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學佛之人,對于菩薩這個印象肯定不會陌生吧?一般人理解菩薩就和神仙是一樣的東西,都是救人于水火危難之中,聆聽人間疾苦的超然存在,那么這菩薩是否和一般人眼中的見解一樣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菩薩到底是什么吧。
菩薩,這個詞來源于梵文的音譯(bodhi-sattva),后傳入中國將這個詞匯進行了簡譯,它原本的翻譯為‘菩提薩埵’。其代表的含義是菩提早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動物。薩埵是覺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將樂善好施及扶困濟惡的人,稱為‘菩薩心腸’。
其實就菩薩的本義來看,和一般人理解的傳統觀念不太一樣,因為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后發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而這也被很多民間的人誤會,有事沒事就去供奉土地城隍廟這些山神,其實作用不大,最重要還是乞求錯了對象,自然就不會得到感應。
這菩薩其實是一個身份,它不特指哪個人,它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們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并不容易。
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愿,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圣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圣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圣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推薦閱讀:學佛的大禁忌(上) 學佛的大禁忌(中) 學佛的大禁忌(下)
什么是“女菩薩”?
女菩薩實際上并不是觀音菩薩,應該是指遵守中國古代女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三從四德,并且一心向佛的賢妻良母型的女人。而在佛學上是指有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的人,就是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從中國遠古傳說中的女媧到《西游記》里的王母娘娘再到濟世救人的觀音菩薩,“女神仙” 、“女菩薩”等在中國人文化傳統里都是大愛、大善的化身,是有著整個民族“母親”角色的心理親和力的。
擴展資料:
菩薩的意思:
1、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薩是佛弟子,語意如菩提樹枝繁葉茂。菩提,菩薩發心解決課題所顯現的智慧,菩提譯為“覺”,菩提一詞來源于菩提樹,因佛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
2、薩埵譯為“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做菩薩。
3、佛教的菩薩本義,和民間的觀念不大相同,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后發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
4、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并不容易。
5、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菩薩
觀音菩薩的全稱是什么
觀音菩薩的全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菩薩,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愿,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國的江、浙、閩、廣、臺灣,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極為普及,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島,自古以來也一直被視為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
擴展資料:
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生日。分別是農歷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
誕辰(農歷二月十九),是她為人的生日,這天她成了三公主。
成道(農歷六月十九), 是證得果位的日子
出家(農歷九月十九),是出家的日子
紀念日中,婦女們結伴前往觀音殿燒香,頂禮膜拜。《金陵歲時記》載:“善男信女于此三月茹素,日觀音齋。”茹素即忌葷食素,俗稱“觀音素”。同時,紀念日當天,都會比其他時間更早開啟寺院大門,迎接來寺進香祈福、紀念觀音節日的信徒與廣大佛教信眾共同舉行大型的觀音菩薩紀念活動,弘揚佛教的基本理念。
佛教認為人會不斷的六道輪回,除非發心修佛,最終有成就了,才能獲得解脫不再輪回。即使在修佛的過程中,也要輪回。觀音菩薩的紀念日,只是為了紀念觀音菩薩而產生的一種民間說法。觀音菩薩在成就前經歷了無數個誕辰、出家、成道日。觀音菩薩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救度眾生,倒駕慈航作菩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觀世音
百度百科-觀音菩薩生日
四大菩薩是誰?各主什么?
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征,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愿力。
1、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愿,經中云: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2、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愿,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里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3、普賢菩薩以十大愿王為本愿,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愿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4、地藏菩薩蓋于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愿度盡眾生而后成佛,可見度眾愿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愿。
擴展資料: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愿的人。菩薩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而高于羅漢。
菩薩的主要職責是協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傳播佛法,普渡眾生。而菩薩最終修行成佛的。菩薩都是立下宏愿,為了解救眾生的苦難,以自我奉獻的精神而留住人間,并且以種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眾中間,隨時隨地解救危難,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親切可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四大菩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