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姓起源,馬姓來源,我們這里有很多關于馬姓起源、馬姓來源、馬姓家譜、馬姓的歷史等等,內容豐富,為你提供參考!
馬姓來源,馬姓起源
馬姓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馬姓的來源一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以善于用兵著稱。因戰功卓著,趙惠文王將其封于馬服,稱馬服君。其子孫遂以馬服為姓,后改單姓馬。漢武帝時期,其后代遷至右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
馬姓的來源二
如東漢大司徒馬宮,本姓馬矢,后改姓馬;五代司馬球,其后代改為姓馬;……。
司馬遷族人,改姓司姓或馬姓。
馬姓的來源三
據《金史·列傳第六十二·忠義四》所載,馬慶祥,字瑞寧,本名習禮吉思。先世自西域入居臨洮狄道,以馬為氏,后徙家凈州天山(今內蒙古四子王旗)。......即拜鳳翔府路兵馬都總管判官。另據《元史·列傳第三十三》所載,馬祖常,字伯庸,世為雍古部,居凈州天山。有錫里吉思者,于祖常為高祖,金季為鳳翔兵馬判官,以節死贈恒州刺史,子孫因其官,以馬為氏。曾祖月合乃,從世祖征|宋,留汴,掌饋餉,累官禮部尚書。
o 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譯為馬哈麻、摩珂末、謨罕德等。后信奉伊斯蘭教的一些少數民族便以馬為姓(其他還有以|哈、|麻等為姓的),這也是回族中馬姓最多的原因之一。
o 其他如金朝時女真人汪古氏,元朝時蒙古合魯氏,|清滿洲八旗費莫氏、馬佳氏,均有改姓為馬者。
馬姓的來源之馬姓歷史名人
馬援:(前14—49年)漢光武帝時,拜為伏波將軍,世稱「馬伏波」。
馬融:(79—166年)東漢經學家。
馬騰:三國時期軍閥之一,亦是馬超、馬鐵、馬休之父。
馬超:(176—222年)征東將軍馬騰之子,三國時蜀漢武將之一。
馬謖:三國時蜀漢將領,因失守街亭被諸葛亮所殺。
馬鈞:(又作馬均)三國時期曹魏發明家,曾發明水車、指南車,有「天下之明巧」稱號。
馬元贄:唐朝中葉宦官。
馬姓的來源之馬氏祖源
公元前270年,秦國攻打韓國,大軍圍困閼與,趙奢以勇力和智慧擊敗秦軍,取得秦趙軍事對峙以來最大一次勝利,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他以赫赫戰功,被趙王封為馬服君,其地位與趙國一代名相藺相如、老將廉頗相等,被后人列為東方六國的八大名將之一。
趙奢死后葬于邯鄲西部的紫山,其山以馬服君的封號又稱為馬服山。
趙奢是趙國一代名將,但他的兒子趙括卻因紙上談兵,指揮失當,在長平戰敗,趙軍被秦軍坑殺40余萬將士。
趙奢家族在秦滅六國以后,趙奢世孫趙興由邯鄲遷徙到陜西咸陽。趙興崇敬祖父趙奢的功業,痛惜伯父趙括兵敗給趙國帶來的災難,因而改趙姓為復姓馬服,后去服為單姓馬。
馬姓來源馬氏祖源考證
飲水思源,重根尊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炎黃子孫不論走到世界各地,都會心念祖國,不忘先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前三個文明古國都已中斷了它們古老的文化,只有中國的文化不但沒有中斷,而且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存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世界民族之林出現的這種奇觀,是與中華民族文化心理中不忘祖、不忘根的基本素質分不開的。
馬氏是中國當今前19個大姓之一,人口有1365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05%。馬氏同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過重大的貢獻。馬氏中的英杰人物,群星璀燦,彪炳史冊。馬氏的家族精神風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本文擬對馬氏祖源的有關問題,進行一些初步的考察探索。
馬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支大的姓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獻記載,馬氏始祖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軍趙奢。《世本》記載:馬氏,本自伯益之裔,趙王子奢封馬服君,后遂氏焉。《世本》是中國先秦的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司馬遷撰寫《史記》,曾把《世本》作為重要依據史料之一。不僅如此,《世本》還是研究古代姓氏的重要史料。宋代鄭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說: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
那麼,《世本》是誰撰寫的呢?晉代以后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左丘明所作,有的說是楚漢之際好事者所著。這些說法都似難成立,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左丘明是不能記述戰國末年趙奢事跡的。我認為,比較靠得住的說法,應該是趙國人所作。著名史學家陳夢家先生已在《六國紀年》一書里《世本考略》一文中說:余考之,《世本》之篇,蓋戰國末趙人所作,其成書于趙政稱帝前十余年。陳夢家先生在考證中舉出一個史例很有說服力。這個史例是,南朝宋代裴骃在《史記集解》中記載:《世本》云孝成王丹生悼襄工偃,偃生今王遷。《世本》稱趙王遷為今王,所以,《世本》為趙人之書,而成書在王遷卒之前。早于陳夢家先生之前的,清代張澍在《{世本)輯本序》中也推斷,《世本》的作者猶值趙王遷時。秦始皇稱帝在公元前221年,由此上推l0年為公元前2 3 1年。趙奢在閼與(今山西省和順縣,此外還有武安縣西50里閼與山,山西省潞州閼與聚城等幾種說法)之戰大敗秦軍是在公元前270年,此后四五年趙奢去世。這樣算來,《世本》成書的時間距趙奢去世只有30多年,書中關于趙奢的記述應該是相當接近歷史實際和相當真實可靠的。所以,《世本》是我們考察馬氏祖源的主要依據史料。
記載馬氏祖源的另一個歷史文獻是王儉的《姓譜》。《姓譜》記載,馬氏出自贏姓,伯益之后,趙王子奢為惠文王將,有功賜爵為馬服君。奢生牧及為趙將,子孫以馬服為氏,世居邯鄲。秦滅趙,牧子興徙咸陽,秦封武安侯,遂為扶風人。王儉是南朝齊代瑯邪(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人,學識淵博,仕宋官至吏部郎。入齊,為尚書右仆射。武帝時,曾在他宅中開學士館,以四部書充其私藏。累遷至中書監,參掌選事。撰有《古今喪服集記》、《元微四部書目》,仿劉歆《七略》作《七志》。所以,王儉的《姓譜》當是依據了他收藏的古代豐富文獻撰寫的。這部書也是我們考察研究馬氏始祖趙奢的重要歷史文獻依據。此后,歷代姓氏著作和史學著作關于馬氏祖源的記述,都主要參考了《世本》和《姓譜》的記載。唐代林寶編纂的《元和姓纂》卷六記載:馬,贏姓,伯益之后,趙王子奢封馬服君,子孫氏焉。奢孫興,趙滅徙咸陽。林寶這部書完成于唐憲宗七年(公元8 l 2年),書中論述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風俗通》、《姓譜》、《族姓記》、《三輔決錄》、《百家譜》、《英賢傳》、《姓源韻譜》、《姓苑》等書,其中許多姓氏書現在都找不到了,林寶卻進行了征引。《元和姓纂》也是考察古代姓氏的一部史料價值很高的著作。林寶在書中關于馬氏祖源的記述,可作為《世本》、《姓譜》的印證。
宋代歐陽修、宋祁編撰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唐代三位姓馬的宰相馬周、馬植、馬燧的表前文字中說:馬氏出自贏姓,伯益之后。趙王子奢為惠文王將,封馬服君,生牧,亦為趙將,子孫因以為氏,世居邯鄲。秦滅趙,牧之子興徙咸陽,秦封武安侯。……引文中略去的部分是介紹馬興以后的馬氏家族從漢代到唐代十二世孫馬岫的情況。《新唐書》關于馬氏祖源的記載,除了與《元和姓纂》相同的部分外,還增加了趙奢兒子、趙興父親趙牧以后的有關內容。可能歐陽修、宋祁等人在編撰《新唐書》時,又參閱了其它史料。宋代陳彭年、邱雍等重修隋代陸法言的《廣韻》時,在《廣韻.上聲.馬》中記載,馬,亦姓,扶風人,本自伯益之裔,趙奢封馬服君,后遂氏焉。秦滅趙,徙奢孫興于咸陽,為右內史,遂為扶風人。《廣韻》的記載中又增加了奢孫興徙往咸陽扶風為右內史的內容。上述史料表明,趙奢是馬氏的始祖。從趙奢的孫子興起改姓馬,由邯鄲徙往咸陽扶風。這支馬姓后來繁衍發展,成為中華馬氏大家庭中的主體部分。
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提出來加以考察研究,就是趙奢的后人是什麼時候改為馬氏的?為什麼由趙氏改為馬氏?這個問題對考察馬氏祖源至關重要。我認為,這件事與趙奢的馬服君的封號有關,也與趙奢紙上談兵的兒子趙括長平慘敗事件有關。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奢原來官位并不高,只是趙國一位主管征收田賦租稅的低級官吏,由于秉公執法的膽氣才能和以國為重的遠見卓識受到平原君的器重,推薦給趙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趙奢得到趙惠文王的重用,因而也有了施展自己更大才能的機會。秦國攻打韓國,軍隊圍困了閼與。趙王召將軍廉頗和樂乘,征問是否可救。二人都認為道路險狹,難救。趙王又召趙奢,趙奢回答說: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趙王于是令趙奢為主將率軍救援。趙奢率軍走到邯鄲以西30里的地方,也就是紫金山、堵山一帶,就駐扎下來不動了。他讓軍士們在這里修筑防御工事,造成要在這里打防御戰的假象。還下了一道軍令:有以軍事諫者死。實際上趙奢在運用高超的軍事謀略,密切注視戰局發展動向,積極尋找捕捉戰機。這時秦軍在武安以西發動了強大的軍事攻勢,擂鼓吶喊聲使武安房屋上的瓦都振動起來。中國有句成語名叫武安瓦振,就是指這件事。趙軍中有一位偵察員建議火速援救武安,趙奢立即把他殺了。趙軍在紫金山、堵山一帶修筑營壘,停留了28天,不出動,而且繼續加大構筑防御軍壘工事的力度。如果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來看,紫金山以南的堵山連綿如堵,象一道長長的墻垣,形成了防衛邯鄲的天然屏障,紫金山是堵山北部的制高點,是理想的軍事指揮部所在地,趙奢的統帥部有可能就設在紫金山一帶。據《戰國策.趙策四》記載趙奢與田單論將的對話內容來看,趙奢統帥的抗秦軍隊至少在10萬人以上,甚至達到20萬人。這時,秦國的一位間諜來了,趙奢盛情款待,然后才送走。秦國間諜從趙奢那里得到的只是堅決在邯鄲西部打防御戰的假情報,秦將聽后十分高興地說,趙軍離開邯鄲30里就停下不再前進,只忙于增筑防御軍壘,看來閼與就不再屬于趙國了。趙奢打發走了秦軍間諜以后,立即下命令全軍卷起甲衣,急速行軍,兩天一夜就趕到了閼與前線,搶占了北山上的軍事制高點,頂住了秦軍猛烈的進攻,然后縱兵出擊,大敗秦軍,解了閼與之圍。這是秦趙軍事對峙以來趙國取得的一次最重大的勝利,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由于這次特大的軍功,趙奢被趙王封為馬服君,成為與廉頗、藺相如級別相同的趙國最高官員。這場戰爭以后,邯鄲很快成為東方六國的政治中心,縱橫智謀之士云集邯鄲,策劃對付秦國的謀略。趙奢當年駐軍修壘的紫金山、堵山一帶,也由于這場抗秦戰爭的勝利而知名天下。過了幾年,趙奢去世了,埋葬在紫金山。紫金山由此改稱馬服山。應該說,趙奢墓地的選擇,紫金山是首選的地方,趙奢生前有遺囑把墓地選在這個地方也是有可能的。紫金山這個地方除了山川雄奇秀美和是趙奢的封地以外,更主要的是趙奢率軍在這里運用謀略,從這里出奇兵打了一場秦趙對峙戰爭史上最為輝煌的戰爭,趙奢一生的功業也在這里達到了頂峰。趙奢長眠紫金山,是有象征紀念意義的。
趙奢冢所在的位置,在紫金山東南山坡的一塊臺地上。這塊臺地約有二三畝地,背靠聳拔雄偉的紫峰,左右有坡體擁圍,象穩重氣派的羅圈椅一樣。臺地右前方有一道雄偉的山梁,當地人叫作龍脈,這條龍脈向東南方向伸延,直到邯鄲市郊明朝兵部尚書張國彥的墓地。臺地左前方也有一座高大的山峰,山腰有王喬洞古跡,王喬是古代長壽仙人,知名度很高。臺地位勢高敞,視野開闊,站在臺地上可以清楚看到邯鄲市人民路上往來奔馳的車輛。如果按古代因山為陵的選墓標準來衡量.這里的位置是相當好的。我們認定趙奢冢墓所在的位置有以下四個依據:一是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趙奢冢在邯鄲界西山上.謂之馬服山。南朝宋代裴骃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集解中引述了這條史料。《晉書.張華傳》記載,張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張華是范陽方城(今河北省固安縣南)人,范陽距邯鄲較近,邯鄲的古跡軼聞他應該了解熟知,并具有可信性。二是明、清時期《邯鄲縣志》引述張華的說法,指認趙奢冢在紫金山上,故又名馬服山。三是明、清時期《武安縣志》記載,趙國名將馬服君死后葬紫金山,故又名馬服山。四是當地民間傳說。民間傳說趙奢冢在這個地方并有古代紀念祭祀遺物左證。因此,邯鄲紫金山是依據充分、歷代公認的馬氏祖源地。
趙奢去世后,秦軍再次大舉進攻趙國,趙國老將廉頗在長平頂住了秦軍的強大攻勢。這時秦國間諜來到邯鄲,用千金賄賂趙國的權臣,散布流言說,秦軍不怕廉頗,真正害怕的只有趙奢的兒子趙括。這時趙惠文王已經去世,繼位的趙孝成王竟然聽信了秦國間諜的流言,任命趙括為主將,代替廉頗。趙括從小在父親趙奢身邊學習兵法,讀了不少兵書,談論起軍事問題來,頭頭是道,認為天下沒有誰能抵得上他的,不過趙奢并不認為趙括的話可行。趙括的母親問為什麼這樣看,趙奢說,戰爭是要死人的,可是趙括夸夸其談,把戰爭說的太容易了,趙國不用趙括則罷,如果一定用趙括為將,使趙軍傾敗的一定是趙括。趙括的母親牢牢地把趙奢的話記在心里,所以趙王任命趙括為主將,在趙括率軍隊將要出發的時候趙母上書給趙王,申說不能派趙括為將。趙王問為什麼,趙母陳述了理由,還舉出趙括與趙奢為將的種種不同表現。趙王說,這件事我已經決定了。趙母說,大王既然已經決定派趙括為將,假如有不稱職的事,我該不會受到連累吧?趙王答應不會牽連趙母。真是知子莫如父,趙奢不幸言中了。趙括到了長平前線,立即改變了廉頗的作戰部署,更改軍紀號令,撤換軍官。老謀深算、善于用兵的秦將白起聽到后,假裝大軍敗走,暗派兩支騎兵載斷了趙軍的糧道,把趙軍分割成兩部分。于是趙軍軍心渙散士氣動搖。趙軍被秦軍圍困40多天,全軍缺糧挨餓。趙括派出精銳部隊突圍,他親自帶領與秦軍搏斗。秦軍射殺了趙括,趙軍大敗,幾十萬大軍投降,白起把他們都活埋坑殺了,趙軍前后死亡官兵共計45萬人。趙王因為趙母有言在先,終究沒有殺她。趙母不予追究,自然趙奢的家族也就保全下來,其中也包括趙奢的孫子后改姓馬的馬興。趙母不護子短,為國為家,處事果斷,深明大義,受到后人的頌揚。趙括長平之戰的慘敗,給趙奢一家帶來了奇恥大辱,也招來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可以想象,幾十萬陣亡將士們的家屬會懷著怎樣的悲憤怨恨的心情來仇視斥責趙括。在這種情況下,深明大義、處事果斷的趙母毅然決定把趙氏改為馬服君封號的馬服氏,后來簡稱馬。考察歷史文獻,趙括時趙奢家族尚姓趙,證明不是從趙括改姓氏,而是在趙括之后馬興時改姓氏的。而改姓氏這樣的舉族大事,只有在趙母這樣德高望重的長輩主持下才可以來辦。所以應該得出結論,是在趙括長平之戰兵敗后趙母在邯鄲把趙氏改為馬氏的。
秦滅趙,趙奢的孫子馬興從邯鄲徙往咸陽。到西漢時,又有一位邯鄲的趙奢后人叫馬權的,他做了二千石的官吏,于是把家由邯鄲遷到了咸陽扶風。馬權是在馬興徙往扶風后又一次徒往扶風的趙奢后裔。《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馬權是馬興的曾孫,時間相隔大約一百二十三年。馬興是否在秦亡后曾遷回邯鄲還是馬權留在邯鄲的后人,歷史文獻沒有記載。這支馬姓在西漢因馬何羅、馬通謀刺漢武帝被誅,馬氏家族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長期遭壓抑,直到東漢馬援時期才重新振起。
東漢時期,馬氏英杰人物驟然涌現.真是人才輩出,群星璀燦。這是馬氏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東漢馬氏的光輝歷史是從扶風茂陵馬援開始的。《后漢書.馬援傳》記載: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其先趙奢為趙將,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邯鄲徙焉。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故援再世不顯。援三兄:況、余、員,并有才能,王莽時皆為二千石。唐李賢注:馬服者,言能馭馬也。《史記》:趙惠文王以奢有功,賜爵號為馬服君。《東觀記》徙茂陵咸歡里。《后漢書》的記載明確了馬援是趙奢的后裔,馬援的祖上從邯鄲徙往扶風茂陵。唐代李賢注明確了趙奢被封馬服君的馬服含義,又明確了徙扶風茂陵的地方是成歡里。馬援這個人在歷史上很有名,他從小立志壯烈,長大后有勇有謀,很能打仗,立過很多戰功,曾經征討交趾(現在越南境內)。馬援有句名言: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這句話后來成為有名的馬革裹尸的成語典故。馬援家教很嚴,在征討交趾時,曾寫過有名的《誡兄子嚴、敦書》。這封書信是中國家教史上的名篇,與諸葛亮的《誡子書》齊名。馬氏家族后來由于有很好的家教,出了許多有作為的人物,可能和馬援的這封誡侄書信有關。馬援的夫人藺氏也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女姓,對于教育馬氏的子侄晚輩也付出了辛勞。馬嚴有七個兒子,知名的有馬績、馬融。馬績博覽群籍,奉詔與班固的妹妹班昭完成了《漢書》的八表及《天文志》的續寫工作。馬融少有俊才,博通經籍,是東漢著名的大學者,東漢很多著名學者都出于馬融門下。《后漢書.馬融傳》記載: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干數。涿郡盧植,北海鄭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常坐高堂,施絳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弟子一次相請,鮮有人人其室者。馬援的小女為東漢明帝明德皇后。《后漢書.皇后紀》記載,這位皇后不但衣著樸素,不愛游樂,好讀詩書,而且不信巫祝。明帝去世,章帝即位,尊為太后。太后其年寢疾,不信鬼神小醫,數敕絕禱祀。至六月.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余。
三國時期,扶風馬援的后裔出了馬騰、馬超父子這樣的風云英雄人物。《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記載:馬超字孟起, (右)扶風茂陵人也。父騰,靈帝末與邊章、韓遂軍具起事于西州。裴松之注:《典略》曰:騰字壽成.馬援后世也。桓帝時,其父,字子碩,嘗為天水蘭干尉。后失官,因留隴西,與羌錯居。家貧無妻,遂娶羌女,生騰。……及騰之入,因詔拜超為偏將軍,使領騰營。又拜超弟休奉車都尉,休弟鐵騎都尉,徙其家屬皆詣鄴,惟超獨留。從史料記載來看,馬騰、馬超及超弟休、鐵都具有漢、羌混合的血統,這是當時邊境一帶民族融合的社會產物。東漢三國時期扶風茂陵馬援的后裔,除了學識淵博的著名學者馬融和勇武絕倫的將軍馬騰、馬超外,還出過一位中國古代非常杰出的科學家馬鈞。《三國志.魏書.杜夔傳》裴松之注說: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裴注引晉傅玄序說,馬鈞是天下之名巧。馬鈞改進綾機,發明指南車,發明制作翻車,就是后來的龍骨水車,還設計制造了以水為動力的木制機器人。馬鈞改進制作的連弩,比諸葛亮制造的連弩效果提高了五倍。馬鈞又制作了發石車,可以連續發擊,首尾電至。馬鈞的發明創造在中國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以上考察,可以知道東漢王三國魏晉時期,趙奢的后裔扶風馬氏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其中有文士,有武將,有工技巧匠諸多方面的人才,他們的聰明才智和發明創造為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魏晉以后隨著歷史條件的改變,社會動亂的劇烈持續,趙奢后裔的馬氏開始流布到全國更廣闊的地域。西晉八王之亂導致政局失控,黃河流域陷入十六國大亂,人民在戰亂中流離失所,四方遷徙,受到極大的苦難。晉元帝渡江南遷,開始了東晉王朝。跟隨晉元帝渡江的中原大族有百家,因此江東有《百譜》(《百家譜》。東晉政權主要是這100家大族的政權,后來渡江的北方士族不得享受同等的權利。魏晉南北朝時代是門閥士族興盛的時期,門閥士族中有等級之分,又有僑、吳、郡、虜四姓的地區之別。
據《新唐書.柳沖傳》記載,馬氏不在冠首的四等姓族之中。隋唐以后,門閥士族制度衰落,科舉制度逐漸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唐代貞觀初年,唐太宗想造成以唐宗室大臣為主體的新士族集團,于是命高士廉、韋挺、岑文本、令狐德菜四大臣編撰《氏族志》,在全國范圍內收集士族家譜,依據史書和文獻記載,鑒別世系,糾正姓氏。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書成,頒布天下。這就是著名的《大唐氏族志》,共100卷,但后來這部大書卻散佚失傳了。在《大唐氏族志》修成的前4年,即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五月,吏部尚書高士廉等先后搜集了85郡的398姓,開列出來上奏唐太宗,獲得初步批準后,就依據它來修撰《氏族志》。這個文獻,就是《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在敦煌石室殘卷中,發現了這個奏疏的抄件,這件文物現藏國家圖書館。據考證,這一殘卷并非貞觀八年底本抄錄,而是天寶(公元742-75年)以后抄寫的。殘卷末所引奏文稱原件共是八十五郡,含三百九十八姓。現存殘卷中,只留下66郡,266姓。遺憾的是,殘卷開頭部分的關內道、隴右道諸州郡都缺失了,這對我們考察馬氏源流,不能不是一個大損失。但我們對缺失的部分,還有一個補救的辦法,就是宋代樂史在太平興國年問(公元976—983年)編撰的《太平寰宇記》,這部書的若干州下記載了該州的郡望和郡姓。我們將敦煌殘卷《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和《太平寰宇記》相對照,發現扶風郡六姓望族中,馬氏居首。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市)六姓中,馬姓是其中之一。對于敦煌石室貞觀八年條舉殘卷的缺文,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在上文引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關于馬周、馬植、馬燧的記載前的文字說明。這段文字,認定唐代三相馬周、馬植、馬燧是馬服君趙奢的后裔。
《新唐書》的記載應該是和當時的權威譜牒文獻核實過的。馬氏在唐代又出現了一個人才輩出的高峰。唐初宰相馬周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李世民曾為馬周題寫過鸞鳳凌云,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高度贊譽的飛白書鏈。(《舊唐書.馬周傳》)。中唐時期的馬植文雅之余,長于吏術,具有很強的政務管理才能,以文學政事為時所知。《舊唐書.馬植傳》)。晚唐時期的馬燧.從小就有建功于代(世),以濟四海的高遠志向。(《舊唐書.馬燧傳》)他有膽有識,很會打仗,頗有始祖趙奢的遺風。特別是在打擊藩鎮割據勢力,維護國家統一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唐德宗為馬燧賜寫過《宸戾》、《臺衡》二銘,加以褒崇。又讓圖形凌煙閣,列于元臣之次,1997年,邯鄲市永年縣臨洺關發現了一塊唐碑,這塊唐碑的碑文關于馬氏祖源的記述,對《世本》、《姓譜》、《元和姓纂》、《新唐書》、《廣韻》、《太平寰宇記》等歷史文獻中關于馬氏祖源的記述作了有力的印證。這塊碑的碑文是唐朝昭義軍節度使押衙檢校國子祭酒兼侍御史扶風郡馬府君及夫人太原王氏合葬墓志銘并序。墓志銘并序的原文是:公諱連,字口口,苗裔始自禹,以益伯(應為伯益一筆者注)之后。春秋既微,趙為強國,因趙奢封馬服君,故有馬姓。降及漢代,有辛息侯(應為新息侯,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一筆者注)。才名冠古,枝葉傳芳。厥后子孫流散華夏,公遂為廣平人也。曾祖諱嘉端,官緒源由,家口備載,今不具述。皇祖諱口口令,使持節隰州諸軍事,守西州刺史,永窆千秋之闕.以廣明元年庚子歲十月辛巳朔五日乙酉,……征黃之竹帛猶存,借寢之歌謠尚在……皇考諱詢。節度使押衙檢校國子祭酒兼侍御史,其辭:粵于唯馬氏,伯益之族。造父紹贏,是封馬服。降及息侯,時稱良牧。枝湃既榮,流散芬澳。廣明元年,是公元880年,這時已到晚唐僖宗時期。墓志記述的馬氏祖源,與歷史文獻中的記述是相一致的。由這些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的記述可以證明,唐宋時期對于馬氏祖源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的認同是當時社會的公論。
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是國家統一疆域廣大的時期,也是中華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期。在這一歷史階段,馬氏在全國有了更大范圍的徙居流布。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為楚國國君。這是馬氏家族中唯一的帝王家族,傳六主。馬殷是許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縣)人,他的兒子馬希萼說,他們的家族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代。唐末,河南馬氏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在福建落戶,成為最早由中原進入東南沿海一帶的一支馬氏。這支馬氏先祖當是扶風馬氏的支脈洛陽馬氏的族人。宋代以后,閩粵地區馬氏逐漸增多起來。宋朝馬之純兄弟五人供職于朝而落籍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從此顯達。據《史家渡馬氏宗譜.馬氏南渡績譜考略》記載,這支馬氏在西漢世居扶風,東漢時遷往河南、四川等地,晉朝時又徙居汝南、東平。宋代東平馬氏又遷福建莆田、浙江龍游等地。后莆田一支遷廣東潮州、龍游,一支遷浙江、寧波等地。至明代,馬氏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馬氏移居臺灣,進而又遠徙東南亞及歐美各地。
河南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馬氏也是趙奢后裔。據《馬氏墓志》記載:君諱師,字元方,其先扶風人也。因任播遷,遂為相州安陽人也。
湖北英山馬氏,也是趙奢后裔。據《湖北英山馬氏宗譜》記載,英山馬氏是扶風馬氏的支脈,后成為湖北馬氏的大族。
在明朝初年的大移民后,趙奢的后裔馬氏在全國徙居流布的范圍更大更廣。據東光《馬氏家乘記載》明朝時北直隸東光馬氏肇自扶風,明永樂二年(公元l 404年)由山西陵川遷往東光。
最近我曾赴陜西西安楊凌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畢公村馬援故里和扶風縣馬援墓考察,在畢公村馬援祠見到了一部馬援后裔保存的《西秦馬氏家譜》。這部馬氏家譜是山西省柳林縣青龍村馬聲達保留下來的。明朝有一位叫馬明杰的人到山西作官,并在山西安了家,就把畢公村馬氏家譜抄寫帶到了山西。由于畢公村在文化大革命中把家譜都燒掉了,所以畢公村從山西復印的馬氏家譜就成為研究馬援家族史的一件珍貴文物。這部馬氏家譜在前面的文字敘述中是這樣記載的:始祖名援,字文淵,東漢光武時伏波大將軍新息侯,謚忠,敕封忠顯王。家世西秦,其府風翔,其縣扶風,縣東三十里茂陵山居住,系定安里六甲人氏。將軍墓在縣西十里伏波村。九月十四其生曰也。三月初十其卒曰也。合族獻戲數日。縣東門外東坡有祖廟一座,南門外飛鳳山有古班馬祠一座,西門外有古牌坊一座,上書‘班馬名區’四字。由茂陵移居縣東南二十里伏波古莊,又名馬家墑坨。有家祠祖廟一所,前有水一池,俗名澇灞,載在志書。家譜中還有趙奢孫興由邯鄲徙往扶風茂陵成歡里的記載。在考察中我還實地考察了畢公村以東l 0華里的茂陵和畢公村西北扶風縣西7華里的馬援墓。這部家譜的價值在于對馬援的故里、墓址、家祠祖廟作了準確的記述。除了畢公村馬援祠堂中有清代康熙、乾隆時期的碑文可做證明外,祠堂前的那個澇灞遺址還在,只是其中已經沒有水了。更為重要的是.厘正了《辭海》中的茂陵條目是漢武帝陵而不是馬援六世祖馬權由邯鄲徙居扶風的茂陵。這兩個茂陵不是一個地方,相距有百里左右,許多書刊和資料的注釋為馬興、馬權徙往咸陽扶風的茂陵在興平縣東北,這是不正確的。我認為《辭海》茂陵條目下應補上這一內容。畢公村馬氏家譜記載扶風茂陵及馬援故里的具體地址,對于馬氏祖源的考察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除了這部家譜全國目前已知的還有90多部馬氏家譜,其中許多家譜是趙奢的后裔,但是,我想可能還有趙奢后裔的馬氏家譜未被發現.還需要做更深入的察訪工作。
在馬氏群體族姓發展中,有一個問題需加以說明,這就是民族融合現象。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民族融合的范圍加大,馬氏與邊境少數民族通婚的現象更加普遍。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三個王朝中有兩個王朝是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民族融合的程度進一步加大,特別是一些如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加入了馬氏的群體。
在趙奢以后兩干多年的馬氏家族繁衍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家族精神風范。這種精神風范從馬氏譜牒的記載中,從馬氏許多杰出人物的言行、事跡和功業中一再體現出來。大體來說,馬氏家族的精神風范似可進行以下概括:
為將:驍勇善戰,足智多謀。馬革裹尸,義無反顧。
為相:高策良謀,識見卓絕。股肱赤忠,高風亮節。
為文:才高博洽,絳帳垂風。不拘陳習,達生任性。
為技:工妙技奇,巧思絕世。遺惠國人,千代稱智。
為母:質樸無華,賢慧端莊。嚴教子孫,治家有方。
為民:敦厚謹慎,節儉謙虛。孝敬父母,和睦鄉里。
馬氏家族的精神風范是從趙奢夫婦肇源開始的,后代子孫又不斷豐富發展,創新增輝。后來少數民族的馬氏,也為馬氏家族精神風范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馬氏家族的精神風范的精髓是,立志高遠,以國為重;建功立業,勇當大任。中國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對馬氏英杰人物的壯志豪氣和高尚情操無比欽佩,傾心景仰。但是,正如任何家族都不可避免地要出逆子和不肖子孫一樣,馬氏家族也出過這樣的人物。對于他們背逆馬氏家族精神的言行,馬氏家族會立即采取措施,與背逆的言行劃清界限,加以區分。趙括紙上談兵的輕浮行為,與其父趙奢持重謹慎的作風截然不同。對此,趙奢有言在先,括母也留語于前。趙括兵敗后,趙奢家族立即改趙氏為馬服氏,以尊崇趙奢的精神風范,由此開馬氏之源。西漢馬何羅、馬通,與佞人江充交往,謀刺漢武帝,馬援的女兒即漢明帝的皇后斷然把馬通改莽通,馬何羅改莽何羅,除去馬氏,把他們的謀逆行為與馬氏的家族精神風范嚴加區分。馬氏家族精神勇于維護優秀的,淘汰丑劣的,開創新美的,由此代代相傳,世世沿襲,這是馬氏家族繁茂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中華姓氏發展史上,馬氏作為勝姓,得姓較晚,然而后來居上,很快發展為馳名天下的大姓,馬氏家族精神風范的文化基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馬氏家族精神風范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有的皇帝把馬氏賜給內附的少數民族,也有的少數民族自己取馬為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對馬氏家族精神風范的敬慕與向往。應該指出,這些少數民族的馬氏與漢族馬氏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馬氏家族精神風范的包容性與寬厚性。少數民族馬氏也曾出過大批英杰人物,他們的功業也是馬氏家族精神風范的結晶。
當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考察研究馬氏祖源的時候,深深為肇源于邯鄲紫金山的馬氏家族大起大伏,波瀾壯闊,光輝燦燜的歷史感到驕傲和自豪。馬氏始祖趙奢的豐功偉略和人格魅力將名垂青史,萬古流芳。馬氏祖源地是一處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邯鄲市對馬氏祖源地的建設非常重視,已經制定了紫金山的建設開發規劃,正在籌建高檔次、高品位的文化名勝園區。中華馬氏祖源地是名勝園區的一個重要文化亮點。我們將努力為中外馬氏后裔創造尋根祭祖的良好環境,以馬氏祖源地為文化平臺,建立聯系海峽兩岸和東南亞、歐美及世界各地馬氏同胞的親情紐帶,筑起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們期望,馬氏家族優秀的精神風范在新的歷史時代能夠得到新的傳承和發揚。我們堅信,馬氏家族的優秀子孫必將不負國人厚望,在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騰飛方面,在促進中國和世界的和平發展方面,一定會一馬當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漢族馬氏家族的遷徙與分布
漢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黃帝,這兩大部落集團起源于黃河中上游地區,活動范圍東至今黃海、西至寧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陜西北部。但是這兩大部落集團并沒有占有這一地區,而是處于不斷的遷移和戰爭之中,說明了在當時的條件下,即使一個居統治地位的部落集團,還經常受到同類或自然的威脅,不得不經過戰爭或遷移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馬姓作為黃帝的后裔,先祖顓頊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陽東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黃河流域,今中原地區遷徙生活著。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時被封于趙城,即今山西洪洞縣北趙城,西周末年成為了晉的屬國。晉獻公時趙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縣東南。晉文公時趙衰被封為原大夫,遷居于原,今河南濟源縣西北,但是這一時期趙氏宗族大多還在耿。晉定公十五年(前497),趙簡子開始以晉陽,今太原市西南為基地。趙襄子在晉定公三十六年(前476),滅代國(今河北蔚縣一帶),封給了侄子趙周,稱代成君。這是趙氏宗族遷移的東北終點。趙獻侯即位(前423),遷都于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趙與韓、魏三家分晉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認為諸侯,建都于晉陽。趙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至此,趙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陜西東北角和河北西南部這一廣大的區域。馬姓始祖趙奢在邯鄲出生,生活,后參與了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趙武靈王于二十年(前306)開始發動對中山、林胡、樓煩這些小國的進攻,至趙惠文王三年(前296)滅中山國,疆域擴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河套地區。在趙惠文王當政期間,趙奢曾在燕國任上谷太守,后回趙國先任田部吏,后任將軍,率軍征戰四方,但趙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鄲。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趙國,趙王遷降。據《史記·秦實施了一次規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以每戶五口計,共有60萬。移民的來源雖然號稱天下,但顯然基本是出于關東,這是秦帝國由關東徙民關中的開始。其中秦始皇把趙奢的孫子馬興家族從邯鄲遷到咸陽,這是馬氏宗族第一次大規模的遷徙,是被遷徙的12萬戶豪富強族中之一。秦始皇為安撫馬興,封他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萬家麗邑,五萬家云陽,這次遷移的對象是以咸陽居民為主,麗邑在今陜西臨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陽在今陜西淳化縣境,遷徙的原因是咸陽城小,人滿為患,這樣不僅能疏散咸陽人口,還能在秦陵旁形成一個壯觀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關中的擴散和再安置。馬氏宗族在此期間,是否有族人遷至麗邑或云陽,因史料還未發現有記載,也就無法肯定。后來秦王朝又多次遷徙東方的豪強大族到關中就近監視,或者遷移到巴蜀等偏遠地區,以割斷他們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聯系。始皇本紀》記載,剛剛實現了統一全國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戰國末年和西漢初年,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著一種叫做強宗大族的勢力,這時期的強宗大族,他們中的一部分是六國舊貴族和地方勢力,一部分是漢代新貴的地主階級上層人物,另一部分則是殘留的勢力強大的家族,也被稱之為強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漢政權采取分化打擊的政策,他們的力量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秦末大起義中,六國貴族乘勢而起,以復國為號召,擁兵自重。各路豪杰為爭奪統治權,互相拼殺,由于戰亂,秦始皇實關中的成效幾乎完全消失,這從西漢初關中的狀況可以得到證明。漢高祖劉邦掃滅了群雄,統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劉邦稱帝后定都雒陽(今河南洛陽),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將多為關東人,不愿西去,但關中經過浩劫,已殘破不堪,人口銳減。秦國滅亡后,部分馬氏家族成員從咸陽遷回了故居邯鄲。
鑒于六國貴族死灰復燃的先例,加之關中人口稀少。諸侯王國占據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這時匈奴又南侵,逼近關中。于是,漢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遷都關中之前,劉邦下詔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半之,以賦稅上的優待吸引他們留在關中。后九月,又徙諸侯子于關中。大約與此同時,又徙吏二千石至長安。當時已封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長安。封為關內侯一級的,按規定得移居關中。然而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還是有限的,而關東六國貴族的殘余勢力依然相當強大,加上異性諸侯又地廣人眾,戰爭平息后流民回歸到原居住地,所以,關東的人口增長速度遠比關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劉敬對劉邦奏曰: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六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安枕而臥也。匈奴河南白羊、樓煩王,去長安近者七百里,輕騎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議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實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劉敬首倡的徙民關中的建議,正好符合劉邦的心意,為劉邦解決了一個棘手的難題。于是劉邦立即予以采納。漢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據《史記》、《漢書·婁(劉)敬傳》記載,除五姓之外,還有燕、趙、韓、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劉敬徙所言關中十余萬口。這是西漢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也是人數最多的移民之一,對關中的開發影響也最大。馬氏族人在這次大規模的徙民中應該有族人被徙至關中。
漢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為太上皇在麗邑建新豐。但自從漢高祖劉邦以后,移民實關中已成為常制,而且設置陵縣也成為安置關東移民的一項主要的方法。西漢元帝前的諸帝,即位后就開始修筑陵墓,同時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為陵縣。西漢諸帝陵縣設置有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長安附近。其中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稱五陵。他們多次遷徙郡國豪強、韓、趙、魏、燕、齊、楚等六國貴族大姓、官僚強宗豪族于關中地區,并給予了一些優惠政策,對徙民須與利田宅,《關中記》云:徙民置縣凡七,長陵、茂陵各萬戶,余五陵各五千。這些為新遷的關東大姓迅速發展為關中的新豪族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漢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規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亂眾之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此策為漢武帝所采納。茂陵故址在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賜徙茂陵者戶錢二十萬,田二頃。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國豪杰及訾三百萬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國吏民豪杰于茂陵。據《三輔黃圖》引《三輔舊事》記載,共徙戶一萬六千。漢武帝三次往這里徙民,因此漢末茂陵人口亦為諸陵縣之冠,人口超過了首都長安,扶風秦時就為三十六郡之一,所轄范圍比較廣,當時扶風一帶繁華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國之稱。《后漢書·馬援傳》中曰: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邯鄲徙焉。馬氏家族就是在這一時期,以奉祿二千石的身份,相當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級的職官,并作為被遷徙的主要對象之一。馬氏家族由已被封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馬通率領,從邯鄲遷往扶風茂陵,《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羅反,徙扶風茂陵成歡里。故《漢書·地理志》中說: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貲、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諸陵,蓋亦以強干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據考證,茂陵成歡里就是今陜西省西安市揚凌高新技術開發區境內的畢公村,畢公村原名馬服村,原屬扶風縣管轄,附近有一茂陵山,這一地區當是馬氏家族從邯鄲遷居此處無疑。馬通率領馬氏家族遷扶風茂陵,這是馬氏家族第二次大規模的遷徙。從此,扶風茂陵(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成為馬氏的發展繁衍中心,并成為馬氏的郡望和發祥地。也造成了馬氏發詳地與姓氏發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點是:移民以關東為主要來源,安置徙入陵縣的民戶一般要賜田宅、賜錢。還有陵縣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戶、豪杰兼并之家相對集中,治理起來實非易事,關東地主富戶移居關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強制性遷移。在對他們控制力強時,就將這些不穩定因素置于近畿,這樣對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著遭到他們反抗的風險,在一定時期只能緩和與關東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劇他們的反抗。這樣對于增強關中實力,鞏固中央政權,削弱各個割據勢力,遏制匈奴的侵略,鞏固西北邊疆,無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這些移民中多為六國貴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產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們在政治、經濟上享有種種特權,生活優越,妻妾眾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馬氏人口在這時的繁衍速度應該是很快的。除扶風之外,已知西漢成帝時任職于右扶風的馬嘉是泰山郡(今山東泰安南)人,因馬通曾被封為重合侯,重合縣即今山東勃海一帶,是否與之有聯系,也屬扶風馬氏,現還無法確定。還有在青海省大通縣孫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馬良墓葬,為西漢晚期墓葬,說明在西漢末期大通就有馬氏,是否也屬扶風馬氏,也無法論斷。另外還有西漢末期,東海戚(今山東滕縣南)人馬宮,本姓馬矢,改為馬姓,這是目前為止正史中所記載的漢族人第一個改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記載。從這些情況來看,可以肯定地說,馬氏在遷居咸陽的100多年時間里,肯定有遷往他處的情況,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較大的增長。在東漢時馬姓已越過武陵山由湖南進入貴州。
歷史上馬氏人口大發展的顯著特點
首先,馬氏是漢代、明代時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講究門閥,即門第閥閱,是指封建社會中的世代顯貴之家。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備高低貴賤之別,望族大姓可以占據政權要津。西漢時期,皇室劉氏當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東漢時初步發展。東漢時茂陵馬氏是關中地區外戚豪門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與皇室聯姻,其人口的孳生條件僅次于國姓。《漢書·外戚傳》曰:謂后之家族,言在外邊。馬援的小女兒,在漢永平三年(60)立為皇后,從而使馬家擁有了元舅之資,其實在馬家的外戚歷史上,《后漢書·皇后記》中說:援姑秭妹并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這就追溯到西漢末期成帝朝,算是漢朝的外戚。而馬援的一位胞姐,卻嫁與篡漢稱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馬皇后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賢后,漢章帝即位時,被尊為皇太后,她以西漢敗亡的教訓為例,勸戒章帝封爵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動情況,史料雖然記載不全,但為權勢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應享受的特權卻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歷來是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漢書·馬援傳》記載:防兄弟貴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資產巨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彌亙街路,多聚聲樂,曲度比諸郊廟。賓客奔湊,四方畢至,京兆杜篤之徒數百人,常為食客,居門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馬太后嚴格要求馬氏家族成員遵紀守法,她曾經下詔給三輔:諸馬婚親有屬托郡縣、干亂吏治者,以法聞。基本上馬氏家族也做到了這一點,相對來說是較為守法的,未能達到功高震主,擅權橫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沒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竇、梁等外戚受到滿門抄斬,或者受到首犯問斬家眷充邊的結局。
二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集團很重儒崇經,為大地主階級與儒家相結合又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馬氏在東漢就出現了名滿四海的經學世家馬融等人,他們既擁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為龐大的家族,而茂陵馬氏在關中的經學世家中,同時又身兼外戚豪門,具有雙重身份,所以,馬氏人口尤其發展的更快。在東漢永平年間,樊、郭、陰、馬四姓外戚專權,時稱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興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為望族大姓專權直接打開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援還有一個不小的貢獻--把馬姓帶到了南方。歷來的古籍對此都有十分詳盡的記載。《水經·溫水注》上說:馬文淵(馬援)立兩銅柱于林邑岸北,有遺兵十余家不返,居壽冷岸南面對銅柱,悉姓馬,今有二百戶。交州以其流寓,號曰馬流,言語飲食尚與華同。《唐書·南蠻傳》則指出:又有西屠夷,蓋(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戶,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馬,俗以其寓,故號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也說: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還,居壽冷縣,自將婚姻,有二百戶,以其流寓,號馬流,衣食與華同。
扶風馬氏后裔自從伏波將軍馬援東征西討時,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馬援的這番功績是建立在他征討交趾、立銅柱表功時期。當時馬援大勝率軍回朝,有10余戶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們喜歡當地的風土人情,總之是遺留在了壽冷岸南。這些人家對著銅柱定居下來,他們以馬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發展有300多戶了。當地人稱他們為馬流因為他們富居異地而又全部姓馬。這些人中雖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馬,可能由于崇拜馬援而改為姓馬。但在冷壽縣(今越南廣治省廣治縣北廣沿河東岸)定居下來后,為了紀念馬援,統統姓馬,成為馬氏在南方的開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島,西南至越南和馬來半島等地的后裔人稱馬留,已發展成為一個人數眾多的馬留民族。
永嘉南遷是漢人南遷的第一次高潮
晉咸寧六年(280),晉滅吳,暫時結束了三國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晉元康元年(291),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之爭演變為殘酷的戰爭和血腥的屠殺,八王之亂使黃河流域飽受戰禍,連年戰爭和殘酷的屠殺造成人口銳減,經濟破壞,田園荒蕪,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陜西、山東、山西與之相鄰的部分受害最烈。與此同時,北方和西北的少數民族源源不斷地內遷。但是隨著晉朝統治集團內部的廝殺愈演愈烈時,匈奴、氐、羌、羯、鮮卑等族向黃河流域內遷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為了逃避戰禍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進的雙重壓迫,中原地區大多數漢人只能選擇南遷。當時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政權以后,成了正統。所在,吸引了大多數的移民。而貴族,官僚,地主的遷移必然伴隨著他們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隨著遷移。因為大規模的南遷發生在永嘉年間(307-312),所以歷史上稱之為永嘉南遷。如馬氏在這一時期,時有任南海太守的馬訓,率其家族自陜西鳳翔,隨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為溧陽馬氏。所以,這一時期移民的絕對數量和移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空前的。
從永嘉年間到南朝宋元嘉年間(307-453),南遷的移民絡繹不絕,歷時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據《宋書州郡志》記載,設置有僑郡23個、僑縣75個,在今南京、鎮江、常州一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移民的來源,山東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陜西。
從兩漢至南北朝時期,馬氏除在陜西扶風成為望族外,還有幾支遷到了今河南、河北、山東、甘肅和長江以北湖北、江蘇、浙江及西南廣大地區。
唐安史之亂后是漢人南遷的第二次高潮
唐朝是馬姓發展的又一高峰,唐初宰相,山東茌平人馬周、唐代中期猛將,陜西鳳翔人馬璘、中興名將,河南郟縣人馬燧等,祖籍均為扶風,他們均為馬姓增輝,是馬氏家族的大發展時期。
唐天寶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史思明率領的叛亂軍隊橫掃華北的大部分地區,至寶應二年(763)始被撲滅。八年的戰亂,給全國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區帶來極為慘重的破壞。與此相反,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雖然也有戰事,但都很快結束,其破壞程度要小得多。而且,南方物產豐富,土地充裕,無疑是躲避戰亂的最好去處。于是人們紛紛向南遷徙。
唐僖宗(874-888)后,唐朝已到覆亡邊緣,農民戰爭與藩鎮爭戰交織進行,北方大亂。唐朝滅亡(907)以后,北方五代交替,軍閥混戰,一直持續到五代(961)結束。這時的南方地區,保境安民,發展經濟,社會相對穩定,對北方難民仍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所以,自安史之亂后,北方人口的南遷幾乎沒有中止過。
今江西全省,唐天寶年間屬江南西道。在唐后期吸收移民甚多,天寶元年(742)占全國總戶數3%,到五代結束不久的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已占全國戶數十分之一左右,戶數比天寶年間增加140%。
在《元和郡縣志》中增加戶口的共11個,江西有3個,即饒州、洪州和吉州。這期間,馬氏宗族有馬朗,仕唐,因駐守饒州(治今江西波陽縣)石門鎮,官任牙將,自蘄州黃梅縣攜家眷渡過長江至饒州鄱陽定居,為饒州馬氏始遷祖,其后繁衍為江西樂平馬氏和眾多的分支。
今廣東東部的客家人,其最大特征是使用客家方言。他們自北方大規模南下在唐安史之亂后。唐末黃巢起義軍在江西境內活動,又迫使部分移民進入贛南、閩贛以至粵贛山區,使這部分人的語言與北方方言區相隔離,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開始形成了客家方言,習慣上稱呼他們為客家人。馬氏宗族有廣東興寧馬氏、其先祖在唐初從扶風遷徙至山東茌平,其后裔在唐文宗大和元年(827)遷至福建清流,唐昭宗大順二年(891)再徙長汀,到南宋初年馬七郎移居寧化安樂鄉,為閩汀支派馬氏始祖。南宋末,馬念八郎遷往汀州。據安樂《馬氏族譜》記載,興寧馬氏始遷祖為馬十二郎,明永樂年間留居梅州、興寧。這一支馬氏有廣東紫金馬氏、五華馬氏、福建連城馬氏等支系。
唐末,光州固始人王潮、福建觀察使王審知率兵入閩,有眾數萬,其中有河南馬氏隨同前往。后來王氏割據福建,部眾皆因此而居留福建,馬氏后發展成為大族。與此同時,北方對湖南的移民也未停止。
乾寧元年(894),河南鄢陵人馬殷率淮軍數萬人攻入湖南,以潭州(今長沙市)為都城,建立了楚國,轄20余州,相當于今湖南全省、廣西大部及廣東、貴州的部分地區。馬氏為楚國的國姓,自此馬殷家族定居在湖南,馬殷有子數十人,不僅在潭州繁衍發展,而且還分布于楚國境內的許多地方。
唐代人林寶在他所著《元和姓纂》中所列馬氏郡望有:扶風茂陵、京兆(今陜西西安市)、郟郡(今河南郟縣)、荏平(今山東茌平縣)、臨安(今浙江杭州市)、西河(今山西汾陽市)、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華陰(今陜西華陰縣)、正平(今山西新絳縣)等地。
在唐代時,西域人和中東伊斯蘭教回回人經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經商,或作為使者,他們中有部分人留居下來,稱作蕃客,遠未形成一個民族體,他們是當代回族的先人之一部分。但當時他們中還沒有馬姓。在漢族中流入馬姓的是改姓,如有五代以后司馬復姓,改為單姓馬姓。
宋靖康之難是漢人南遷的第三次高潮
唐宋時代,馬姓由河南過江西進入了福建和廣東。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正月,京師告急,金兵大舉南侵,徽宗南下避難。八月,宋軍在今山西境內戰敗,威勝、隆德、汾、晉、澤、絳民皆渡河南奔,州縣皆空。閏十一月,開封陷落。次年二月,金朝下令廢除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權,年號建炎,建炎(1127)七月,元祐太后率六宮及衛士、家屬赴南方避難;是年冬,高宗趙構經汴河退至揚州,河北、河南人民紛紛南遷,幾年間,戰禍遍及幾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造成了慘重的破壞。
高宗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后,南遷百姓紛紛跟隨到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遷徙。史載高宗南渡,民從之者如歸市。南宋政權也多次號召北方人民南下,并用政府的力量將一批批北方人民遷往南方。在短短10余年間,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今陜西漢中地區和四川省境也是西北遺民,歸附日眾。靖康以后的北方人口南遷規模極大,形成我國歷史上漢人南遷的第三次高潮,持續了一個半世紀。
嶺南離中原遙遠,歷來為北人避亂的首選之地。嶺南為今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南宋時包括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以及荊湖南路的全州。靖康之亂后,不少人南渡后輾轉各地,最后至此。故時人曾說:時中原士大夫避難者多在嶺南。如南宋建炎元年(1127),馬氏宗族中的馬端,字直北,時任御史大夫,吏部郎中,從河南汴梁一直跟隨宋高宗趙構南渡,遷居浙江臨安府(今杭州市),后入嶺南,定居在廣東崗州古崗城(今新會縣城)金紫街,為嶺南馬氏始遷祖,其后又分衍出廣東香山(今中山市)沙涌、南海、潮陽等眾多馬氏分支。
嶺南與中原交通路線以大庾嶺路最重要,宋末,元軍從大庾嶺進入廣東,遭到福建、江西、廣東軍民反抗,南雄等地正好處在戰區中心,雙方互相爭奪,戰爭很是慘烈。今南雄縣是翻嶺進入廣東的第一站,嘉靖《廣東通志》引《南雄府圖經》中曰:嶺上古有珠璣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孫。《廣東通志》還記載曰:相傳廣州諸旺族俱發源于此(珠璣巷),乾隆《南雄府志》中也說:廣州故家巨族,多由此遷居。北方人多經此地作為落腳處。但在多年的戰亂之中,處在交通要道上的珠璣居民和附近村民走避一空,幾乎傾巢南下各地。在明清纂修的廣州府各家譜中,記其祖先宋代輾轉來自珠璣巷的比比皆是。據研究,南宋末仍有移民經南雄分布廣東各地。
珠璣巷居民南遷,沿水路最為方便,一路而下到清遠,繼續下行,經過三水可以到達南海、新會、中山等地。據黃慈博先生遺稿《珠璣巷民族南遷記》和南雄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后裔聯誼會籌委會合編的《南雄珠璣巷人南遷氏族譜志選集》中所記載,有家譜族譜可查的,先后從南雄珠璣巷南遷至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共有103姓,197族,其中馬氏遷至新會縣河塘張士園。現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擔任了珠璣巷后裔聯誼會名譽會長。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第一次出現回回一詞,表明當代回族的先人們正不斷地與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相融合,還有漢族和各少數民族之間的融合,人口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出現了北宋金國的蒙古汪古部人改馬姓,西夏黨項族的馬姓。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和張誠先生研究結果統計,馬姓人口在宋朝時期(960—1279),大約有6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排在第25位。馬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占全國馬姓總人口的14.8%,占山東省總人口的1.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山西(12.8%)、河南(12.6%)、河北(11.9%),這四省馬姓大約占全國馬姓總人口的52.1%;其次分布于陜西(8.7%)、四川(7.3%)、江西(6.4%),這三省的馬姓又集中了22.4%。在《宋朝100個大姓的分布頻率》中,馬姓排在第25位。在《宋朝各省大姓分布表》中,馬姓在甘肅省排在第10位,在全省的比例為1.71%。全國形成了以黃河流域地區和江西的馬姓兩大聚集區。
明代大移民歷史上較大的人口遷徙,有文字可考的是明代洪武和成化年間的移民。要問家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東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廣為流傳,足見移民后裔對祖先故土永志不忘。這里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古大槐樹移民處,是歷史上明初著名大移民的出發地、出發點,如今成為尋根祭祖的圣地。600多年來,已為海內外數以億計的槐鄉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洪洞大槐樹也因此而名揚四海。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河、淮河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仍,終于激起連綿十余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了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來得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魯、冀、豫、皖、蘇等省深受其害,出現了大片無人區、無人村。
唐宋以來山西洪洞成為晉南人口最稠密的大縣。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于相鄰諸省,經濟較繁榮,人丁興旺。
明洪武二年(1369)至永樂十五年(1417),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均采納了大臣建議,鑒于元末十幾年的農民戰爭,造成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的局面,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鞏固邊防,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并從地狹人稠地區向邊陲和人口稀少地區移民,以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50余年間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在洪洞縣城北2里處的古道邊廣濟寺設移民局,集中遷轉,編排隊伍,發放憑照川資。于是,廣濟寺院西有株大槐樹,為會集之所,成千上萬戶人家,從大槐樹下遷出,移民啟程時,紛紛指槐為記,依依惜別,頻頻回首。最后只有大槐樹和汾河灘上的老鸛窩依稀可辨,故,大槐樹和老鸛窩也就成為惜別的家鄉標志。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陜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轉遷到云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范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
現洪洞古槐樹公園祭祖小屋里貼著一張古槐后裔姓氏表,該表上共有450姓,供奉著他們的牌位,其中就有馬氏。如在山東萊州和登州(今煙臺地區),移民多為山西洪洞人和河北棗強人。當地盛傳洪武年間或明初從云南移民于此,實為永樂年間大批衛所軍人從云南調來,其后裔居留至今。據明、清陜西郃陽志書資料記載,郃陽縣在宋代以前的主要姓氏中就有馬姓。元朝末年,由于戰亂和災疫使關中成為了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地域,姓氏大減。《明史》中記載:晉王曾多次帶山西軍出塞外筑城屯田,遷往陜甘地區者達二十余縣。現郃陽縣民間諜譜、墓碑和祠堂碑文都有明洪武、永樂年間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大槐樹處遷民至郃陽的記載,百良鄉的馬姓,就是明代兩次大規模移民中自大槐樹下移入的。還有如河南禹州馬文升支馬氏、河南安陽馬丕瑤支馬氏等,其祖上都是明洪武年間從洪洞大槐樹下遷徙今地的。
在明代,馬氏又出了一位賢后,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元配夫人馬秀英,自此馬姓族人遍布福建;綜觀歷史,漢、唐、明三朝是馬氏人口發展的三個高峰,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名人也就特別多。
元朝出現蒙古人的馬姓,如馬祖常一支的馬姓;元末至明初,回族人士紛紛改取漢式姓氏,多依經名的譯音來取漢姓,多以馬為首選之姓,分布于祖國大江南北,成為我國當代回族的第一大姓。如元代回族中杰出的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有五子,各有政績,他們的后裔取父祖輩的名字為姓,以永遠銘記先人的豐功偉業,由此形成十三姓,其中就有馬姓。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后,一部分成為今天的回族和當地的少數民族的馬姓,但有一部分逐漸同化為南北各地的馬姓漢族之中,這種情況在整個漢族馬姓中所占比例極小。南方東南沿海地區馬姓中融入外族基因主要始于明、清時期,來源仍以海上做貿易的中東伊斯蘭教回回人。回民遷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分散,小集中,這樣也大大增強了回民中馬姓人的遷徙力度。
馬姓人口在明朝時期(1368—1644),大約有78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4%,排在第22位。宋、元、明近600年里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馬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這600年中馬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26%,人口純增了16萬。明朝時期,山東仍然為馬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馬姓總人口的15.6%,占山東省總人口的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浙江(12%)、河北(10.8%)、江蘇(9.8%),這四省大約占馬姓總人口48.2%;其次分布于陜西(8.4%)、山西(8.1%)、河南(7.3%),這三省的馬姓又集中了23.8%。在《元朝100大姓的分布頻率》中,馬姓排在第19位。在《明朝100大姓分布頻率》中,馬姓排在第22位。宋、元、明期間,馬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西北遷移。全國仍以黃河流域地區為主要的馬姓聚集地區,但在東南地區的江浙重新形成另一大塊馬姓人口聚集中心。
清康熙年間,有的馬氏從廣東、福建等沿海一帶遷到港澳臺,有的又遠徙東南亞及歐美的一些國家。這時期有遼寧朝鮮人的馬姓、滿洲八旗費莫氏和馬佳氏等氏族改馬姓。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歷朝歷代各民族之間大融合以及相互通婚,少數民族中馬姓的加入,更加壯大了馬姓人的隊伍,也給馬姓增加了新的血液,大大增加了馬姓人口。
當代馬姓分布及人口
當代漢族馬姓的人口已有1260萬,躍居全國大姓的第十九位,大約占全國當代人口的1%,即每1000個中國人中姓馬的人至少有10個。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馬姓人口由78萬激增到近1250萬,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來計算,人口增長了13倍。馬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馬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12.7%)、河北(11%)、山西(8.9%)、江蘇(8.8%)四省,大約占全國馬姓總人口的41.4%;其次分布于四川(6.8%)、安徽(5.9%)、遼寧(5.8%)、陜西(5.7%)、黑龍江(4.8%)、山東(4.8%),六省的馬姓又集中了33.8%。河南為馬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總人口的1.6%。黃河流域以及東北三省,約占國土面積的23.8%,馬姓人口有749萬,約占全國馬姓人口的59.4%。黃河和長江之間的省份、寧夏大部、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內蒙古西部、新疆烏魯木齊地區是馬姓人口較多的地區,約占國土面積的27.8%,馬姓有414萬,約占全國馬姓人口的33%。其他地區是馬姓分布較少的區域,約占國土面積的48.4%,馬姓有97萬,約占馬姓總人口的7.7%。
馬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河南大部、晉冀魯蘇四省、安徽北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每平方公里的馬姓人口達到2.4人以上,中心地區在4人以上。全國形成了沿黃河省份的高比率馬姓分布區域。在明以來近600年間,馬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向華中、華北的移民回遷已經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
馬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其分布頻率顯示,馬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沿黃河流域的省區是馬姓分布的主要地區;在山西西部、陜西北部地區,是馬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相對數值最高的地區,一般達到2.5%—3.6%,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以這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山西東部、陜西、蘭州地區、內蒙古中部、河南北部、河北西部和中部、黑龍江東北角,馬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相對數值在2%—2.5%,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5.5%;黃河以北的其他地區和東北大部,馬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相對數值在1.5%—2%,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4%;在黃河和長江之間的省份、內蒙古東北、新疆烏魯木齊和塔城地區,馬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相對數值在0.5%—1.5%,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31.8%;其他地區馬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相對數值不足0.5%,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6.7%。在《當代100大姓分布頻率》中,馬姓排在第19位。在《北方地區大姓分布表》中,馬姓排在第9位,為1.65%,其中在河北省排在第8位,為2.12%;在山西省排在第6位,為3.56%;在遼寧省排在第10位,為1.55%;在河南省排在第10位,為1.58%;在陜西省排在第8位,為2.09%;在新疆排在第8位,為1.76%。
另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編寫的《姓氏人名統計分析》一書來看,馬姓在北京市和陜西省分別處于姓氏排列中的第8位和第9位,馬姓人口分別占兩地區各自總人口的2.325%和2.038%,由此可見,馬姓在北方尤其是在北京地區和陜西地區是一大族姓。馬姓在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廣東之新會,廣西之田林,云南之瀘水、河口、隴川,四川之合江、峨邊等地均有分布。屬于扶風體系的群馬,基本上都是由扶風輾轉而奔向四面八方,逐漸遍布華夏大江南北,衍生出眾多個分支。如漢族扶風馬氏分派就有:早在東漢與馬援同朝為臣的名將馬成代表著河南南陽棘陽馬氏;馬武則代表著河南南陽湖陽馬氏;出自馬況之后馬瑤的甘肅隴西馬氏、西涼馬氏;出自馬余之后馬融的陜西京兆(今西安)馬氏、湖北鐘祥馬氏、山東茌平馬氏,馬歆的河南郟城馬氏;出自馬員之后的西涼馬氏;出自馬援之后馬豫的河南洛陽馬氏,馬遵的江蘇丹陽馬氏、馬騰的山東臨朐馬氏,馬超的陜西漢中馬氏、巴蜀馬氏,馬鐵的河南鄴城馬氏、巴蜀馬氏、馬岱的四川漢源馬氏、馬殷的湖南永興馬氏、廣東新會馬氏、湖南茶陵馬氏、湖南湘潭馬氏、馬榮的廣東潮陽里美馬氏、馬紀東的甘肅宕昌馬氏、馬漢杰的山西柳林馬氏、馬子昌的浙江鄞縣馬氏、馬清甫的河南安陽馬氏等。還有如屬馬余之后馬岫的均州馬氏、江西樂平馬氏、廣東潮陽成田、六聯馬氏、廣東豐順馬氏、廣東普寧馬氏、廣東海豐馬氏、浙江東陽馬氏、福建閩侯馬氏、福建長樂馬氏、江蘇溧陽馬氏、安徽祁門馬氏、湖北襄陽馬氏、湖北英山馬氏、浙江臨海馬氏等等。由此歷朝歷代不斷繁衍出眾多的扶風馬氏各個分支。在臺灣馬氏的主要居住地在臺北、高雄和臺南。在香港、澳門的馬氏主要為馬余、馬援支系后裔。海外東南亞地區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華裔馬氏多屬馬余之后馬廷鸞支系的后裔;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南非、日本等國的華裔馬氏則多屬馬援之后馬殷支系的后裔。
馬姓起源,馬姓來源,我們這里有很多關于馬姓起源、馬姓來源、馬姓家譜、馬姓的歷史等等,還有劉姓起起源、劉姓來源,陳姓來源、陳姓起源、楊姓來源、楊姓起源等等。內容豐富,為你提供參考!
本文由解夢佬算命網整理,轉載(http://www.ziweifu.com/baijiaxing/2011/1126/697.html)
以上就是馬姓起源和來歷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想閱讀更多百家姓的相關資訊,搜索“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關注并回復“百家姓”,免費為您解答。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