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佛學者自我修行之法

解夢佬

很多人都想學佛,想要廣積德做善事,卻又沒有好的修行之法,因此只能每日口中呢喃“阿彌陀佛”一心向佛,雖說佛修無法,每個人只要心中有佛,那就能成佛,但各位要明白,佛有戒律,違反者即使心中有佛,也會大打折扣,因此下面就來簡單說說修行之法,讓喜愛佛教文化的人一起探討探討。

修身戒口養佛心

修身通俗來講就是不殺生、不做偷盜之事、不做淫邪之人、不做面帶兇相之人;而戒口則為,少八卦、不說謊、不諷刺、不中傷;養佛心則是,每日吃齋念佛,堅持書寫佛經,養成修行的良好習慣,還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

修自善導和相處

所謂修自善導和相處,其實分三個方面,首先是修自,其意思就是自我修行,完善自我,逐漸完美,這是成佛的首要條件,要讓自己逐漸成為圣人;其次善導,就是要求你經常勸別人做善事,或者教養好兒女,讓他們也逐漸成為圣人,也就是感化眾生;最后則是和相處,意思很簡單,就是打造一個友好和諧的社會,讓大家都能幸福快樂,如此便能真正成佛了。

心中有佛修行無法

人只要心中有佛,修行的一些條條框框也是可以拋棄的,比如你可以隨時進入修行狀態,每天隨地打個座,每天隨時做善事,每天隨意感化作奸犯科之人,如此便算一種修行之法,意思就是要你注重實際,親自去做事,如此才能真正算修行。

推薦閱讀:觀世音是男是女 觀世音菩薩用打油詩救商人的故事 什么是六地藏

如何能真正的學習佛法?

“佛”是什么?在很多人的感性意識里,佛與燒香、打坐、虔誠、禮佛、皈依、求菩薩、沒事見面來幾句“阿彌陀佛”是相等的。大多數的人都只將"佛"簡單地理解為只是精神上的偶像或是無所不能的神靈或依托。覺得佛學不過只是一種宗教上的信仰及癡迷。故一部分人認為只要誠心,信奉,專心打坐、念經、就是修佛(仙、神)。而一部分人則是站在了其對立面大肆漫罵直指佛學不科學,難以理解,并排斥認為佛學佛教只是迷亂癡顛的一種行為。

其實,這只是對佛學沒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只是光憑感覺印象就已在心中做出的主觀臆斷。其實佛教是一門精神意識上的宗教這樣看也沒有錯。但同時佛學也是有著他很深的哲理性,也是一門很高深的智慧的凝聚。當然想明析一門傳承了許久的和爭議了許久的宗教是很困難的,那我們可試著從感性的角度或是理性認知的角度來感觸來分析明辨。上段的例子是我們只憑印象或是感觸所認知或只是宗教意識上的佛。那什么是理性認知中的佛呢?其實佛是梵語佛陀(Buddha),這是印度古代梵文Buddha的音譯。它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尊稱;二實際的意譯為“覺者”、“知者”、“覺”。

“釋迦牟尼”實際只是尊稱。他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生于尼泊爾南部),佛教創始人。成佛后的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圣人”。

也就是說,佛本身只是對有大智慧之人的一種尊稱。清楚了這個,我們便可理解為何佛經中有“眾生皆可成佛”“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的話句,這里的佛并非是什么偶像來崇拜,而是說:人人皆可成為有覺悟的、有智慧的人。而佛也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的稱呼,即是指的是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的人。

佛是一種宗教?佛是一門覺悟者的智慧?呵,在佛經中,覺者對迷相對而言。覺者即佛,迷則眾生。你的選擇是?講般若(智慧)還是講信仰。呵,風心顯境自在故,任何變現皆隨心。針對佛經,關照自我的內心,自我選擇去吧。

佛教徒的學佛目的,是在以智慧及慈悲來自利利他,而不是以怪力亂神及稱圣稱佛來迷惑眾生。智慧必然是合乎因緣觀念及因果觀念的,必然是合情合理的。

慈悲的表現,不在于討好殷勤,乃在于感謝恩人,原諒仇人,幫助苦人,救濟窮人,調伏狂人,啟導愚人,感化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那便是以全心關懷一切眾生的菩薩精神。

佛學中,業力重是什么意思

“業”就是一種行為,善的行為就是善業,惡的行為就是惡業。每一種行為,必然有一定的後果。因此行為是“因”,後果是“果”。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有一種“業”就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導致產生必然的結果。佛家稱這種力量為“業力”。

我們的身(外在行為)、口(說話)、意(念頭思想)、三業都會產生業力,其中以意念的業力為最大。《太上感應篇》里說“夫心起于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于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

業力重在佛教中多指不好的因果較多,需要修行才能去除,從而得到福報。

擴展資料:

導致業力輕重不同的四種力量

1、對境的力量

上師、三寶、菩薩及父母是我們的功德田,對功德田作極細微的惡業,比對普通眾生作大惡業的果報還要嚴重。比如,佛經中說:將十方眾生關在牢獄中的罪過,不如扭過頭來不愿看菩薩一眼的罪過大;以歡喜心看菩薩一眼的功德,大于善待一切眾生的善行。

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誰是菩薩的化現,所以必須十分謹慎,否則很有可能因為極小的不善業而給未來世累積下極大的痛苦果報。

2、持戒的力量

受了戒與未受戒作業的力量相差極大。《寶蘊經》中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一切有情都趣入大乘,而且擁有轉輪王的地位,他們各自都以大海那樣寬廣的燈器、須彌山那樣高大的燈柱來燃燈供養佛塔。

同時有一位出家菩薩在微小的燈燭上涂上油脂,在佛塔前燃燈供養,則前者所得的福德比不上后者的百分之一。

一個受了不殺生戒的人和一個沒有受不殺生戒的人什么也不做地坐在一起一個小時,雖然兩個人都沒有殺生,但受了不殺生戒的人積累了一個小時的不殺生的善業,而沒有受不殺生戒的人只有一小時的無記業,沒有一點善根。

3、行為本身的力量

善惡行為本身有不同的力量,比如,法布施與財布施的力量就有不同,在一切法中,圣法是最上希有的,對圣法做善業超過其他一切世間善法的功德;相反,謗法、破壞法的罪過也遠遠超過一般的惡業。

4、心的力量

作任何一種業,由于用心的力量不同,感受善惡的果報也不同。比如,以利益眾生的菩提心禮佛一拜的功德遠遠大于為求個人解脫供養幾千萬塊錢給寺廟的功德。完全發自內心、一心一意地、慈悲心深切地做善業的力量非常猛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業力

佛學真能修心養性嗎,求個人給我講講一下佛學的好處

佛學的好處很多啊。

這是我學佛六七年來的親身體驗。

佛學就是心學。學佛就是清凈身語意的過程,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意念的過程。

末學最初接觸的佛經是楞嚴經,好不容易讀完了,第一個感受就是,楞嚴經講解的其實是人的心理,對人的心理剖析非常到位。并告訴我們如何觀照自心。

我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分析自己看到的一切,分析自己的不好的遭遇,并找到根治的方法。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我找了宣化上人,南懷瑾居士關于楞嚴經的開示來讀。然后是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地藏菩薩本愿經。發展到后來,一到書店就買佛經。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白話佛經系列都買回來,研讀。

逐漸,上網也接觸佛法。也接觸到了索達吉堪布、達真堪布等大德的開示,還有戒、邪、Yin網,地藏緣論壇。慢慢也就開始參加放生活動、共修、施食等都去做。這個過程中,持續觀照身語意。也次第修六度萬行。明白解脫在于放下我執,在于熄滅習塵,業障,在于把修行導歸到西方極樂凈土,在于活在當下,隨緣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在這個過程中,也把宣化上人關于華嚴經的開示斷斷續續看了一遍。

旁人也許無法理解放生,共修等的好處。覺得這樣挺無聊。我最初也是懷著嘗試的心態去參與的。放生過程中,身心都得到極大的舒適,慈悲心生起時,對自己的一些煩惱也獲得極大的解脫。身語意的清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雖然覺得自己修得還非常不到位,例如嗔念還是很重,貪念有時也挺執著。但是,起碼能夠觀照到這些毛病,也在努力扭轉這些壞毛病。感恩佛菩薩法力加持。

我自小接受的是唯物的教育,自小對神佛都是有點我慢,認為這些都是迷信,深刻懺悔。但是,深入接觸佛法經典后,深刻體會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對身語意凈化的殊勝無比。

這個過程走下來,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慶幸這輩子能夠遇到佛法。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現在,都實現在我身上了。佛法帶給我無盡的幫助,非言語能夠說得盡的。

結合自己的經驗,建議如下:

1、先讀一讀了凡四訓,保富法,玉歷寶鈔。明白因果,輪回。

2、讀一讀無量壽經,楞嚴經,地藏經,心經,法華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3、有時間,建議讀一讀華嚴經。

4、讀經,可以先讀一讀相關開示,推薦讀宣化上人、元音老人、虛云法師、弘一法師、印光法師、凈空法師、索達吉堪布、達真堪布等大德的相關開示。然后,有一定古文基礎了可以讀一讀佛經。

5、隨緣參加放生,捐印。有些寺廟有短期出家或者夏令營之類的活動,義工活動,都可以去參加。例如,東華寺,弘法寺,大佛寺,云門寺,六榕寺等(廣東這一邊的)。

6、有空去地藏緣論壇等網站學習。

7、另外,法無高下,在網絡學佛,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說佛法僧三寶的任何是非。覺得好的就學一學,覺得不好,要觀照自心。學佛初期要注意隱惡揚善。隱惡揚善應該貫穿一輩子。切忌人云亦云。

8、學佛,很重要的是不只是學有關佛學的知識,而是把佛學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去感受佛學的殊勝,真正清凈身語意。如此堅持下去,必然能夠熄滅煩惱,熄滅習塵,使得自己的境界更上一層。

隨喜樓主學佛的心愿。學佛必然能夠為樓主打開一片晴空的。

愿樓主六時吉祥!
南無阿彌陀佛!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