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古時期并沒有“財神爺”,隨著商品經濟不斷持續發展,就出現了風水財神。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時代差異,反映在信仰上就形成了財神眾多的現象。不同的歷史時期出現過不同的財神,例如:趙公明、關公、財公財母、和合仙官、利市仙官,文昌帝君……等諸多名目。
趙公明,即趙公元帥趙玄壇,他是道教中的督鬼之神,也就是過春節貼在大門上的門神,為民督鬼除邪。他的像是面黑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跨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相傳在戰國秦時得道終南山,道教尊他為“正一玄壇”元帥,傳說他能驅雷役電,除病禳災之外,還能主持公道,凡有訴訟冤獄、買賣求財者,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不平之事,對其禱告無不如愿。由于這個緣故,趙公明成了風水財神。
宋代有五圣信仰,后來又有五顯、五通、五道等名目。他們的來歷有許多傳說,其中可信的一種是說五代時,有一伙強盜結義為兄弟,靠搶劫發了財,后來良心發現,以未能盡孝道為憾。于是找了一位貧困至極的老太太奉為母親,事事甚孝,言必聽之。他們從此改惡從善,死后被人供奉香火,屢顯靈異。明代五通神祀中必有一老嫗,就是這五個強盜的神祠。所以盡管名目甚多,都是從這一信仰演變而來。同時又由于這五位強盜十分富有,又有錢又能做一點善事,于是便被人們當作風水財神來供奉了。
還有把文昌帝君視為風水財神的。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曲星是主宰功名、祿位的神,舊時多為讀書人信仰,學校多有祠祀,幾乎代替了孔子的地位。學而優則仕,仕則發大財,所以學子都力爭考取功名,得個一官半職。官生財,財養人,所以文昌帝君在文人的心目中比財神還重要。
財神的信仰興盛于明代,而明代道教大量吸收民間祠祀。趙公明本來也是道教之神,其他一些風水財神也有些與道教有關,所以財神信仰被納入道教并不是沒有根據的。只是財神并沒有成為道教的大神,因此在道教中就不那麼顯赫了。
風水財神是掌管天下財富的神祗,能夠得到他的保佑眷顧,肯定可以財源廣進,家肥屋闊。然而供奉財神是有講究的: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它們的擺放各有不同。文財神的擺放方法是:簡單的常用方法是放在大門兩側,不可正對大門。效果最好的方法是根據每年房間中財位在方位上的變化,調整財神的位置,這個比較難做到,必須有專業的風水師現場指導;武財神的擺放方法是:正對大門,這樣可以招納更多的風水財氣。風水財神的擺放,最大的禁忌是文財神和武財神一起擺放,這樣不僅起不到雙倍的效果,反而可能影響各自的招財效果,所以同一場所擺一尊風水財神即可。
以上就是關于細說民間的風水財神的介紹,更多內容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風水專題。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