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大家見得多了,平日里對于普賢菩薩還是比較少見的吧,其實普賢菩薩在佛教的地位和觀世音是一樣的,同為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在其成為菩薩前曾許下很多大愿,而總結起來就被稱為“十大愿”,因此下面就來簡單的看看這十大愿到底是什么。
禮敬諸佛
所謂禮敬諸佛意思就是,心生恭敬心,讓自己身行合一,對于佛陀,要遍于身口,進行禮拜。其實也就是心觀想,身禮拜,口稱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在頂禮時,達到一心不亂,五體投地,深入法性,離能所想。
稱贊如來
稱贊如來其實很好理解,整個西方極樂世界都是由如來完善體系,所以學佛之人都要對如來保持尊敬心。所謂如來,佛的十號之一。如者如如不動,指不生不滅的心體,湛然寂照,亙古今而不變。來即去來,謂如如不動的心體,能生起萬德。即于無去無來中,能去能來。
廣修供養
廣指所供之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普賢菩薩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皆供養。供養之物有財供養與法供養。財供養:有內財與外財。內財,如《法華經》說:用身、口、意三業恭敬供養,即禮拜贊嘆供養。外財,指金錢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隨緣能施,盡心供養。即一香一華,亦稱理成就。
推薦閱讀:五濁惡世的含義 信仰和迷信的不同 佛教因果,如何看待自殺
什么是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法師---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歸極樂。他的十大愿王在極樂世界修圓滿的,極樂世界對他的幫助就太大了。
「本經以上三大士為菩薩眾中上首,蓋因三大士凈土緣深,正好影響海會大眾,同歸凈土。」在本經眾成就當中的菩薩眾,會集本是以這三位菩薩為上首。「《普賢行愿品》中,普賢菩薩于逝多林中,發十大愿王。繼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后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此愿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這段經文,我們看出他跟凈土宗的關系,跟凈土宗的緣分。「又偈云」,這都是《普賢行愿品》里面經文,我早年就是看到這兩首偈,我對凈土才相信。「又偈云: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從這首偈里頭很清楚我們就看出,他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后才成就這個大愿。也就是說,他的十大愿王怎么修圓滿的?在極樂世界修圓滿的,極樂世界對他的幫助就太大了。換句話說,他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這樣的殊勝功德,能叫他十大愿王每一愿都圓滿,這不可思議的境界。
「本經以上三大士為菩薩眾中上首,蓋因三大士凈土緣深,正好影響海會大眾,同歸凈土。」在本經眾成就當中的菩薩眾,會集本是以這三位菩薩為上首。「《普賢行愿品》中,普賢菩薩于逝多林中,發十大愿王。繼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后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此愿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這段經文,我們看出他跟凈土宗的關系,跟凈土宗的緣分。「又偈云」,這都是《普賢行愿品》里面經文,我早年就是看到這兩首偈,我對凈土才相信。「又偈云: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從這首偈里頭很清楚我們就看出,他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后才成就這個大愿。也就是說,他的十大愿王怎么修圓滿的?在極樂世界修圓滿的,極樂世界對他的幫助就太大了。換句話說,他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這樣的殊勝功德,能叫他十大愿王每一愿都圓滿,這不可思議的境界。
念普賢菩薩十大愿 ,是念那個少的,還是那個多的偈?
念普賢菩薩十大愿 都是一樣的,但一定要懂其意。每天早課發心誦也心理暗示,新的一天開始,我要學普賢菩薩的十大愿,實踐十大愿。利樂有情,自利利他。普賢菩薩十大愿王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第一、禮敬諸佛第二、稱贊如來
第三、廣修供養第四、懺悔業障
第五、隨喜功德第六、請轉法,輪
第七、請佛住世第八、常隨佛學
第九、恒順眾生第十、普皆回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