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如何過端午節的呢?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在臺灣過端午節是否一樣都是劃龍舟、吃粽子呢?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臺灣人對于端午節的定義以及如何度過這個傳統節日。.
前清時期的端午習俗,可以王瑛曾的《重修鳳山縣志》(十七六四年)卷三附錄中的記述為代表: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熏之,用楮錢送于路旁,名日送蚊。門楣懸蒲艾兼插禾稗,謂可避蚊蚋;榕一枝,謂老而彌健。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饋遺。好事者于海口淺處,用錢或布為標,三皮漁般爭相奪取,勝者鳴鑼喝采,號日斗龍舟。午為小兒女結五采縷,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日神煉。
民間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插艾、榕能使身體強健。俗話說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私塾里的學生,照例要在端什節送紅包給先生作謝禮,先生則以一把扇子作為回禮。
鈴木清一郎的《臺灣舊慣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年)記載,喪期中的家庭,端午節不包粽子,而是由親友贈送,稱之為送節。喪家則以糖做為回禮。而農家把稱為福金的金紙來在竹竿上,插在間,據說可以防害而獲豐收。有些地方在端午節有作咸茶的習俗,就是用鹽來腌紫蘇葉和蕃石榴葉,據說可以當藥茶,清除一切毒氣。
日治時代的屏東縣佳冬鄉,還有在端午節這天打石戰的習俗。石戰在佳冬地區已流傳了數百年,每年到了端午節前幾天,眾人紛紛拳擦掌,準備打場硬仗。石戰以村落為單位,組織一如軍隊,并設有參謀長等職位。組織一如軍隊,并設有參謀長等職位。男人在前線擲石作戰。婦女則在后方負責運送石頭。單況淚烈時,動輒造成傷亡。戰勝的一方可至戰敗的村子大肆吃喝一番。戰敗的村民則落荒而逃。若不幸被對方俘虜了,會被強迫脫褲處罰,當眾羞辱一番。這項奇特的習俗,據說可保一整年好運,所以佳冬人樂此不疲。但是因為石戰常造成嚴重的傷亡,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再的禁止,遂在日治末期逐漸式微。
臺中南屯的頭店,自清朝中葉,就有在開春后,穿木醒穿山甲的習俗。光復后,這個習俗固定在每年的端什節舉行。犁頭店在清朝,是臺中最繁榮的地區,據說,這是因為當地位居穿七甲穴的緣故。所以,當地居民每年端午都會穿上木屐,來回重踏地面,以期用巨大的聲響震醒穿山甲。目前,這項習俗已改采趣味競賽的型式。由四個人自組一隊,穿上兩條長木皮釘成的環木屐競走。卡卡的木屐聲,確也震醒了犁頭店居民們懷舊的情緒。
劃龍舟,臺灣稱為扒龍船。據《民俗臺灣》一卷六號上記載,日據時代士林的端午龍舟的習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邊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響鑼鼓,扛起龍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燒香禮拜。俗語說:五月五。龍船鼓,滿街路。表示歡迎,稱為接龍船。賽過龍,還要于初十送水神,并舉行謝江的儀式。
端午節,家家戶戶還有打午時水的風俗。午時水指的就是端午節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鹙,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最富傳奇色彩的午時水,則來自大甲鎮砧山上的劍井。傳說井是當年鄭成功插劍禱泉的地點,而自又相傳鎑砧山盛產各種靈藥仙草,于是劍井午時水的功效便被傳說得神奇無比。每年端午節,劍井旁邊爭沒午時水的人總是擠得密不通風。據說端午節正午對著井中仔細觀看,還可以看見鄭成功的那把影。而看見劍影的人,這一年一定無災厄。
在節日食俗方面,臺灣俗傳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長。俗話說: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臺式的粽子制法分為南北兩種。北部作法是米漏泡于水中,瀝干后用油炒香,并君入五香粉、胡椒粉、醬油等調味料。將米蒸熟后再用竹葉包裹填餡,再一次使人味。也有人宜接用油將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餡后蒸食。南部的作法是用純白糯米漏泡后加肉餡,以綠竹葉包裹,水煮至熟透。因為制作方式有別,所以南北兩地的粽子也風味各異。北部的粽子有濃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則帶有淡淡的竹葉清春,各特色。料的內容則有豬肉、香菇、蝦米、花生、咸蛋黃、紅蔥頭、栗子、蠔干等,隨個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區的客家人過端午,也吃茄子及長豆、桃李等。但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義則和南人有別。吃子固然是取其長之意,吃李子則象征子孫繁衍,有人還認為可以預防中暑。吃長豆是為不被蛇咬(因長豆形狀像蛇)。吃茄子則可預防蚊子咬。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臺灣人如何過端午節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農歷習俗,請多多關注解夢佬算命網。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