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談到天之高(天的高度),人們往往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九萬里!例如:《莊子·逍遙游》中描寫鯤鵬展翅: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李白《上李邕》詩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辛棄疾《水調歌頭》詞云:看取垂天云翼,九萬里風在下,與造物同游;劉克莊《滿江紅》詞云:九萬里,纖云收盡,帝青空闊;等等。
對此,通常的解釋是:在我國古代,九是個位數同時也是陽數中的最大數,被認為是數之極,因此九萬里是形容天高至極,并非實指。此外,九在我國古代還是一個神秘數,如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下有九泉、《易經》中乾元用九、帝王稱九五之尊……
其實,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古人對此還有一種比較精確的說法,即用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山來丈量、計算天之高。來看《淮南子·地形訓》中的記載: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也就是說,比昆侖山大約高一倍的地方,是涼風山,登上涼風山便能長生不老;比涼風山大約高一倍的地方,是懸圃,到了那就看得見神靈,能夠呼風喚雨;而比懸圃大約高一倍,就來到了天庭,能登上天庭,就可以變成天神,那是天帝所居住的場所。
由這段話,我們可以很容易推導出:要想上天,須升昆侖山高度的8倍,即天之高等于昆侖山之高乘以8。而昆侖山的高度,按《淮南子·地形訓》的說法,是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乘以8,則得天的高度約為九萬里!
是不是很神奇,或者說很巧合?還有更巧合的:據有關學者推算,秦漢時的一里約為現在的415.8米(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秦漢時一尺約為現在的23.1厘米),而在更早的商周時代,還要更短一點,估計約為406.8米。九萬里,大約就是現在的3.6到3.7萬公里。
今天我們知道,地球同步軌道(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且方向一致的軌道)的高度為35786公里,這個高度差不多就是古時的九萬里!
以上就是扶搖直上九萬里!為什麼古人認為天的高度是“九萬里”的所有內容,更多易經資訊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為您提供第一手內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