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3個節氣。在3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jīng 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yú),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互相吻合。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民間習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認為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這和聞雷抖衣一樣,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抒發內心不忿
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對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們知難而退及抒發個人內心的不忿。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更多疑惑請咨詢我們更多資訊。
以上就是驚蟄是什麼意思的所有內容,更多農歷習俗資訊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為您提供第一手內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1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