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布依族的傳統節日

解夢佬

在布依族的生活中,十二個月份中,幾乎每個月都會有節日,除了跟漢族一樣的春節,清明節等等,布依族還有自己特有的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吧!

過大年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致。年節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

到了陰歷臘月底,家家戶戶更是忙著殺豬、熏肉、灌香腸,婦女們烤 酒,做糯糧粑粑、米花,給家人縫制新衣、新手帕。在外地工作的男人和已婚年輕婦女都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臘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麥芽糖等果品在家里送灶神, 請它向玉皇大帝稟報時。多管人們說些好話,多多賜福與人間。送灶后,人們要準備香、燭等祭神用品,請先生寫對子,不僅大門上貼,連側門、窗戶都要貼上六畜興旺以示人們對幸福簽好生活的向往和連求。此外,不少人家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門神,在家里的墻上貼滿各種喜慶的年畫。

三十晚上是最熱鬧的日子。布依族從三十到初一是不相互串門的。人們。都在家中燒起一爐熊熊炭火,全家老少圍火而坐。他們先用酒肉等物祭把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高高興興地吃團圓飯。大年初一也很有講究、人們都在家里北各式彩燈,、晚八各式各樣的彩燈一齊點燃,掛在大門口,烘托出了一派紅紅火火的節日氣氛。過了大年初一,人們開始串門拜年,小孩子們須每家拜到,既表承了他們對長輩的尊敬,又可以得到老人們賞給的壓歲鐵布依族人民是能表善舞的民族,每逢年節,青年男女三三兩兩相約去"趕表",以歌聲來表達被炸的愛慕,或聚在一起在嗩吶.現身、根荒、姐妹蕭、銅鼓等樂器伴奏聲中跳"打花包"、"銅鼓剛把"等歡快的舞蹈.初九那天叫"上九";按當地風俗,到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燭,將生肉供祖宗,然后將生雞、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 

二月二

二月二可以說是以祭老人房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獻活動。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布的地區,幾乎每個材寨都建有專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掛有皮鼓、銅鼓,平時不許人進出,更早一些時候還有專人守候。每年凡到這一節日前,由村寨輪流承擔祭獻的承頭戶,挨家收集祭獻所需的東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雞、豬肉、各種熟榮和果品)送至老人房內,然后由承頭戶負責祭獻。祭畢,由祭獻者在老人房共享這些祭品。但在祭獻或進食的過程中,有一條傳統的禁忌必須嚴格遵守,那就是不許任何人在這種場合講話、發出笑聲,更不準放屁。據說要是在祭獻中有人發出聲響,就會招致祖先對看管各種野獸的失靈,到時,村寨里的家禽、牲畜就會遭受野物的偷襲和咬吃。

如那一個沖犯了這條禁律,就必須承擔全部重祭的一切費用。有些村寨,習慣上還要在那天上,虐誠地在大門上放一個雞蛋,并面對祭老人房的方向表示敬意,到了深夜則由祭獻人分頭到每家門上取回。在此過程中,都不能發出任仍聲響。祭老人房的后兩天,一般均不許干農活,青年男女也可邀約到寨外山野僻靜處唱歌對調玩耍。無論是聚居區或雜<居這的布依族人民,都把建蓋老人房和從事這一祭獻活動,看成是與本民族固有文化特彼密不可分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質的傳統表現。

三月三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復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畝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把都不靈驗。后來,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三月三"地蠶會"

此后,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于每年三具初三會天,不動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谷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們認為,祭了地蠶,既可使它們迷糊,又能封住它們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蟲害。后來將三月三定為歌會節。貴陽南部郊區布依族把三月三稱為仙歌節。節日內容與烏當區新堡鄉大體相同,但他們是用唱歌的方法來祈求天神免災,這天男女青年上山對歌。傳說誰唱的歌最動聽,天上的歌仙聽了,便會賜你一副金嗓子。你勞動到哪里,哪里就會聽到金嗓于唱歌,害蟲聽到這聲音就不敢傷害莊稼了。

三月三是貴州羅甸縣布依族的掃墓節。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體到祖墳墓地掛青,殺豬宰雞,擺設酒菜和花糯米飯祭奠。掃墓后,人們在墳山上娛樂、打獵和野餐。羅甸縣南部紅水河一帶,三月三又稱楓葉節。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溫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著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游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著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四月八

傳說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稱"牛。王節"、"牧童節"。黔西地區也稱為"開秧"節","開秧門"。貴州荔波一帶,每逢這個,節目要做黑糯米飯敬"牛王";望溪縣要吃。四色糯米飯;有的地區不但要做糯米飯還要殺雞備酒祭祖,并用鮮草包糯米飯喂牛,給牛洗澡,讓中休息一天,表示人們對耕牛的愛護和酬勞;個別地區還要舉行斗牛、賽馬等娛樂活動、米花節采花節又稱"女兒節,是甘肅省文曇搏贈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佳節。

相傳蓮芝姑娘聰穎伶俐,勤勞智慧。她教會人們墾荒種糧,紡線織布,又采來百草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陽在采花途中遇險殉難。為了紀念她,人們將五月初四定為"采花節"。屆時,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紛紛進山采花。五月春風,花開遍地,杜鵑、芍藥、構把、草梅、貝母、酒曲等鮮花爭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曠神怕。姑娘們頭戴味香色艷的鮮花環,手捧花束。圍著篝火且歌且舞,通宵達旦。黎明時分,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邊走邊舞,向蓮芝姑娘道別。采花的隊伍進寨時,艾老鄉親們盛情歡迎、款待。姑娘們則給大家贈禮品。晚上,全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們請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布依族四月八

這節日是怎麼來的呢?傳說,古時布依族沒有牛,耕田犁地都有用人拉。牛王在天上看到后,很同情布依人的辛勞,在春耕大忙就要到來的四月初八這一天,降生到人間。從此,天下才有了耕牛,從此布依人才擺脫了拉犁的勞苦。為了紀念牛王的誕生,每年四月初八這一天,都要給牛放假,停止做活路,讓它們好好地休息。還要用蘇木、黃飯花、紫荊藤、楓香葉等天然植物的浸泡汁做成紅、黃、紫、白的五色花糯飯,再用糯米釀制的米酒,一同先慰勞耕牛。待牛吃過后,人們才設宴開張,一面用手抓吃五色花糯飯,一面飲酒吃肉,共慶牛王的節日。

在離獨山縣城三十多公里的上司鎮墨寨村,還要舉行盛大的斗牛活動。斗牛場設在與荔波縣羊鳳鄉交界的拉格約地帶。這里,四面環繞著平緩的山丘,山丘上青松綠杉,山花爛熳;中間一塊平地,青草萋萋,綠茵鋪蓋,是理想的斗牛場所。這天,人們都從四面八方趕來,斗牛場周圍和四面的小山上到處人山人海。人們喜氣洋洋,男女老少,都著上節日的盛裝;尤其是姑娘們,衣穿斜襟的民族服飾,胸前圍著繡滿花朵的圍腰,飄帶結于身后,行走時,在山風中搖曳飄蕩。山野里,到處花團錦簇,光彩奪目。

當艷陽升到中天,由人工臨時裝藥的鐵炮鳴放四排八響后,得高望重的寨老(現多為縣、鎮領導)宣布斗牛開始。這時,由身強力壯和富于喚牛的漢子們,牽著一長串斗牛繞場而走,長號、鑼鼓、鞭炮齊鳴,留下兩頭斗牛,各立一方,昂首翹角,對視蓄力。雙方牽牛手放開繩索,兩頭牛就俯沖而上,只聽到碰的一聲,兩對強勁的牛角相撞了,空中似乎濺出火星,人群頓時發出一片歡呼。兩對牛角緊緊地抵在一起,各自都使盡全力,力圖把對方抵退。周圍的觀眾也都昂首伸頸,握拳抵足,兩眼盯著斗牛,似乎都在為牛用力添勁。眼看一牛退了兩步,人群中發出了噓聲,但不甘示弱的退牛,又抵了上來,人們才松了一口氣。萬人圍觀的斗牛場上,除了松濤聲,只有兩牛相抵的喘息聲。突然,兩牛拉開了距離,又開始了再一次撞角。人們的心被緊張的斗牛場面牢牢地扣住了。唔唿!人群爆發了一陣嘲笑似的呼喊,原來一頭抵擋不住的斗牛敗下陣來。第一輪斗牛結束了,人群恢復了活氣,談話聲,歡笑聲,在拉格豹的山野上空飄蕩。

斗牛活動繼續進行。一對對,一陣陣,輸了就下贏了就上,單輪循環,最后戰勝所有斗牛的贏牛被封為牛王,由主持人給牛王披上鮮艷的絲綢,給牛主人盼發獎勵。絲綢在夕陽的輝映下顯得更加鮮艷亮麗,連牛主人的臉龐也給映紅了。人們敲著鼓,打著鑼,唱著歡歌,簇擁著牛王和牛主人轉回村寨。主人馬上擺出五色花糯飯、醇香的糯米酒、臘肉、豆腐、粘米做的者粑及其它佳肴招待客人和寨上的鄉親父老。大家一面喝酒,一面暢談,歡慶著斗牛的勝利。油菜開花滿壩香,主家喂牛真高強;牛王出在主家手,主家聲名傳四方。有來客唱起了《牛王歌》,向主人家敬酒。主人也馬上端起酒碗,站起來,回唱道:油菜開花滿壩黃,牛王來自九天上;牛王來自九天外,同慶節日喜洋洋。主客一起一飲而盡,在坐的客人也都端碗相陪。酒歌一首接一首,直唱至深夜。整個山寨,沉浸在一片節日的歡樂之中。

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一個紀念性和祭祀性的傳統日,其隆重程度僅次于大年春節,故有的地區稱為過小年。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六月六被定為布依族代表性傳統節日,每年這天,各地隆重集會,舉行慶祝活動。

布依族"六月六"

各地布依族對六月六的稱法不盡相同,有天王節、蟲王節、龍王節、歌節,或趕六月場、六月橋等。叫法雖然不一,但涵義基本相同,都借插秧完畢農事小閑之際,祭田神、山神、龍王、天王、蟲王、盤古王等神靈,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雖具迷信色彩,但卻表達農民摯誠的心愿。各地六月六活動方式也各具特色。

查白歌節

查白歌節黔西南興義一帶布依族一個紀念性的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黔西南自治州首府興義市頂效鎮的查白場舉行。是為紀念古時當地一對為民除害與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每年這幾天,周圍遠近各縣和毗鄰的廣西、云南等地各族群眾三四萬人,前來參加歌節,規模宏大,氣氛熱烈,蔚為壯觀。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更多疑惑請咨詢我們更多資訊。

以上就是布依族的傳統節日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其它相關文章。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2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