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學佛之人必須吃素嗎?

解夢佬

很多人都認為佛教徒必須吃素,其實如果你是出家剃度的人,那么吃素就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漢傳佛教的戒律規定,而如果你是在家弟子,那就不必遵守這些了,該吃什么就吃什么,只是如果你有心吃素的話,也會增長一些功德。

吃素的來源

首先這吃素的規定是我們中國漢傳佛教所特有的,也是強調和鼓勵的,而原本的南傳和藏傳佛教則沒有這種規定,除此之外,日本的佛教也是沒有這種規定的,他們還能吃肉娶妻生子呢。回過話題,這吃素為什么是我們漢傳佛教特有呢?因為吃素的話,這是基于慈悲的立場,不是現代人為了健康和經濟的原因。事實上,肉食既傷慈悲,也的確有損健康,所以,大乘經典如《梵網經》、《楞嚴經》等都強調素食,嚴禁肉食。

吃素的目的

吃素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源自于大慈悲心,是對畜生道眾生的悲憫,是對他們被殘殺、被屠戮、被燒煮等慘烈遭遇的不忍。所以,雖然在家五戒和出家戒,雖沒有禁止食肉,但《梵綱經菩薩戒本》中便將食肉列為菩薩戒。經云:“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吃素是必然的結果

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誤區,認為吃素是學佛的必須條件,其實不然,這吃素是學佛的必然結果。它不是用強求的,而是當自己慈悲心增長時,自然會發生的現象。但這種結果,也只是學佛當中的一種“副產品”,而不是學佛的目的。

不習慣吃素怎么辦

如果你初入佛門,對吃素心生芥蒂,不習慣吃素,或是慈悲心還不夠大到能自然不忍吃肉的,那就可以平日在修行里面,增加吃素的練習,強迫自己吃,然后逐漸減少吃葷的需求,這樣就可以培養增長慈悲心。此時,吃素是學佛的一種手段,一種增長慈悲心的手段,但這種手段也不是必須的,是自由選擇的,而不是強制性的。

不吃素只要有心即可

這吃不吃素,其實按照現在的佛教來看,其實少了以往那種強迫性,現在講究一切隨緣,同時又要求每個人從心出發,遵從自己的本心,只要你內心有大慈大悲的宏愿,那么不吃素又如何呢?更別提我們佛教還有“三凈肉”這種東西了,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解葷用的。因此有足夠的慈悲心,要比強求吃素更重要,而愛護自他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又比不吃肉更重要。對環境有困難的人,當更努力在心性上修持。但還不能發心吃素的人,千萬不要以這種論調當借口,來掩飾自己貪好吃肉的行為,更不可以此來反對、破壞別人吃素。

推薦閱讀:戒四別是什么 緣起法的特征 放下是什么

信仰佛教的人都要吃素嗎

南無阿彌陀佛

吃素最好,吃素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當然,初學者吃不了素,也可以從吃三凈肉開始,別吃現殺的,鮮活的。

========================================

凈空法師---李老師時常教誡學生們,接引初機,第一、不勸他吃素,第二、不勸他受戒。一般人聽到不必吃素,也不須受戒,就很樂意走向佛門。如果聽說學佛一定要吃素,讓人覺得對自己的飲食習慣不方便,決定不會入佛門的;又以為受戒有很多約束,便起了畏懼之心,也不敢入佛門。

前兩天收到臺北同修的來信,提到《印光大師文鈔》第三篇答復羅智聲居士的信,談到吃素的人究竟可不可以吃“雞蛋”。

印光大師生于民國初年,圓寂在抗戰期間。當時,一般社會大眾的意識型態、生活方式,與現代迥然不同。我們回顧三十年前的臺灣社會,與今天也已經完全不同,從前臺灣人養雞大都養在戶外,讓家畜自由的活動。現代飼養牲畜也趨向企業化,以科學方法經營管理,雄雌已經分開飼養,所以現在的雞蛋確實不能孵雞。孵雞的種蛋得特別訂購,而且價錢比普通的蛋貴好幾倍。由此可知,現代人吃雞蛋與喝牛奶沒有兩樣。佛教徒能不能吃雞蛋,早在晉朝時就有人辯論過這個問題。

須知素食的精神是長養慈悲心。飲食一道,世尊在世時,僧團提倡日中一食,實行托缽制度,這是大慈大悲,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托缽時,齋主供養什么就吃什么,并無分別心。現在泰國、錫蘭這些小乘佛教國家,依舊保持托缽制度。大乘佛教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區的出家人,已不再托缽了佛教經論戒律之中,世尊已經說得很清楚,佛弟子持“不殺生”戒,慈憫一切眾生,但是在飲食方面開了“三凈肉”。三凈肉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這就是平常齋主們所供養的。如果住在深山修行,佛還再加兩種:一是“鳥殘”,即鳥獸吃剩下來的動物肉;一是“自死”,自己死的。合稱為“五凈肉”,出家比丘可以食用。

相傳梁武帝讀《楞伽經》,經云“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食眾生肉”,他讀了非常感動,自己發愿吃長素。他是佛門的大護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動“素食”,于是很快就影響整個僧團。這個運動推展得非常成功,不但出家的佛弟子接受,連在家信徒也接受了,形成中國佛教的特色——素食。其它國家地區,雖然有佛教盛行,但并沒有人推行素食運動,依然保持佛早年的教誨,可以吃三凈肉或五凈肉。

佛法的根本是保護“清凈心”、“平等心”、“大慈悲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大乘經上主張,一切事相上可以通權達變。如果沒有高度的權智,應用在日常生活處世待人接物之處,如何能弘揚佛法,利益一切眾生?

印光大師在這篇文章里所說的固然不錯,老法師這番開示,當時有人能接受,在現代就困難了。學佛若在飲食上須受許多限制,必然阻礙很多人學佛的因緣,兩者比較,孰重孰輕?

我們冷靜思惟,飲食事小,佛法事大,若能舍小節,而令人聞法明理,如教修行,時節因緣至,大慈悲心生起,他自然會自動吃素。

我在臺中求學時,李老師時常教誡學生們,接引初機,第一、不勸他吃素,第二、不勸他受戒。一般人聽到不必吃素,也不須受戒,就很樂意走向佛門。如果聽說學佛一定要吃素,讓人覺得對自己的飲食習慣不方便,決定不會入佛門的;又以為受戒有很多約束,便起了畏懼之心,也不敢入佛門。

現代交通便捷、信息發達,佛教已不僅是在一個地區傳播,必須要放眼全世界。牛奶與雞蛋是歐美人士的主食,若要說這些不能吃,則佛教在歐美決定不能立足。諸佛菩薩之大愿,是普度一切有情眾生。即使是戒律也都有開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開、遮、持、犯”是何等的活潑,如此才能普受全球一切大眾歡迎。因此,我們要懂得基本的教義,印祖所講的話沒錯,出自于大慈悲心,當然能不吃最好。如果要吃雞蛋,須勸告他不吃種蛋。我們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歡喜佛法,接受佛法,奉行佛法,直到他自己覺得不應該吃眾生肉,不但雞蛋不能吃,牛奶亦不能喝。此事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因為這些皆是它身體的一部分,菩薩不應該用它來滋養自己的身體。

世間人不明養生之根本,是在清凈無為,“清凈心”、“慈悲心”才是真正養生之道。此理論太高了,不但沒有人接受,而且會引起許多的爭論。這種說法在現代已不契機,只有對佛法有相當深入的人才可以談。對于初機學佛者,決定不能談這件事,讓他的境界向上提升至高層次,有了相當程度的覺悟,于是他的生活行持自然與諸佛如來相應。

——凈空法師《無住生心集》第六十一

學誠法師:學佛的人是不是必須吃素

首先有這個心,再有這個行持
光有行持不是主要。

在家學佛的人什么時候可以吃葷腥三凈肉,什么時候戒齋吃素?謝謝

你好,在家學佛的人是可以吃三凈肉的,但是葷菜是不可以的。

“葷”的本意就是指部分植物,五葷是佛教中所明令禁止的。五葷就是五種葷菜,包括:蔥、蒜、韭、薤、興渠。

《梵網經》中就有:禁止食用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礙行持修道。

經文中其實也說了,為什么不能食用它們,就是因為這五種刺激性食物會妨礙修道。

《大佛頂首楞嚴經》里說: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翻譯成白話就是:世間所有的有情眾生,吃對身體有益的就可以維持生命;吃對身體有毒的就會失去生命。所以,要是想學佛修道,就要斷除這五種辛菜。

而三凈肉是可以食用的,因為這不在俗家戒律之內。

如果自己發愿齋戒吃素是更好,一方面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心更加清凈。

而選擇齋戒吃素沒有時間的限制,在于自己的發心。如果選擇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圣誕之日因為這些日子身體和外在的磁場相互作用,功德利益更大。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