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解夢佬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的來歷

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 屈原
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佩飾
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鐘、鈴諸狀,騎人于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吳曼云《江鄉節物詞·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云《吳獻》注)。兒童頭上還會用雄黃酒畫上一個王

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將 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后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于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編輯推薦: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十二生肖2013年蛇年運程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的全部內容,更多農歷習俗精彩內容,請關注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1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