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命格易有同性戀傾向
一、傷官旺而見官,因心性叛逆而易同性戀。其實八字命理是不脫離常理的,如果說“官星”類象于婚姻感情倫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的話,那麼,傷官旺而見官星命格的人往往是會違反這些條條框框行事的,因為傷官先天就是克官星的,與官星對立的。
故,在現實生活中,一般的人按照一般的婚姻感情倫理選擇的是異性戀,而傷官旺而見官星命格的人因具有反叛的心性,會反其道而行之,于是乎就選擇了同性戀。
二、比劫眾而虛浮,因抱團取暖而易同性戀。在八字命局中,比劫代表同類即兄弟朋友等之類。一般來講,命主中比劫重重透于天干者,往往比較喜歡結交兄朋、與兄朋之間往來相對較頻繁一些。
但是,如果命局中比劫重重透于天干,但是因其在地支的根氣不足而虛浮,也就是看似數量上多,但其實能量不足,屬于弱勢群體,于是,這些“兄朋”或者說“哥們”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抱團取暖的心理,日久生情,于是乎TA們就成為了同志。
三、五行明顯傾斜,因行為異類而易同性戀。這里所講的五行明顯傾斜是指在生辰八字中某一五行點四個甚至四個以上,但整個八字命格又不形成從格的命局。常言道,“人正則行正,人偏則行偏”。這是符合周易中萬物類象理論的。(<>起名
八字命格是一樣的道理,五行平和中庸者,往往會按常理出牌,其言行舉止包括婚姻感情等方面也會選擇大眾化的做法;而五行明顯傾斜者,則往往會因其言行舉止不合群而歸于異類,于是乎在婚姻感情方面TA們也最終選擇了同志的另類做法。
八字命理看哪些人易成為同性戀
從命理角度看,同性戀傾向的人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都有。命理中講究“命”和“運”,前者暗示先天因數,后者暗示后天因數。先天因數除了考慮八字原局結構,還要考慮與該人的降生地域、父母基因等;
后天因數除了考慮大運、流年本身的吉兇影響外,還要考慮其一生所接觸人事、環境。所以,同性戀的形成原因與先天有關,即八字原局組合因素;也與后天誘發有關,即運勢人事因數。那麼,怎樣從命理上去鑒別一個人的性取向呢?通常,同性戀或雙性戀的八字信息常見以下四個基本命理特點:
一、比劫重重為用神的
如果在八字里面,代表兄妹的比肩與劫財,數量多而且旺,同時又是八字喜用的五行,那麼,表示此人同性緣很好,很容易喜歡同性,或者被同性喜歡,會表現出同性或雙性傾向。在十神中,比肩,就是本人的同性朋友,如果八字中比肩多而旺,且又是八字中喜用五行的話,一般多偏向同性戀。
同時在十神中,劫財就是本人的異性朋友,這種異性朋友一般不產生愛情,而象兄妹一樣清純相處,所以,也可以當作同性哥們或姐們看待。而八字中同性朋友或異性哥姐多而旺相,且為本人需用的五行的,一般多偏向雙性戀。
二、日支是比肩、劫財旺且為八字喜用神
如果在八字的日柱中,日干支是陰陽相同的五行,而且又是八字的喜用五行,那麼,表示此人有較強的同性或雙性取向。比如:生于甲寅日、乙卯日、丙午日、丁巳日、戊戌日、己未日、庚申日、辛酉日、壬子日、癸亥日的,而且日支是日干的喜用五行的,這是同性或雙性的明顯標志之一。
但是如果只是生在以上所列舉的日子,但日支不是日干的喜用五行,而是忌諱的五行,則與日干產生相斥,那樣,就不能構成同性。構成條件必須是日支是日干喜用五行,比如庚申生在夏天,夏天,火旺官殺旺,官殺攻身有比劫護衛,比劫就為其喜用神,那麼,人就對同性物質具有依賴,就很容易形成同性戀。
三、男性八字中財星不現
男性八字之中,代表配偶和情人的妻財星沒有出現,也代表先天的女人緣薄弱,如果后天行大運不濟,久而久之,性取向就會發生扭曲,也容易產生同性或雙向傾向。如果男性八字中的財星多而雜亂,那麼,就表示異性緣很旺,只喜歡異性,不喜歡同性了,這種命格就很難產生同性或雙性傾向。
四、女性八字中官星不現
女性八字之中,代表情人與配偶的官星(夫星)沒有出現,那麼,同樣代表這個女人先天的男人緣薄弱。如果后天行大運不濟,久而久之,性取向也會發生扭曲,也容易產生同性或雙性傾向。但如果女性八字中代表情人和老公的官星多而雜亂,那麼,就表示異性緣很旺,總有狂蜂浪蝶在身邊糾纏,而自己不喜歡同性了,這種命格就很難產生同性或雙性傾向了。
舉個案列,之前高調宣布自己出柜的何韻詩,根據她網絡資料是1977年5月10日出生,據說她出生在下午2點左右,八字排盤得出:
丁巳 乙巳 丁卯 丁未
大運: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這個八字三透比肩,巳未又夾拱,地支一片已經成南方一氣,若論其象,與夏丙無異,一神獨旺,自當順其情,已經不畏木印比劫生奪。日支是卯又與未半合木局透出乙木來生,八字取從旺,那麼比肩就是喜用神,根據上面的理論,八字中比肩多而旺,且又是八字中喜用五行的話,一般多偏向同性戀。這個八字丁火三透,旺相又是命中所喜,所以也注定了她是個同性戀。
同性戀產生的原因
性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并無優劣之分。關于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當今絕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獻表明:長期的實驗記錄證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性取向無法改變。
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通過后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部分同性戀者在12歲時,就已經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同性戀者要在12歲~16歲的階段繼續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并逐步確定下來,絕大部分同性戀者在20歲的時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同性戀者可能在40~50歲時,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并深信不疑。
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同性戀者意識到自己性取向的早晚,與個人經歷、所處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有很大的關聯。這是因為異性戀在數量上占據碾壓性的優勢,同性戀者很難在周圍充滿異性戀者的環境下,像異性戀者一樣從小認知自己的性取向。
年幼的同性戀者充其量只會疑惑自己為什麼不像周圍人一樣對異性感興趣,但不會發覺自己是同性戀。這就是“后天同性戀”的由來,實際上這些“后天同性戀”只是過晚意識到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戀者罷了。當然,前提是這些人從未對異性產生過愛情和性欲,否則就是過晚意識到自己性取向的雙性戀者了。
壓迫根源
基督教歷來是壓迫同性戀的重要勢力。《圣經舊約·利未記》中曾提到“不可與男人茍合,像與女人一樣”,這點成為基督徒反對同性戀的標志之一。索多瑪城之所以被上帝毀滅,是因為索多瑪人的罪惡上沖于天,其中有一條便是耽溺男色,這明顯與中國傳統不合。
明清之際來華傳教的耶穌會、多明我會的教士們看到同性戀盛行時頗為震駭,大加指責。近代以來,西方反同思想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由于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地位,西方仍有很大一部分人排斥同性戀。
同性戀是天生還是后天
在科學界,歷來的觀點認為,同性戀是人格形成過程中受社會或家庭環境等外來因素的影響所引起的心理現象。美國索克研究所的萊巴伊認為同性戀的成因不是心理現象而是生物學現象。1989年戈爾斯基和同事阿倫發現主導性機能的下丘腦前部有4個神經核,分別命名為INAH1、2、3、4,其中男性的INAH3和2的體積分別是女性的2.8倍和2倍,而1、4未見異常。萊巴伊發現,女性同性戀的INAH3的大小與異性戀男性相近,男性同性戀則與異性戀女性相近,既然下丘腦主司性激素分泌和性行為,這就暗示同性戀的形成有生物學的背景。
動物實驗發現,向懷孕母鼠子宮里注射激素,能夠極大地改變其子代的性行為。在1971年,費德曼等人有過一個設想,即人類胎兒的大腦可能也像胎鼠一樣,對激素很敏感。男性胎兒的大腦如果受雌激素的影響,將來可能出現女性心理及行為;
女性胎兒的大腦如果多受雄激素的影響,將來可能出現男性心理及行為。不過這只是推理,缺乏證據。有些學者認為,激素水平的混亂是導致同性戀傾向的原因,但是,實驗結果證明,給男同性戀者補用睪丸激素的結果并不能激起他的異性戀行為,而只是增加了同性戀行為中的性欲強度。
而蘇珊·布萊克摩爾(Susan Blackmore)則認為同性戀傾向及其行為是有基因決定的。一種觀點認為大部分有同性戀基因的人因為社會壓力而過著“異性戀”的生活,與異性結婚并繁衍后代。按照這種觀點,在進入信息時代以后,認為同性戀下流低劣的人數會減少,因為人們會接觸到更多的同性戀并逐漸接受這種現象和群體。進而,那些攜帶同性戀基因的人也就不會按照異性戀的生活方式來安排自己的生活,生育的現象在同性戀群體中將會減少。
一些宗教組織相信同性戀的形成是因為后天環境的影響,并為同性戀者提供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ies)來改變他們的性取向,心理分析學派和行為學派這兩大流派各自形成了對有同性戀傾向的求治者的心理療法和行為療法。前者運用規范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療"病人";后者則采用抑制同性戀傾向的電擊療法或嘔吐療法強行校正必取向。據說心理療法的治療成功率大約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經過行為治療,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可以被治愈。
但是這些療法現在已經受到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批評,因為它們帶來的壓抑感有時會導致治療者自殺,或自卑感。美國精神學學會已經于1997年通過決議,表示從事這種療法的醫生將被認為是缺乏職業道德的。
對于同性戀成因的研究,現在學術界及同志人權團體普遍持否定態度,他們的理由是:以往那些關于同性戀成因的研究有一個前提,即同性戀是正常狀態的偏離,否則為什麼沒有人去研究異性戀的形成原因呢。
對于類似的責難,弗洛伊德有過一個著名的答辯,他說:"精神分析學派最反對把同性戀者從人類中分開來,視為異類。透過對未曾明顯表露之性興奮的研究,我們發現人人皆能以同性戀為性對象,而事實上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我們早就這麼做了。事實上,對同性之人的原欲執著,在正常的心智生活里所占的地位,并不比對異性的原欲執著小,而在致病的狀況中,其重要性尢其明顯。
相反精神分析學認為,不分性別的對象選擇--對男性及女性對象都有興趣--就像在孩提時代、原始社會及早期文明史中所常見的那樣,是遠為根本的基礎。由此出發,通過對某一方向的限制,才形成了正常的或倒錯的類型。因此用精神分析的眼光看,一般人之所以會全然只對異性有興趣,也是一個饒有興趣、值得研究的問題絕非僅以化學理論便可搪塞。 "
①解夢佬算命網①文章不得自行轉載,違者必追究!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7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