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哪一天,相信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不知道吧!每年公歷3月20或21日,這時太陽直射地球的赤道。這一天叫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宮中詞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于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志》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春分在中國古歷中的記載為:春分前三日,太陽入赤道內。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區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注意防御晚霜凍害;南方仍需繼續搞好排澇防漬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區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經開始,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要注意在冷空氣來臨時浸種催芽,冷空氣結束時搶晴播種。群眾經驗說:冷尾暖頭,下秧不愁。要根據天氣情況,爭取播后有3—5個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開始抽芽,應及時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蟲害,力爭茶葉豐產優質。
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樹造林的極好時機,古詩就有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之句。
春分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則繼續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這段時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氣溫華南北部多為13℃至15℃,華南南部多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區已經雪融冰消,旬平均氣溫約5℃至10℃。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等河谷地區氣溫最高,平均已達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邊緣山區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植樹造林也非常適宜。但是,春分前后華南常常有一次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氣溫顯著下降,最低氣溫可低至5℃以下。有時還有小股冷空氣接踵而至,形成持續數天低溫陰雨,對農業生產不利。根據這個特點,應充分利用天氣預報,抓住冷尾暖頭適時播種。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后,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于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墑。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歷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歐陽修曾對春分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無論南方北方,春分節氣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此時正是出門踏青的時候。
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系的平衡。避免不適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于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與人體元素平衡失調有關。如當前在世界上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癥的產生,都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究其原因,無一不是陰陽失調之故。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里,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將會有益于我們人類健康。而《素問·骨空論》有言: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后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后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推薦:什麼是春分?春分的含義春分時節話養生
本文春分是哪一天為解夢佬算命網原創首發,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2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