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人雖然都知道清明節需要祭祖,但是大部分人卻不知道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之一。那麼二十四節氣到底是什麼呢?又有什麼樣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最早起源于黃河流域,在春秋時期,古人便制定出了四個節氣,分別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隨著后人不斷地完善和改進,至秦漢年間的時候,二十四節氣便已完全確立下來。
二十四節氣在古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現代的人對其已經不在重視了,但在古代人的眼中,二十四節氣通過反映出季節的變化,從而改變農作活動,影響著所有人的衣食住行。
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便已經發現了日南至和日北至的規律,通過月初和月中的日月運行方位、天氣,以及動植物的生長等自然現象,建立相關的聯系,從而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份,并給每一份都制定特有的名稱,產生出了二十四節氣。至戰國后期,于此時期的《呂氏春秋》中的十二月紀發現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而因為這八個節氣表明了季節的轉換,劃分出了一年的四季,所以這八個節氣乃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氣。
二十四氣節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氣節的時長大概為半個月,處于月首的被稱呼為節氣,處于月中的被稱呼為中氣,氣則代表著氣象和氣候。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包含著天文學和氣象學以及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的知識,所以它能夠比較準確的反映一年中自然特征的變化,通過這種變化,人們將其和農業結合起來,進行農業勞動。而為了更好的記憶和合理的運用,將其中各個節氣的首個字連在一起,編成一段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包含的文化遺產十分的豐富,包括與其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還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與節令相關的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活動,使得其具有非常有價值的研究意義。
推薦:2013屬蛇幸運數字農村住宅風水學家居裝修風水學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4節氣的由來》的全部內容,更多農歷習俗精彩內容,請關注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2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