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而三伏天是全年中最熱的時候。它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有著怎樣的算法呢?
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四個庚日為初伏。由于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
以上就是伏天怎麼算的介紹,更多關于農歷習俗的內容請繼續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