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解夢佬
清明節是怎麼由來的,為什麼會有清明節這一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呢?清明節有什麼樣的習俗要注意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清明節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歷制定的,陰歷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節日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 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驅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于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更多疑惑請咨詢我們更多資訊。


以上就是解夢佬算命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農歷習俗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2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