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解夢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芻,繁體為芻,從草從手,意思是以手除草,也特指草而言。芻狗,就是草狗,用草扎的狗。


  這句話也是頗讓人費解的一句話。仁,從人從上。右邊的不是“二”,而是“上”字。甲骨文的上字,是一橫上面點一個點,這個點是指事,一橫代表地面,意思是地面之上。所以,仁字的本義,就是上邊的人。上邊的人是什麼樣子呢?就好象哥哥要照顧弟弟,父母愛孩子,君王要體恤下民一樣,這就是上邊的人該做的事,所以,仁的意思,就接近于“愛”。
  但是,這個愛,也是分層次的。愛字是怎麼來的,就不講了,只說它的三個層次。
  下層的愛,是貪求與索取。比如,愛吃肉,愛干什麼,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很多男女間的愛,也是在這個層面。此方愛彼方,這個愛,就意味著佔有。這種愛,實際上是出自私心,是一種束縛。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男女關系,最后雙方都會很難過,并且結局大多都不好。因為,生命的本質是自由,當一方被這種愛束縛起來的時候,出于本能,這個被束縛的一方就要逃避這種愛的束縛。
  中層的愛,是一種給予與奉獻。比如,經常講,母愛,無私的愛著自己的孩子。不過,現在的母愛,也變味兒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愛,也是出于私心,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實現自己的愿望,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無情的摧殘著孩子。真正的愛,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爾雅」曰:“惠,愛也。”愛,就是施惠于人。
  上層的愛,是一種尊重與包容。尊重,就是接納被愛對象本來的樣子。好也愛,不好也愛,善也愛,惡也愛。包容,就是接納被愛對象陽光的一面,也愛其陰暗的一面。這是一種圣人之愛,博大的愛。大多的宗教,傳播的都是這種愛。象基督教的“神愛世人”,佛教的“普度眾生”,都是一樣的。但是,現在的修行人,理解不了教主的精神,由著自己的局限而分你我彼此。基督教的人愛信基督教者,對于其他教派或者不信的人,這種愛就打了折扣,甚至敵視之。佛教也是這樣,有些佛子總把另一些人以外道視之,他其實忘了,外道也是眾生之一,而非在眾生之外。佛家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也不管是不是人,都對它仁慈,所以,愛外道,也愛惡魔,愛畜牲,也愛蟻蟲。
  另一個,有句話叫“大愛不愛”,這就是對老子這句話的概括。總會有人問,佛菩薩那麼博愛,怎麼不把所有的災苦眾生都救起來,怎麼還會看著地獄的那些鬼眾受苦?釋迦牟尼為什麼看著琉璃王屠殺釋族而置之不理?卻忘了另一點,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緣是什麼?緣就是一個人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尋求解脫的心。就比如,一個人,迷路了,這時若請教一旁的佛給指個路,這個請教的心就是緣,有這個緣,佛就可以給他指路了。但是,這個迷路的人,也不去請教,只管一個人走路,佛雖然知道他迷路了,但能主動上前給他指路嗎?所以,佛家的慈悲,也是有條件的,得有個緣起,并且這個緣起是由被慈悲的對象發起的。說白了,得自救,佛不度人人自度的道理也就在這裡。佛只是助緣而已。
  所以,大愛不愛,大愛,就是重因果,重規律,重緣起,不會無緣無故的愛,這是大愛。這是站在天道的角度,站在圣人的角度,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來講的。不愛,是站在一般大眾的角度來看的。一般的大眾去看那些圣人,佛菩薩,就會覺得他們有時很冷酷,無情。卻并不理解他們那樣做的深意。成語“大義滅親”,多多少少反映了“大愛不愛”的道理。“大義”就是“大愛”,“滅親”就是“不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芻)狗。”天地沒有仁愛,萬物就象草扎的狗一樣;圣人沒有仁愛,老百姓就象草扎的狗一樣。這就是大愛不愛。所以,高人不露面,露面不高人,古往今來的高人,隱士,都不會直接出來參與世事的,因為,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切皆有定數。如果看不到這個層面,就難以真正的理解這句話。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橐,口袋,龠,管子。橐龠,就是風箱,以前的風箱是用皮做的,即橐,龠是連著風箱的輸風管。皮制的風箱后來就改成了木制。天地之間,多象一個大風箱啊!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屈,從尸從出,描畫的是一個人蹲在坑中的樣子,引申而為收縮、彎曲之義。天地之間,虛而不實,但是,卻并不會塌陷。屈在這裡,有減少的意思。「心經」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句話,與老子這裡所說的“虛而不屈”的意思是一樣的。雖然看著是虛的,空的,無的,但是,一旦動起來,卻又會有無窮的變化,虛中有實,空中有色,無中生有。“動而愈出”即是此意。動而愈出,就是佛家所講的“心生萬法”。當然,從根本上講是這樣,又不完全是。之前就提到過,老子還是側重于外在,而釋迦牟尼側重于心性。但是,二者所言,都是根本,類似于波粒二相中的波粒,老子所說為粒,釋迦牟尼所說的是波,但二者是一不是二。
  前面這幾句,都是講天道的,最后一句,又落實到人道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多言數窮”,這句話,有很深的意思。中國人講一個“氣數”,凡事凡物都有一定的氣數。要問為什麼?不為什麼,已經說過,中國人不象西方人,非要搞什麼試驗,中國人舉一反三,不出戶而知天下。試問,世上的事,有什麼是恒定不變的?不管什麼東西,有新就有舊,有生就有死,這就是規律,就是道,就是氣數。
  氣數講的就更具體了,由新到舊要多長時間,由生到死要多長時間,中國先人都算得出來的,前算500年,后算500年,這都不是傳說。一個人的一生命運,也大致算得出的,這就是算命。這些,并非是子虛烏有,騙人的東西。但是,話也說回來,有沒有人真算這個的?沒有。還是那句話,真人不露面,露面非真人。也有人去算的,算的,就非是真人。算出來的,也是不淮的。真算得淮的,不算。為什麼?因為,自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無法改變的。既然無法改變,算出來又如何呢?所以,明白人怎麼會做糊涂事?真人是不算這個的。這就叫“天機不可泄露”。
  簡單地說,人有人的氣數,國有國的氣數。人的氣數,具體到,一個人一生呼出幾口氣都是定好的了。正所謂:“閻王叫你三更死,沒人敢留到五更。”都是一個道理。這個很重要,也很科學。所以,修行人,講到養生,其中之一即是養氣。這個養氣,一是不要做劇烈運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有氧運動;一是盡量深呼吸,呼長氣,延長每一口氣的時間,這樣,一生的壽命就延長了;另一個,少說話,因為,一說話,氣就短,呼吸就多,就相當于縮短了壽命。所以,圣人都是少說話,乃至于不說話,這不僅僅是“三思而后行”那麼簡單,道理是很深的。
  “多言數窮”,在這裡,并不僅僅是說,說話多了,人就短命,而是指世間的一切事情。這裡是以事言理,世間的道理,就是凡事都有窮盡,都有定數,都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凡事都不能過,過猶不及,不能偏激,應該走中道,中道是什麼道?中道就是合于規律,合于自然。就是上一講裡提到的“和其光,同其塵”,就是孔子所說的“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如果這樣做了,就會“先天而天不違,后天而奉天時”,隨心所欲,自天佑之。

jiemenglao.com文章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7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