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潮汕中元節

解夢佬

中元節就是我們所說的鬼節,在7月半,雖然是統一的鬼節,然而不同的地方風俗習慣也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地方把鬼節看的很重要,而有的地方則是沒那麼重視的,那麼潮汕的中元節是怎樣過的呢?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解夢佬算命網看看吧!

農歷七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這個節日既是道教的節日,也是佛教的節日。道教規定,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下元節。道教認為,中元節這天是地官判定人間和陰間善惡的一天,道士要在這一天誦經畫符咒,為囚徒和餓鬼解脫罪惡,使囚徒能悔罪,又使孤魂野鬼獲得施濟后不再到人間作惡。佛教把這一天定為節日,是因為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于公元前566年農歷七月十五日投胎于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夫人摩耶腹中,先把這天定為佛寄生節,后來為表示對佛祖的崇敬,使節日更隆重,又把它改為報恩節。以后則又轉變為救倒懸的盂蘭盆會。盂蘭是梵文的譯音,意為救倒懸。據《盂蘭盆經》等經書載,釋迦牟尼弟子目連,因其母生前不愿向僧尼施舍,死后淪為餓鬼,痛苦不堪,如處倒懸。目連給母親送去食物,但人口即化為烈火,其母終不得食。目連求佛祖挽救,佛祖告訴他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飯食于盂蘭盆中供養10方僧眾,即可救度母親。目連救母后向佛祖建議,以后佛家弟子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修孝道,用盆子裝飯食果品去供奉冥冥者,以報答父母祖宗養育之恩。佛祖同意,因此報親恩節轉稱為盂蘭盆會。七月十五日便成為佛教的節日。自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盛行于中國,盂蘭盆會蔚為全國的民間風俗。

潮汕中元節風俗習慣:

果實許愿

舊社會私人的樹木果實常被盜摘。于是,有些人便別出心裁,在果樹上貼上施孤圣果之類的標志,許愿將樹上的果實為施孤之用,這樣便沒有人再敢盜摘了。據說盜摘的,鬼神便會出來交涉,那些盜摘果實吃的人,不免有生病之危險。這樣,這果樹倒因迷信而得到保障。不過也有例外,若逢著那些比鬼還兇———鬼都不怕之人,他是不認告示的。有些老賊就專門要光顧這些圣物鬼物,這樣老賊也就成了破除迷信者。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于是,孩子們常喜歡悄悄跑到別家門口偷割稻谷,并常因此而引起家長們的爭吵和動武。清乾隆《普寧縣志》載該縣中元節至夜插香列燭于路、農民插竹掛紙錢于田中以祈谷。七月半正值水稻揚花季節,此俗或許是農民祭稻谷之神,或許是祈鬼靈以助農事。

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過神巫請死去的人來對話。這個神巫通常是婦女,人 們用布蒙上她的眼睛,點上香,周圍的人念咒,使其入迷。咒云:觀音 渺渺在海中,法身去到普陀山。腳踏蓮花千百瓣,手(扌克)楊柳來娶童。 銅(口禾)硬硬鑄成鑼,鐵(口禾)硬硬打成刀。童姐硬硬阿娘娶,阿娘娶 童來踢跎(游玩)。去到六角亭,六角亭下香花瑩,六角亭下著捧手,深深 捧手拜神明。去到奈河東,腳松手亦松。去到奈河橋,腳搖手亦搖。橋頂 叫娘娘勿聽,橋下叫娘娘快行。去到花園花園中,去到魂樹引魂人。當 發現神巫昏昏似睡時,即念一步催,二步催,催童姐,腳行路,手放開; 一步吼,二步吼,吼童姐,腳行路,嘴開口。于是神巫就成了人鬼對話的 媒體,人們可以通過她同死去的人談話。當死鬼拖完時,即念日落 西山是冥昏,家家處處人關門,雞鵝鳥鴨上條了,請阮童姐回家門。這 樣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狀態,讓其清醒復原。這種民俗顯然是一種迷信活 動,但民間信者不少。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請神巫拖死鬼,民 間有不少巫婆便是以此為謀生手段的。

以上就是潮汕中元節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2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