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在家居風水中的作用
葫蘆是人類種植和利用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發現有過種植。葫蘆是食和用并存的作物,象人們常說的瓢葫蘆、長葫蘆、葫蘆瓜都是桌上的美味佳肴。其味甘可利尿消腫,丫腰葫蘆、圓葫蘆因其味苦,皮質硬,人們把其曬干后去皮來做容器,象水瓢、酒葫蘆、油葫蘆、藥葫蘆等,神話中的太上老君用葫蘆來裝上他煉好的金丹,更增加了其神話意義。人類的智慧也造就了葫蘆更多的用處,多個葫蘆綁在一塊制作葫蘆筏,里面裝上砂子,火藥制成的火藥葫蘆等,用處之多,不乏其說。鐵拐李的葫蘆不但漂洋過海,還內盛各種仙品,是人們美化葫蘆的佳作。
隨著人類的進步,文化修養的提高,人們用葫蘆作音斗,來制作各種樂器,《三字經》中言過: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葫蘆也就是原先的匏,作為樂器,皆排八音之先。傣族,阿昌,德昂等少數民族制作的葫蘆絲,葫蘆蕭,音質優雅,余味無窮。
葫蘆因其外殼光滑皮質硬,易于雕琢而且有其天然的迷人的形狀,有著古老的歷史,神秘的傳說,廣泛的應用價值。一些藝術愛好者,也把它制成各種吉祥工藝品,賦予寶葫蘆美譽,成為旅游休閑,家居裝飾,兒童玩具,雕繪材料等的一個門類。故宮中的珍品工藝葫蘆,確實讓人們大飽眼福。
葫蘆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吉祥物,它形態優美,線條柔和靈動,風水學中常用它作為增進身體健康,加強夫妻緣分的主要法器。說起來葫蘆有著數千年的文化底蘊,諸如葫蘆的飲食文化,器用文化,醫藥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
“民以食為天”。葫蘆首先作為一種食物進入人們的生活。《管子.立政》說:"六畜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具備,國家之富也"。從中看出古代將家畜,葫蘆,水果,視為國家貧富的標志。葫蘆有多種吃法,可葷食燒湯,也可素食做菜,還可腌制或曬干。
葫蘆還可制作成各種器物,用來盛水,裝藥,或船只等許多用具。人們常說“不知葫蘆里賣的什幺藥”,因為葫蘆有很強的密封性,潮氣不能進入,容易保持物品的干燥,現代科學測試,葫蘆有屏蔽外部氣場的功能,所以古代人們多用它來裝藥,以保持藥物長時間不變質。古代醫學家孫思邈扛著鋤頭去采藥,鋤頭必掛著一個藥葫蘆。過去有的藥店門前也掛一葫蘆幌子,后來人們因此稱賣藥的,行醫的為“懸壺”,美稱醫生職業為“懸壺濟世”。
葫蘆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入藥。葫蘆味甘,性平無毒。能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療效愈高。
葫蘆與道教、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 道教中多尊葫蘆為貴,葫蘆,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為什麼用“寶葫蘆”裝酒?原來在道教中,葫蘆被認為是能驅邪的植物,古人常種植在房前屋后。現代物理測試證明“寶葫蘆”形狀的器皿能屏蔽各種波和輻射的干擾。張果老用“寶葫蘆”裝酒,除了能驅邪外,還因為“寶葫蘆”能保存酒的味道不變。道教徒在練丹時常用葫蘆做容器,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便是用葫蘆來裝仙丹“上八仙”之一的鐵拐李也在拐杖上掛一個寶葫蘆,濟公和尚平時也常把一個葫蘆掛在腰間。史籍記載,有個神仙在城市賣藥,及罷市,輒跳入壺中(壺即葫蘆)。道教中常說“袖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許多道教建筑,或者寺廟庵觀亭塔都常在屋脊處或頂上放置瓷質、陶質、銅質的葫蘆。
葫蘆也有非常久遠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代,地球上鬧了一場特大洪水,女媧與伏羲兄妹躲在了葫蘆船上,逃過了一劫,人類全部滅絕,唯留下女媧與伏羲,二人便結為夫婦繁衍后代,人類生命得以延續。
中華民族有著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象征主義。葫蘆的“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里葫蘆籽眾多,人們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人們認為它可以祈求幸福。講究一些,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總而言之,葫蘆在風水中可具如下幾種功用:
一、 可以化病,增加身體健康。可選三只葫蘆,大小適中,其中一只應較大。用紅繩拴好,掛于床頭或宅居之天醫吉位,也可選宅居流年飛星吉位。較大者居中,為首領之意。三數為三才之數,又為五行生成數,天三生陽木,地八陰木成之。因葫蘆為木,所以用三陽木之數。
二、 可以增加夫妻緣分,促進家庭和睦,加強生育能力,可擺放一只葫蘆于床頭,或置于宅居吉位。
三、 可以增福增壽,利財運。用時可用一只二只或三只五只懸掛吉位,或置于吉位。
四、 可以化煞擋煞。用一只或三只葫蘆懸掛于外部形煞所沖之方即可。葫蘆是可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掛在病者的睡床前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葫蘆可采用天然葫蘆瓜曬干成品或銅制葫蘆。但要注意銅器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要視乎你的五行。葫蘆化病,人所共知,但葫蘆可添夫妻情分則甚少人知道。若夫妻緣薄,可擺放一只葫蘆在床頭,增加夫妻恩愛。另外,凡家中有病人,可擺放此法器,對健康有利,家有小孩及長者更應選用。此物在一定程度亦可化煞擋災,用途廣泛。
以上就是關于葫蘆在家居風水中的作用的分享,更多風水資訊,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4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