的婚姻程序為“納采”(媒人提親)、“問名”、“納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認婚)、“納證”(下禮落訂)、“請期”(婚期的商定)、“親迎”(迎親接新娘)。這6個環節就是所謂的“六禮”,是封建禮教中最早的婚姻禮儀。其后兩千余年,六禮雖有變異,但萬變不離其宗,今日各地的婚儀中都依然可見其影子。 惠州傳統的婚嫁禮俗,大抵按如下幾種程式進行。 (一)提親 惠州傳統聘娶婚姻之始,首為提親。一般是男家請媒人到女家說合。提親為六禮中“納采”的一種變化形式。《儀禮?士昏禮》中記曰:“昏(婚)禮下達,納采用雁。”就是說,秦漢以前的提親一般是以提活雁作為禮物的。這是取其順乎陰陽往來之義。到了秦漢以后,送禮又采用糕羊、合歡、嘉禾、膠漆等物,到了后來竟發展到了30余種,這些禮品一般都象征著夫婦牢固和睦。惠州傳統婚儀中的提親攜禮多是活雞或花布妝奩類用物。這種雞,民間稱“帶路雞”,寓意吉祥。 在提親中,媒人受男家之托,憑三寸不爛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為女性,故惠州習慣稱之為媒人婆。 媒人在中國古已有之,《詩經》中就有“匪我愆期,子無良媒”的詩句。惠州傳統婚儀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職業的和非職業的兩種,職業媒人婆以做媒為生,唯利是圖,所以不惜搖唇鼓舌,講假話,講瞎話,夸大對方家庭對個人的優越條件,隱瞞對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為如此,在人們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給人一種“哄神騙鬼、謀人錢財”的丑惡形象。 (二)過大禮 婚前諸禮最為隆重和至為重要的莫過于親迎前夕的“過大禮”了。在傳統聘娶婚姻中,兩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禮、嫁妝在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將預先備好的各種聘禮裝滿食格、盒籮,貼紅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蕩蕩地送往女家。男方在“過大禮”中送全豬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謠里有“行豬過大禮”的唱詞。餅食也是必備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備“大餅”,大餅的種類達十幾種,依各家的條件和講究鋪張的程度備一種至數種大餅不等,不過,十數種餅全部備齊的并不鮮見。除此外,必備的還有燒豬肉、雞、鵝、鴨、魚、發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禮品時,立即將原先預定的嫁妝送往男家。惠州傳統婚俗中常備的嫁妝,主要為生活用品,比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帳之類,還有諸如衣柜、梳妝臺、皮箱、八仙臺等家具。現在嫁妝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還見有縫紉機、電冰箱、電視機、電飯煲等。 “過大禮”一般在迎親的前一日,喜慶的氣氛十分濃厚,那些送禮品的姑嫂姐妹們,一般都著盛裝,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搖過。惠州風俗,送禮的隊伍專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過大禮”之俗,近于傳統“六禮”中的“納征”。《儀禮》說:“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也就是說,下了彩禮,送了嫁妝,才可以把女子娶過來。古代的納征也是至為重要的一環,所用的彩禮各代不盡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貴的玄熏、束帛、儷皮;漢代多用金銀。其后,風俗日盛,禮物日重,歷代有識之士多視為時弊而欲杜絕,但此風卻歷代盛而不衰。“六禮”中,“納征”是在“請期”“報日”之前,而惠俗卻是在報日之后,兩者在時間上有些差異。“大禮”過后,即時婚娶,尤顯得熱鬧,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間依然盛行的一個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傳統“六禮”中的“親迎”。親迎為“六禮”之尾,是“六禮”的歸結。現代人所說的婚禮或古人所說的婚禮大典就是以接新娘儀式為標志。 古時候所說的婚禮大典,一般包括鋪或暖、親迎、回門三個環節,時間持續三天。第一天鋪或暖,第二天親迎,第三天回門。惠州的習慣不盡相同,所說的婚禮基本上是指親迎和滯新娘兩個環節,至于迎親(也就是接新娘),則主要包括了鋪、花轎迎親、撒鹽米、跨火、踏凹欄等主要的幾項風俗。 1.鋪:鋪是一種舊風俗,一直延續至今。鋪是女家送嫁妝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幫忙擺設新的一種風俗。按惠州習慣,鋪講究兩點,一是擺設的床、柜、梳妝臺等要注意方位、風水,至為講究的是衣柜鏡不能向床。惠州習俗中,鏡與照妖同義,而照妖鏡向床,顯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鋪之人要“命好”,民間認為命好的標準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婦、無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婦女是不能參加鋪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鋪的主要參與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選所謂命好之人)要專門為新娘梳妝打扮穿衣,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插花”,這一夜,民間風俗又稱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項很為莊重的儀式。行此禮時,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時新娘面臨人生的重大轉折關頭,一般都十分動情,而舊俗中規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閣中哭唱至天明,謂“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徹夜不眠,更顯出一種傳統婚嫁“喜亦悲”的氛圍。 3.花轎迎新:惠州傳統用花轎迎親,五十年代尚有專門出租花轎的花轎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轎,繡“鳳鸞牡丹”,“福祿鴛鴦”,飾“四彩花燈”,披“大紅花綢”,故謂“花轎”。接新娘之時,由媒人領路,新娘領花轎,一路鼓樂。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門外,新郎趕忙派“利是”,過眾姐妹一關后,便可將新娘接出。新娘哭賴不走,男家眾人軟硬兼施,哄出閨,又哄其(硬推)上轎,新郎還要給轎夫封“利是”,方才起轎。幾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盡。 4、撒鹽米:接新娘時,舊時惠州有些地方有撒鹽米的習慣,預先用器皿盛好一些鹽、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謂祭橋神;而沿路撒的,是為祭祀路神,這就是惠州傳統婚姻禮俗的撒鹽米之俗。撒鹽米之俗其實為我國傳統婚姻禮俗中“撒谷豆”之習的一個變種。“撒谷豆”出現在西漢,兩宋時北方盛行,其傳統的說法是為了“禳三煞”,亦即驅鬼避邪,這和惠州民間“撒鹽米”差別不大。只是“撒谷豆”多為北方遺俗,南方并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見惠州習俗的淵源是甚為久遠的。 5、遮頭、踩凹欄與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樂聲中眾親扶新娘下轎,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克,她們必須用蓋(竹編的盛器)、篩等物遮擋不與新娘直接見面。民間認為,新娘紅運當頭,殺氣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謂“弱其殺氣”,人避開不見,謂“避其殺氣”。有的地方,新娘下轎時,新郎用凹欄(主編的一種盛器)擋住新娘后腦地方。這一風俗,惠州流傳的哭嫁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腳踏轎門郎晾遮,郎晾遮頭遮女死,我比(給)什麼功勞來謝爺。”看來,新娘是頗怕這一“遮”的。按民間的說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轎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頭,而新郎的那個凹欄,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斷回頭的視線,很名顯,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專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著娘家.除遮頭這個風俗外,同時還有踩欄之習,新娘一下轎,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腳前鋪就一個凹欄,讓新娘腳踩而過,民間謂“腳踏凹欄隨窩(凹)轉”,很名顯,這是要讓新娘過門之后,能專心致志地在男家這個“窩”里做牛做馬。踩過凹欄準備入屋時,惠俗中習慣要讓新娘跨火而過。即便是不置專門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燒在門口,讓新娘跨過。此俗北方稱“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種比較悠久的民間習俗。他有兩個用意。一個是取“旺”字,新娘跨過旺火把之后,來日就給夫家帶來“旺火”。另一個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間人為有兩個“邪”源,一個是婚嫁之時,觀者如云,其中難免夾雜一些家中有喪、病之事的人,民間認為他們身上帶有邪崇,惠州則稱這些人身上帶有“煨(諱)”;另一個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帶有“臟”,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舊觀念。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雖取“旺火”之義,但主要是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絲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國傳統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間稱其為“抹藥”,是惠州穿統“去煨(諱)的專用藥,在出生婚嫁禮儀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們用以避邪的護身藥。 6、捧蠟燭:“捧蠟燭”為惠州傳統婚嫁迎親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歸后,新娘子入洞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蠟燭至洞安放。此俗惠州最為講究,民謠亦唱云:“捧蠟燭,捧到新娘間篤(盡頭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按習慣的做法,要首選童男一人(一般為族中親戚中兄弟多者),隨迎親隊伍接新娘(此時已捧好蠟燭),接歸或直接將蠟燭捧至洞內安放。此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為引子,為新娘佳人點燃香火,便引來子孫滿堂。 7、迎親鼓樂:惠州舊俗中“接新娘”的整個過程一般都鼓樂不停,光緒《惠州府志》所記的“鼓樂迎親”即是。蘇東坡寓惠時曾稱:惠州“鐘鼓不分哀樂事”,看來惠州傳統的迎親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惠州婚事的鼓樂稱“鑼鼓柜”,以鑼鼓、镲、鈸為主,配以嗩吶。鼓樂隊隨迎親隊伍來回吹奏,渲染了喜慶氣氛。光緒《惠州府志》說惠州的民間婚禮“鼓樂竟日”,亦即民間所稱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錢人家婚事鼓樂,實際上是“二日鼓”、“三日鼓”。舊時,惠州有專門的鼓樂店,有職業鼓樂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銀錢便可雇專門的鼓樂班子,因而舊時婚禮請鼓樂班子捧場是普遍的。 (四)滯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長輩敬茶,此謂“飲新娘茶”;而諸長輩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禮畢,就是大開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舊俗婚宴時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餓著肚子獨坐閨,不能抬頭,不能言笑,不能輕易走動,獨聽正廳中傳出的嘻鬧狂歡之聲。此時新娘內心一般都憂慮不安,因為她知道,那些狂漢醉鬼們,一會兒宴畢之后,便要沖入新中“鬧”她了。這就是惠州婚禮中一個最為狂歡的場面——滯新娘。 滯新娘即習慣說的鬧新,“滯”是惠州方言,即戲弄之意,滯新娘即戲弄新娘。其實還在拜堂之時,滯新娘便已開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動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腳彎上猛蹬一腳,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陣起哄,人疊人地把新娘壓在下面。此前,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等人總是事先作些準備,如在堂前鋪一塊草席,使新娘倒下時不致于弄得滿身灰塵。但是,男家客人總是想法把新娘弄得狼狽一些。 婚后宴畢,人們迫不及待地涌入新。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煙”。按規矩新娘要逐一給每位倒茶點煙,這時,人們往往讓滾燙的茶水倒得滿滿的,故意讓新娘燙著;又故意將新娘點煙的火種吹熄,讓新娘無所適從;爾后,又讓新娘在幾寸寬的長條木凳上走過,謂“過天橋”。板凳兩頭易翹,中間僅一個巴掌寬,人走在上面搖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還故意把凳腳事先弄壞,好讓新娘從凳子上摔下來。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對新娘講猥褻的話之類,則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亂。有的偷偷拿松毛針之類帶刺的東西刺新娘的頸背,或向新娘的臉上噴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盡力勸護扶持,也無濟于事。新娘也強顏作笑,但臉上流趟著汗和淚。這種捉弄新娘的行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對一個剛出嫁的新娘來說,是近乎殘的。 鬧新古以有之,漢代已十分流行。因鬧新是以戲謔新娘為主,因而此習也稱作“謔親”、“戲婦”。時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禮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廣眾之中,顯陰私于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說明當時鬧新十分放縱,而且人們行為有違“禮教”,污穢視聽,故此作者以“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漢書》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竊聽新婦言語及其動止,以為笑樂。”此為傳統的“聽”之習,也屬鬧新。惠州以上兩者皆有,而且頗具“污風詭俗,生淫長奸”的特征。但人們并不認為這是傷風敗俗,世代相襲,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見這種婚俗的遺風。 (五)三朝回門 娶親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間迎接串門探訪的親朋鄰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點禮物同新郎一齊回娘家看望父母,這就是惠州習慣所稱的“三朝回門”。它是惠州傳統婚嫁禮俗之中甚為講究的一項禮儀。如果說提親、卜吉、落定、報日、過大禮為婚前禮,迎親、滯新娘為婚時禮的話,那麼,三朝回門便是婚后禮了。 三朝回門和古時候的“打婿”風俗有著密切關系。《西陽雜俎》一書在記述南北朝“打婿”風俗時說:“婿拜閣(女子住的屋)日,婦家親賓婦女畢集,各以杖‘打婿’為樂,至大委頓者。” 廣東近現代文獻中亦有“戲郎婿”的記述。按廣東的舊俗:郎婿回門之時,岳家以盛饌,謂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時,岳家的姐妹起而戲之,或出難題使新郎難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諸物。 惠州的三朝回門,又稱“滯新郎”,從形式到內容都和“打婿”、“戲婿”之習有相似之處。按惠州的習慣,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見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見族中諸親。在拜見族中的姐妹時,往往就已開始“滯新郎”了。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這時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讓新郎多拜幾次,不讓其起身;或讓新朗頻頻下跪,不讓其間歇;有些好事之人,還會拉新郎到雞窩或豬圈旁,明說是要新郎拜雞籠神或豬舍神,實際上是戲弄新郎。如新郎不從,眾姐妹就回強行“執法”,使新郎不得不從。 拜畢,岳家宴請郎婿。席間,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對子和難題讓新郎解答,說是測試新郎的才能,實際上是為難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這時便照搬“滯新娘”的做法去戲弄新郎,使新郎狼狽不堪。 “滯新郎”盡管在程度上不如“滯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頭始終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對新娘在男家受到戲弄的一種“回敬”。新婚三朝回門是惠州傳統婚嫁的一個定俗,故禮儀頗為講究。回門時備的禮物,首要為雞,民間謂“帶路雞”,這是必備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禮物,如魚、肉、鵝、海味、山珍、餅食等各聽其便。這些禮物,男家一般都多備一份,如肉、備兩塊,女家接禮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塊。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無大桔,即須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禮后。還要回給男家大桔(吉)。 除遠道聯姻者外,內及近郊聯姻,三朝回門一般是岳家請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點回禮,當日返歸。 回禮賓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紅發糕和紅斂糕,“帶路雞”不可或缺。惠州還有新婚一月回門的習俗,回禮時岳母蒸大籠糕(一中糯米甜糕),娘家娘嬸蒸斂糕。[編輯本段]客家風俗-客家喪葬禮俗 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莊嚴肅穆。客家人對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于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一些地方至今舊俗猶存。 病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病人穿上,稱"著壽衣"。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褲子。 客家風俗重視送終。出門在外的千方百計趕回家,以求在臨終前見最后一面,顯得孝順。人斷氣后,馬上燒轎,焚紙,眷屬、兒女悲哭成叫。是為“送終”。 報喪:病人斷氣后即刻報喪。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親伯叔家報喪,在門前或附近路口還出訃告。 擺孝堂:在遺體前掛白布,擺香桌,放靈位牌或遺像。早晚哭靈,登記親友送來的禮物或“代燭”,帳布按序掛在孝堂兩旁。 落枕:遺體,在廳堂地上鋪一白布,將遺體放在上面,頭新瓦,瓦上墊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擇日定時將遺體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親友來吊唁時,喪家女眷在帳內棺旁舉哀。晚上親友參加孝堂守靈,俗稱“陪夜”。 發喪要擇時,常在早晨。舊時在頭一天要“鬧喪”,通宵達旦,鼓樂喧天。發喪先祭奠,再起柩出殯。講究排場,以顯示兒女孝順。 安葬:將靈柩放入墓地。墓地選擇講究“風水”。墳墓外觀很似客家人的圍龍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種表現。埋葬后第三天,親屬穿孝衣到墳上哭拜祭奠,燒紙錢,謂“醮三朝”。 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祭奠,俗稱“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祭奠,焚化靈屋(紙屋),叫“完七”,以示喪事的結束。以后,周年祭禮,叫開小孝;三年祭禮,叫開大孝。開大孝時,門前、廳堂換上紅聯,一切恢復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為十年),挖開墓穴,將遺骸用炭火烘烤,按人體結構屈肢裝入特制的陶甕內,謂“檢金”,然后重新安葬,這才是永久、真正的墳墓。 對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別的喪葬禮俗,如比較注重請僧道打醮念經,超度亡魂等。
www.dishen.com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8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