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二十四節氣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解夢佬

民間是把立春作為節日來過的。千百年來,許多活動相沿成為習俗,如迎春、鞭春、咬春、替春播、踢春勝、剪春花、貼春字、吃春餅、饋春盤、食春菜,表現的是歡慶春回大地、勸勵農耕、祈求一年豐德的主題。

迎春按我國傳統農歷,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天,自古以來頗受重視,民間也有新春大如年,春朝大于年朝的說法。

立春作為節氣形成于周代,而立春的重要習俗—迎春的產生和正式舉行則開始于東漢時期,《后漢書·祭祀志》記載說:立春之日,皆青播幘,迎春于東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者至,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此后歷經各個朝代,成為官方重要的禮俗活動,到清朝時,達到高潮。

在清朝,迎春禮儀由中央政府制定并且在全國統一施行,其范圍遍及中國整個農業地區。東起膠東半島、福建沿海,西到甘肅、寧夏一帶,北自東北邊睡的黑龍江,南抵海南島,無不舉行迎春禮。

《大清通禮》對于迎春禮做了這樣的規定:直省迎春之禮:先立春日,各府州縣于東郊造芒神、土牛。春在十二月望后,芒神執策當牛肩,在正月朔后,當牛腹;在正月望后,當牛膝,示民農事早晚。屆立春日,吏設案于芒神、春牛前,陳香燭果酒之屬,案前布拜席。通選執事者于席左右立。府州縣正官率在城文官垂史以下朝服畢,詣東郊。立春時至,通贊贊:行禮。正官一人在前,余官以序列行,就拜位。贊:跪,叩,興,眾行一跪三叩禮。執事者舉壺爵,跪于正官之左,正官受爵酌酒,酷酒三,授爵于執事者,復行三叩禮,眾隨行禮,興,乃抬芒神、土牛,鼓樂前導,各官后從,迎入城,置于公所,各退。由于中央政府對于迎春禮儀做了這樣的統一規定,所以各地的迎春禮舉行時間以及儀式大多類似。

在迎春禮俗活動中,各種娛樂活動十分活躍。在河南信陽,市民玩魚龍、角抵、高蹺等游戲;在甘肅靈臺,立春前一日,有社火過堂習俗,官令招集各甩、各甲雜業人等,名為七十二行,各按職業分穿朱衣玄裳,妝成故事,會聚縣署大堂點驗。

有的地方迎春大多在立春前一日或當口進行。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寶山縣志》記載:‘立春日’前期,縣官仔委坊甲整辦什物,如亭臺、彩仗之類。先一日,縣令率僚屬迎春于東郊。在山東齊河,立春前一日,造泥牛和芒神,預置在東郊。邑令率僚屬具吉服,陳鼓吹雜劇以近之。飲盒酒,迎回,將芒神及泥牛置大門內,仍于堂上設席演劇,邀緒紳士飲春酒。在江蘇吳縣,立春前一日,知府率領僚屬行迎春禮,出姿門到柳仙堂迎芒神、春牛。其時男女爭睹,并以其所頒之式來占卜雨水的多少以及有無疾病瘟疫。廣東《揭陽縣志》卷二《典禮·迎春》有這樣的記載:每歲立春,遵照會典,迎春于東郊,出土牛。儀注:先期塑造土牛、芒神。前一日,各官常服,迎至縣門外,土牛向南,芒神在東西向。立春日,早,陳設香燭酒菜,各官俱朝服,行一跪三叩禮。《揭陽縣志》卷七《歲時》也有這樣的記載:立春前一日迎春,多裝故事,謂之扮景,觀者塞途,土牛過,爭以谷、豆、果粒拋擲之,甚有用瓦礫者。至期鞭春,爭取土牛歸,以其利六畜,是

日祭先祖。另據臺灣1959-1978年的(苗栗縣志)記載,在清末,當地是立春當日舉行迎春盛典。在江西廬陵,也是立春日迎春,郡縣官率屬迎春于城隍廟,南從太平橋過,候人跪橋側,揚聲日‘春到太平’。

本文二十四節氣立春的習俗有哪些為解夢佬算命網原創首發,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3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