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農事氣象
《1960--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圖集》記載,小滿期間我國除西藏、青海、黑龍江、吉林外,大多數地區連續五天的日平均氣溫都達到了22℃以上。不僅如此,大多數省份在小滿前后還出現過極端高溫。《1971—2000年中國地面氣候資料》記載,長江以北的江蘇徐州達到38.2℃,山東濰坊也出現了40℃的高溫。出現40℃高溫的還有山西運城40.2℃、遼寧朝陽40℃,接近這個高溫的有內蒙古通遼38.9℃、河北石家莊39.5℃、黑龍江嫩江37℃等。一年一度的夏季自此全面拉開。
此時,南方大多地區滿山的映山紅紅遍山野,潔白的梔子花、黃色的棣棠花、紫色的丁香花都在爭紅斗綠。由于雨水相對較多,空氣中的濕度也不低,使人感到悶熱、潮濕。
農村在小滿節后變得繁忙起來。長江及以南地區莊稼需要充足的水分,農民們忙著用抽水機抽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去舂打。蠶開始結蠶,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絲。長江以南的早稻已進入分蘗后期或拔節始期,應及時烤田控制無效分蘗,保穗增粒促高產。中稻爭取早栽,以利增加養分的積累繼而提高有效穗數。
棉花正值快速生長期,要及時定苗、移苗、補苗,以利早發健長。沿江棉區此時雨水較多,加之土壤黏重、通透性差,應勤中耕松土,促根壯苗。淮河以北的黃淮、華北冬麥區,小麥已接近成熟的麥秋季節,最忌高溫干旱天氣。若在此時出現30。C以上的日平均氣溫和低于30%的空氣相對濕度,并伴有每秒3米以上風速的干熱風就會給小麥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對麥田管理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干熱風災害的預防,減輕干熱風對小麥的危害。
北方的果樹進入第一次果實膨大期,這期間如果氣溫高、蒸發蒸騰量大,容易出現初夏旱導致落果或致使花芽分化受阻。因此,要適時補水防旱。西北高原正是收獲羊絨的時期。在抓緊采絨的同時,要注意天氣變化,謹防早采使山羊受到強低溫天氣的影響。
你知道嗎:什麼是干熱風?
于熱風是一種自然風,是由高氣溫、低濕度形成的。它主要危害小麥的生長發育,使小麥蒸騰急速增大,體內水分失調而枯死。
干熱風發生的時間與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小麥品種及其生育期有關。一般從5月上旬開始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北逐漸推移,到7月中下旬結束。黃淮冬麥區5月上旬到6月中旬發生干熱風,華北地區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現干熱風。春麥區的黃河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區的干熱風發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
對北方冬麥區來說,小麥乳熟期容易發生干熱風。遇到氣溫在30℃以上,相對濕度小于30%,風速達2米/秒時,農作物就會受害;當氣溫在35℃以上,濕度在25%以下,風速大于3米/秒時,稱為嚴重干熱風。
小滿生活提示
多數老年人有節省的習慣,尤其是夏天,通常會把吃不完的剩菜剩飯熱幾遍再吃。據醫生介紹,夏季因吃剩菜剩飯而導致胃腸道疾病發作的老年人很多,輕則頭暈、心慌,重則嘔吐、腹瀉,有的還會因此引發別的疾病。
為什麼吃剩菜會造成中毒呢?醫生介紹說,各種綠葉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硝酸鹽是無毒的,但蔬菜在采擷、運輸、存放、烹飪過程中,如果周期過長,蔬菜就變得不新鮮了,硝酸鹽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使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送氧氣的能力,出現程度不同的缺氧癥狀,如嘴唇及指甲甚至全身皮膚青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甚至死亡,這在醫學上叫腸源性紫紺。
大多數人認為食物只要經過蒸煮加熱,就可以消毒防病、萬無一失。其實,有些食物的毒素僅憑加熱是不能消除的,有時加熱反而會使毒物濃度增大。比如青菜變質后,經煮沸雖可殺死腐敗菌,但在高溫的刺激下,會使更多的硝酸鹽分解成亞硝酸鹽,毒性增加。另外,還有發芽的土豆和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的龍葵素、鮮黃花菜中的二氧秋水仙堿、霉變的花生玉米中的黃曲霉素等都是加熱無法消除的。所以,夏天剩菜最好不要熱熱就吃,別為省點菜錢使健康受損。
小滿民間禁忌
小滿忌諱天不下雨,正如諺語說的小滿不滿,麥有一險,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里的不滿,是指河溝塘堰水量不夠。
對農民來說,小滿這天最好不要是甲子日或庚辰日,如果小滿遇到甲子或庚辰,到秋收時會有蝗災,把自己一年辛勞的稼禾全吃掉,所以黃歷上也煞有介事地記載說:小滿甲子庚辰日,定有蝗蟲損稻禾。
以上就是小滿的農事氣象及生活提示的介紹,更多關于24節氣的內容請繼續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3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