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立夏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時期,這意味著夏天的到來,春天的離去。隨著天氣的變化,人們開始紛紛做好迎夏的工作。在舊時,五色飯、立夏蛋、稱人等習俗是當時比較廣泛的。而到了現代,多半地區忘記了這個習俗,就像忘記中國鬼節,孟蘭節一樣。只有少數地區依舊保留這一習俗,那麼小編來介紹下這些地區的習俗吧。
寧波地區:
人們要吃叫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烏筍是意味著吃了能身體康健。除此之外,人們還是吃軟菜(君踏菜),意味著吃了皮膚能象軟菜那樣光滑,不長痱子。
福建地區:
立夏以福建地區最為流行。在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面粉加少許食鹽烘制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而大部分鄉鎮地區會吃立夏糊,就是米糊和地瓜粉糊。鄰居會互相邀請喝湯,為何這麼做呢?這意味著大家匯集一堂。可以說是農村社會的一種聯誼活動。而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摻入面條中煮食,海蝦熟后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愿。
浙江地區:
浙江地區的人在古代,會備酒食作為對春天的離去。而在浙江嵊州,人們會吃蛋拄。
湖南地區:
長沙人吃糯米粉做成的湯丸,當地人們稱之為立夏羹。這樣吃也是有含義的,意味立夏吃個團,一腳跨過河。用來比喻人們吃了這種湯丸,會變得健康。
除了上面所講的地區以外,還有部分地區只有農村有立夏習俗。如上海人以吃立夏蛋為主,湖北人會選擇吃蝦、竹筍。而在安徽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立夏有哪些習俗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農歷習俗,請多多關注解夢佬算命網。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