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個科學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個時代,生活中的事物基本上都能用科學依據來證明,算命是我們中國的一項文化,許多人也喜歡去算命,那么看手掌紋算命是科學的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看手掌紋算命科學嗎?
在一個旅游點上遇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例子,一個算命先生拉著一位40多歲的旅游婦女看手相,看來看去他說:您是不愁吃穿的富貴相(按:要是愁吃穿還能來旅游!)如果不是計劃生育,您應當有三個孩子,而且至少有一個能上重點大學。算命先生的身后還掛著一個招子,上面寫著:“鬼谷子真傳,科學算命”,真奇怪,鬼谷子時代哪來的重點大學?
手相有什么科學根據呢?掌紋能告訴人們什么呢?這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可一概肯定,里面是有些學問的。每人掌紋不一樣,單就指紋來說,它的結構、分支、起終點等,大約有萬余個細微特征,把這些特征組合起來,實在是個天文數字,世界上至今沒有找到指紋相同的人。
面容、掌紋、指紋、血型是遺傳的產物。面容會衰老、毀損,經手術改變,而皮紋、血型則終生不變。正因為如此,古代人們用指紋、掌紋作為訂立契約的憑證,現代則用來作為偵破手段。皮紋和指紋與染色體畸變引起的疾病有關。比如先天性愚型的重要表癥之一就是“通關手”,而在通常的說法中“通關手”則被認為是心黑手狠的人。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國在1979年就成立了“皮紋科學研究協作組”對各民族的皮紋特征,先天愚型、精神分裂癥、糖尿病等皮紋特點進行普查和分析。
另一方面,通過對面色、掌色的觀察可以了解個人的健康情況,例如肝病患者會出現肝掌乃至蜘蛛痣等。所以中醫有望、聞、問、切,西醫有視、觸、叩、聽諸般學問,觀察(望或視)都是四診之首。但這僅僅是從表象看苗頭,要做出科學診斷還要靠各種理化檢測手段。
看病是一回事,算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現在就有人把兩件事攪在一起,先利用望診的方法說出一些病情,引起人們的信任,然后就開始算命騙錢,實際上人是社會的一員,學習、工作、事業……。都與人的主觀努力及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不是什么先天注定的,決不可以輕信從掌紋可以看出誰的前途吉兇。你的“事業線”再“發達”,如果不積極進取,事業也不會成功。你的“生命線”再長,而生活習慣不科學也難長命百歲。至于從手掌的側紋能看出搞幾個對象結幾次婚,或是能有幾個子女則更屬無稽之談。這些看手相的人大多沒有什么文化和特長,但又好逸惡勞,完全是靠一套騙人的說道作為謀生手段,而卻騙了一些受過教育,有一定知識,生活安定的人跟著轉。我們的朋友們不要信手相可以決定你的命運和前途,被迷信的陰影所籠罩,而喪失了學習和進取的信心。
究竟看手相算命是科學還是迷信?
誰都知道,成功者往往跟普通人有很大不同。但他們具體不一樣在哪里,那就眾說紛紜了。今兒我給您說個新鮮的,物理學家萬維鋼認為,要想判斷一個人能否成功,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他的手相。
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腦洞大開?其實啊,這是有科學道理的。這里的邏輯有點復雜,聽我給您慢慢說。
要想成功,光有很高的專業水平是不夠的,還要善于在競爭中把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說白了有些人喜歡接受挑戰,并且能在壓力下照常發揮,甚至超水平發揮,有些人卻相反。2013年,有兩個美國學者出了一本書,叫《奪魁者:關于輸贏的科學》。書里講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例子,男性政治家,哪怕估算出自己競選的勝算不是很高,也常常會知難而進,可女性政治家就相反。那為什么男性更偏愛競爭和冒險呢,是因為男性比起女性來,更容易分泌一種激素,叫睪酮,它能讓人更興奮,更樂于競爭。女性呢,天生睪酮水平,就只有男性的七分之一,所以,這個先天生物學上的不同,使得女性對競爭,不那么積極,感興趣。。正因為這樣,一些高風險的行業,比如投資人和華爾街股票交易員,女性占得比例就很少。
那么睪酮水平跟手相有什么關系呢,具體說來,一個人基礎睪酮水平,可以反映在他的無名指和食指的長度比上。無名指比食指長得越多,他的基礎睪酮水平就越高。聽起來挺懸乎的,是吧?其實道理很簡單。胎兒在母親子宮中的發育,會同時受到睪酮和雌激素的影響。這兩種激素除了能影響胎兒的大腦,也能影響他的手指。睪酮水平相對雌激素的水平越高,人的無名指相對于食指就越長。
為了驗證這個理論,兩個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專門做個研究。他們采訪了2000多個成功的企業家,統計這些人的無名指和食指的長度比。結果發現,越是成功的企業家,其無名指相對食指就越長,那些最成功企業家的無名指,要比食指長10%到20%。
更有意思的是,受訪者中包括很多女企業家。通常情況下,男性的無名指比食指略長,女性則相反。可是這些女強人,無名指不但比食指更長,而且長出的比例比男性還要顯著。
簡單說吧,無名指和食指的長度比決定了一個人的基礎睪酮水平,而這會左右他在面對競爭時的睪酮分泌量,進而影響他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說,這世上確實有些人,天生就擅長競爭,適合站在賽場中央。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其他人就只能坐在觀眾席上,過一種安安穩穩的生活了呢?這倒未必。研究者認為,生理因素大概只能解釋40%到60%的競爭力,后天教育和文化傳統仍然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