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哪些行為稱不上布施(三)

解夢佬

布施的意思原本是將財務和實物分發給別人,讓自己得到益處,更能讓自己得到升華,同時又能幫助別人,不過布施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算的,有些布施僅僅是表面像布施,但暗地里卻非常不清凈,算不上布施,那到底什么行為稱不上布施?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指使收養者不是布施

你可能會比較有善心,然后收養一些孤兒,然后保護他們,照顧他們,并且教育他們。但實際上你收養他們是為了長大后能替自己干活,把他們束縛在自己周圍,這樣的話就不能算純凈的布施了,因為你是帶目的性的。

出錢捧明星不是布施

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喜歡明星,恰巧你比較富裕,在某次天災人禍時,你出力展開了某個明顯的募捐會,雖然因此拿到了許多捐款并幫助了災民,但這也不算布施,因為捐款是明星帶來的,并不是你直接出的力,因此不算布施。

雇傭關系的不是布施

你有事要找人幫忙,然后支付了合理的酬勞,這過程是一種雇傭的關系,因此稱不上是布施。

有求于人的不是布施

當自己有麻煩時,希望通過贈送禮品的方式來讓對方出點力,那么這就是有求于人,這不是布施。

借花獻佛的不是布施

你很想幫助別人,但自己卻無能為力,所以借助其他人的財物去進行布施,這種行徑雖然是你親自去做的,但所耗費的錢財卻不是自己的,因此這不是純凈的布施。

推薦閱讀:佛學常識,佛緣到底是什么(上) 佛學常識,佛緣到底是什么(中) 佛學常識,佛緣到底是什么(下)

如何看待放生現象的300字作文

放生的意義
放生就是還債,還多生多劫的殺債。 那要什么時候才能還掉這些殺債呢?這就是放生的臨界點,放生一旦超越了你一生殺業,你就“轉過來了”,智慧開了,財富增加了,信心強了,做事情順利了,念佛清靜了,生活光明了。希望大家都能發心放生早日突破自己的殺業臨界點。

你放生越多,發出的慈善因子場就越大,那么你的運氣就越好,這就是放生化解病災和延壽的原理。有神通天眼的人觀察到,經常放生的人,不僅身邊有護法神、而且身上散發著特殊的亮光

其實放生是培養人的一種慈悲心,魚放下去也活不了多長時間的,并不是說你真正救了一條魚,而是你救了你的心靈。

所以,千萬把這個事情提高到一個高度來看,而不是單單的放生這么簡單。

肯拿出錢來放生,說明這個人已經財布施了,對自己自身的利益看得不重,而對眾生的利益看得很重,是這個概念;

然后你自己法布施,放生讓很多人知道,很多人都去放了,那也是一種幫助別人,讓人家知道放生是一件好事。

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就是拼命地做功德呀!

放生對你多好啊!能夠延壽,并不是說魚能夠活得長,而是魚會有一種感恩心。

放生之后,天地都會有感應,因為這個人是救生命的人。

因為我們救人很難,我們救不了幾個人的,但是我們要救魚,同樣是小生命,那我們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為什么要放生?

放生有什么功德?

1)放生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施俱全,功德無量的行為,可感天動地。

2)財布施得財,法布施得智慧,無畏施得力量、能量。

3)放生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常放生可為我們消災延壽

(當然也可以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將放生的功德用于自己需要的地方,如消孽障或所求的事情等)。

63、有關放生的問題?

答063:

· 放生有什么功德:放生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施皆具,功德無量。放生帶給我們最大的益處是消災延壽。
· 哪些人特別需要放生:信佛的人、中老年人、年老多病的人、對父母孝順的人。還有從事以下職業的人:廚工、廚師、手術醫生、人流醫生、殯葬杵工、殺蟲清潔工、雞場豬場屠宰工、刑警、法醫、解剖師等,要用經常“放生”來對沖,當然最好是找機會轉業。
· 放生的時間:一年四季均可,但最好在求延壽人生日的那一天,或者迎新除舊、交替的年關,或者初一、十五、佛誕之日,或者是住院前、手術前、查出大病、剛出車禍等意外等劫數的日子。最好選擇陽光明媚的白天,此時陽氣最足,效果最佳,盡量避免晚上去放生。陰雨天也是可以放生的。
· 放生的動物最好選擇容易被人食用的動物,如魚、蝦、螃蟹、蛤蜊等,其他動物只要是要被人殺死或吃掉的也是可以放生的。
· 放生時要念經:放生幫助消災延壽,念經幫助護身,兩樣一起做效果最好。要去放生的路上就可以開始念經,念《大悲咒》最佳,念經前要說出自己名字:“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某某某消災延壽,我一定再做更多的功德”,接著再念《大悲咒》,越多越好。代放生就說:“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保佑家人某某某消災延壽……”。
· 到了放生地點,先對著天空三稱“恭請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然后念《大悲咒》、《心經》各3遍或者7遍。放魚入水之前要再說一遍:“某某某放生多少條或者多少斤(魚或蝦或其他動物),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某某某(或者家人某某某)消災延壽……”放生時可以念《大悲咒》、《心經》、《往生咒》遍數不限,能多念點最好。把魚放入水中,要輕起輕落,避免傷害到魚。
· 如果放生時有魚蝦螃蟹等死去,就要念《往生咒》超度,一般是每只蝦3遍《往生咒》,每只螃蟹7遍《往生咒》,每條魚7遍《往生咒》。
· 放生的錢款最好用自己的錢,如果代替家人放生最好讓家人自己拿錢放生。
· 如果是代別人放生,具體還請參照《佛學問答一百零八、有關代放生祈求的問題?》。

中具體哪些行為才算行善中的布施

一句好話,一個微笑都算行善中的布施。平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善意的角度出發,所做的一點一滴都是積德行善了。

佛教徒的行為規范

▲ 佛教五戒
五戒的內容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載:云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應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等,而不樂作,是名優婆塞戒具足。可見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的戒律。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并戒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漁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于《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是一、于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于眾生,起大慈悲;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渾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贊美。五、不受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三、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淫,亦有如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安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夸張,藉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凈,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調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凈。六、言無誤失。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服。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凈財沽酒而飲,無損于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為害了。
十善:(十善就是對治十惡的十種善行)
身三:
(一)不殺生:不殘殺生靈,還要放生、護生。
(二)不偷盜: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據為己有,進而能行施舍。
(三)不邪淫:不違反道德、法律,搞不正當男女關系。
口四:
(一)不妄語:不說謊話、假話。
(二)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團結。
<三)不惡口:不以粗言罵人,不說尖酸刻薄話。
(四)不綺語:指能引起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惡后果的、迷惑人心的語言,也就是誨殺、誨盜、誨淫的低級話或是毫無意義浪費時間的廢話不說。
意三:
(一)不貪欲:不妄想貪求,少欲,知足。
(二)不嗔恨:是慈悲心,平心和氣不惱怒、不驕橫、不傷人自尊心。
(三)不愚癡(即不邪見):要有正見不迷信,明因果、明是非,轉向般若智照。
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受人敬仰的聲譽,就得從五戒十善做起。五戒是做人的基礎,十善是成佛的正因。
六度
佛教教義。又譯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簡譯為度;音譯波羅蜜、波羅蜜多、播羅弭多;梵漢并譯六波羅蜜(多)。度即渡之意。《大乘義音》卷十二:"波羅蜜者,是外國語,此翻為度,亦名到彼岸。"謂菩薩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眾生,從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盤究竟之彼岸。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義。
1.施度(檀波羅蜜或檀那波羅蜜):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謂菩薩由修布施,能對治慳吝貪愛煩惱,與眾生利樂。
2.戒度(尸波羅蜜或尸羅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謂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
3.忍度(羼提波羅蜜):謂菩薩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及外界一切寒熱饑渴等之大行,即能斷除瞋恚煩惱。
4.精進度(毗梨耶波羅蜜):謂菩薩精勵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對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5.禪度(禪度波羅蜜或禪那波羅蜜):止觀雙運名禪,亦名靜慮、三昧、三摩地、定。謂思維真理,定止散亂,心一境性,調伏眼耳等諸根,會趣寂靜妙境。有四禪、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慧度(般若波羅蜜):謂通達諸法體性本空之智。及斷除煩惱證得真性之慧,能對治愚癡昧無知(無明)。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
一,
無智,亦無得.
心經經文,在"無苦,集,滅,道."之后,是"無智,亦無得."古德注疏稱,這無智的"智"字,即是觀自在菩薩觀照五蘊皆空的般若正智.無得的"得"字,指的就是以般若正智所證得之理——法空,諸法空相.
而"無智,亦無得"這句話,是在破遣緣覺的十二緣起,聲聞的四圣諦之后,再破遣菩薩所修的"六度".一一破遣之后,才能說:"無智,亦無得".但是,先要自"菩薩道"說起.
佛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二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世諦,為迷情所見的世間事象,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幼,色聲味觸等.然而這一切祗有假名,而無實體,故又稱為假諦.出世間法又稱勝諦,為圣者所見的真實理性,故名勝諦.
乘是運載的意思,乘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可以離苦的此岸,到達樂的彼岸;離開煩惱的此岸,到達清涼方彼岸.至於所謂大小乘者,是譬喻之詞,喻小乘如鹿車,羊車——現代的腳踏車,用以自載;大乘如牛車,象車——現在的大巴士,自載兼以載人.小乘行者,為了自度自利——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大乘行者;自度兼以度人,自利兼以利他.
小乘行者修四圣諦,十二因緣,破我執,斷煩惱障,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大乘行者,修六度萬行,破我法二執,斷煩惱障所知障,證大覺果——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間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間法來說,有所謂"五乘佛法".五乘者,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在修持和果位來說,人乘,是乘五戒以生人中;天乘,是乘十善以生天上;聲聞乘,是乘四諦以證聲聞四果;緣覺乘,是乘十二因緣以證辟支佛果;菩薩乘,是乘六度以證佛果.
二,
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說菩提薩埵.我國人習慣好簡略,省去提,埵二字,簡稱菩薩.菩提譯華語為覺,薩埵為有情——有知覺及精神活動的眾生,皆名有情.謂其有情識,情見,情愛的意思.本來有生命的動物皆稱有情,不過通常多指人類而言.
菩提薩埵,合譯為覺有情,即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有情以覺他.上求佛道,是智慧追求,理性的了徹;下化有情是福德的培植,素行的修持;前者是智,后者是悲,悲智雙修,上求下化,稱為菩薩.
行菩薩道,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說,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佛教講慈悲不講"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而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概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等.并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在佛法不但不倡導愛,且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如十二緣起中的"愛".而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菩薩行.
但慈悲并不是以我為中心而出發的,而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分,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所以為自度,利人也所以為利己,這是慈悲的真義.
發下了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立四弘誓愿.這四弘誓愿是:"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古德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圣諦而立的.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愿度"的誓愿.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業重,而發"煩惱無盡誓愿斷"的誓愿.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愿學"的誓愿.四者緣滅諦,因清靜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愿成"的誓愿.
發菩提心,立四弘誓愿,還只是初步發心,必須履踐實行,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心立愿后,次一步要行六度與四攝.
三,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在戒,定,慧三學之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蜜.
波羅蜜是梵語,意為到彼岸.度河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到達彼岸.學佛的人,由生死輪回的此岸,渡過煩惱中流,到達涅盤寂靜的彼岸.在這里,六波羅蜜就是舟筏,可度菩薩行者到達彼岸.六波羅蜜的內容如下表:
檀波羅蜜 布施 慳貪
尸羅波羅蜜 持戒 毀犯
六度 提羼波羅蜜 譯為 忍辱 可度 瞋恨
毘梨耶波羅蜜 精進 懈怠
禪那波羅蜜 禪那 散亂
般若波羅蜜 智慧 愚癡
六波羅蜜的內容如上表所示,茲再詳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之分,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財施;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曰法施;求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境界,即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金剛經稱:"菩薩於法,應無所在,行於布施."即本文前節所稱:"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祗求慈悲發揚光大,不特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但行大乘菩薩道,不僅是消極的止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凈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而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學佛者持五戒,出家沙彌持十戒,比丘特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特三百四十八戒.以其身分不同,所持戒相亦異.惟行菩薩道者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出家在家.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瞋恨,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其他諸境亦較易忍受.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所給予的辱,同時要忍自己所處的境.要於窮困病苦的逆境中,忍令頹喪鄙卑之念不生;要於富貴得意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侮辱戕害順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饑渴寒熱創痛諸境,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人心頭伺機蠢動,我人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我人心頭占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所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念令速生,已生之善念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以求明心見性,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禪定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略言之,是在於依心攝境,使心力集中,而后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我人之六根上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
修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祗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忍辱,難調瞋恚之心;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四,
修菩薩行者,除兼修六度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渡眾生.四攝法者,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一,布施攝:要度化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愿望.布施攝,就是對於窮困無依者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者用法施,對於心理惶怖者用無畏施,使雙方情誼逐漸增厚,而達到度化別人的目的.
二,愛語攝:度化別人,要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樂於與我接近,以便於我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心,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與各行各業人士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緣契機的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祗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里一致.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以與人以樂之心,普度無量眾生.
悲無量心:悲是以拔人以苦之心,普度無量眾生.
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一切眾生.
舍無量心:怨親平等,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以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著於相.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系其本具之佛性顯露,我何能存彼系我所度化之心 后者的意思是,眾生即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這種意念存在.
菩薩修六度,有深有淺,故位次亦有高下,行者發菩提心,立四弘誓,修行六度,即可稱為菩薩,但這只是初發心菩薩,以其德學修養不足,不過具名而已.所以菩薩由初發心起,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妙覺,五十二個階次,再進一步功行圓滿,才能證得佛果.
五,
行人發菩提心,立四弘誓愿,修六度四攝,歷經長劫,證得妙覺果位,但何以又說:"無智,亦無得"呢 指的是六度中的般若——觀察諸法皆空的般若智.六度以般若為主,般若為六度之首.心經的旨趣,說的就是般若,所以即以般若賅括六度,破般若,也就是破遣六度.
法藏心經疏云:"知空智不可得,故云無智;所證空理亦不可得,故云無得."何以能觀之智,與所證之理皆不可得 那是由於眾生迷執的緣故,始要以般若正智來觀察宇宙人生的真象.要是眾生已到了諸法皆空的境界,不再迷執,又何須再以般若正智觀照呢 所以說是"無智".迷執的人初悟時似有所得,到了全然無悟,這悟境是自性——真如實性所本具的,何嘗有什麼所得 所以說"無得".
菩薩修智證得,要離相無住——不著所修之行(六度) ,不取所證之果(佛果).因為一有所住,即是執著,便成法縛,所以金剛經云: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亦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此即是不著所修之行——無智(代表六度) ,金剛經又云:
"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此即是不著所證之果——無得.是以金剛經又說:"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不但破我執,破法執,且破空執,始名菩薩,這就是"無智,亦無得."
菩薩能觀照諸法皆空之理,但不能存有能觀之"智"想.與所得之"空"想,若存有能觀之智與所得之空,仍是一種執著,即未契般若真空妙義,所以亦要空之.
楞嚴經中有一段破相的經文,稱:"滅塵合覺,散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非明,非無明,明,無明盡,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智非得."經文中的非,事實上就無.
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的偈子:"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有智有得的見解;而六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表達出了空體——常寂的境界.
心經經文,空五蘊,空十二處,空十八界,是破遣世間法;繼之空十二因緣,空四諦,是破遣小乘法.如今一句"無智,亦無得."連大乘菩薩所修所證也破遣一空.一般學佛的人,都認為有菩提可求,有涅盤可證,才發心學佛,如果學到最后,竟是一無所"得",那究竟學的是什麼 其實這是行者的境界問題,我們具縛凡夫,囿於世俗成見,認為有修必有所得,到我們真到了悟徹諸法皆空的境界時,自然悟得真凈妙覺的無漏智得,都是我們真如自性的顯露,何嘗有什麼智 什麼得呢
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細細體會此段經文,就會慢慢悟知"無智無得"之義了.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