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立秋的民間習俗有哪些

解夢佬

立秋是夏秋之分的重要時刻,是收獲季節。主要有以下習俗活動:

戴楸葉

立秋日戴楸葉的習俗由來已久。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形容立秋這天汴京人戴楸葉的情形說: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也說: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吳自牧《夢粱錄》卷四說: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以梧桐樹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日:‘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于鬢邊,以應時序。可見南宋在立秋這天戴楸葉的情景,與北宋相同。

楸是大戟科落葉喬木,最高可達三丈,干莖直聳可愛,葉大,呈圓形或廣卵形,葉嫩時為紅色,葉老后只有葉柄是紅的。據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說,唐朝時立秋這天,長安城里開始售賣楸葉,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可見這個風俗的古老。

這個風俗的古老。

近代,各地也有立秋日戴楸葉的習俗。河南鄭縣男女立秋日都戴楸葉。山東地區這天必有一兩片楸葉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膠東和魯西南地區的婦女兒童采集來楸葉或桐葉,剪成各種花樣,或插于鬢角,或佩于胸前。

貼秋膘

流行于北京、河北等華北地區。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這種習俗的來歷普遍說法是,由于以前我國北方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比較低,經過夏季辛苦勞作,為了彌補勞動者身體的虧損,到了立秋節氣就要殺豬宰羊,做些營養豐富的菜肴,給那些壯勞力補補身子,也就是所謂的貼秋膘。后來,隨著部分鄉下人進城,這個習俗被他們帶到了城里,漸漸地,城里也流行起貼秋膘。

摸秋

安徽太湖、潛山、宿松西南部和江蘇北部地區,在立秋之夜,人們結伴去私人或集體的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也不計較。這個風俗源于元代故事。在元末,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參加起義隊伍的將士都是農民出身,他們飽受元軍的兵燹之苦,對兵擾深惡痛絕。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不犯。一天,這支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少數士兵饑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饑。此事被主帥發覺,天明準備將他們按軍法治罪。村民得知后,紛紛向主帥求情,設法開脫士兵的過錯,有一位老人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士兵因此獲免無罪。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便留下了摸秋的習俗。

咬秋

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難耐,忽逢立秋,將其咬住不放。北京的習俗是立秋那天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蘇各地立秋時刻吃西瓜咬秋,認為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蘇無錫、浙江湖州,立秋日吃西瓜、喝燒酒,認為可免瘧疾。天津講究在立秋的那一時刻吃西瓜或香瓜,據說可免腹瀉。清代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日咬秋,可免腹瀉。清代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到立秋當天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咬秋這個習俗到上海變成了向親友鄰舍相瓦饋贈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種的瓜,這天須吃親友送來的瓜,除調換口味外,主要是通過互相品嘗,發現良種,交流改進栽種技術。

其他

浙江杭州一帶大人小孩在立秋時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燒成灰燼,認為這樣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遼寧地區立秋日吃秋飽,海城、錦縣等地吃肉面,義縣的城鄉居民吃餅、餃子等面食,朝陽吃黃米面餑餑。

四川東西部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立秋水,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山東萊西地區立秋吃渣,這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當地還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從唐宋時起,全國各地普遍有立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風俗。取7—14粒赤小豆,用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方,據說可以一秋防痢疾。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立秋的民間習俗有哪些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民間習俗,請多多關注解夢佬算命網。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3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