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很浮躁,總想要追求名利,搞得自己傷痕累累,于是便想求得一份安寧,所以有的人便開始學佛,但這樣內心浮躁的人念佛是注定效率比較低的,因為念佛是一個凈心的過程,是需要毅力的,那么到底怎么樣才能通過念佛求得安寧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人之所以會想要求得安寧,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事,而是他覺得太浮躁了,這不單單是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所以很多人都想讓自己回歸平靜,于是便開始學了佛,漫天的“阿彌陀佛”處處聲起,但卻并沒有太大的作用,雖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里面有無量壽,無量壽也可以讓心穩定下來,但終歸還是比較淺的。
所以現在要心要靜下來,首先就要把心收回來,不然你一方面處處沾染習氣,一方面又希望得到安寧,那不是充滿矛盾了嗎?所以一定要把心向內收,要萬法歸一,歸到一念里面。這一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念,你每天把這個佛號就是念清楚,聽清楚。由于你散亂的心就像病嘛,病得很重,所以你這個佛號的藥還得加重劑量,所以你一天要念一萬、兩萬佛號,你就在那里好好念佛。
這時候可能你一念又是浮躁,就是掉舉嘛。佛門講這個修行掉舉,也就是掉舉讓你坐不下來,就是你心往外跑了,身體就呆不住,身體也想外跑。所以很多人念起佛來并沒有見效,反而讓自己越來越煩躁,對念佛越來越厭惡,因此一定要給自己定下目標,不達標誓不罷休,如此才可讓自己得到寧靜,就和地藏王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一樣的道理。
推薦閱讀:大勢至菩薩頭頂的瓶子是什么 定是什么 戒律能否更改
念佛三年了,可是心里還是經常攪鬧的慌,不安寧,這是怎么回事?
這個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樓主心里到底有什么事?是不是存在什么遺憾或者以前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好以致良心不安?建議可以從日行一善開始,每天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給老人讓個座、給同事幫個小忙之類的,慢慢積累功德,心就慢慢靜下來了。
樓下那個光叫念經的沒用。一邊念經,一邊干壞事,念再多經也只會越來越差。念經是度己,行善是度人,只度己不度人,是落了下乘。因果與消業是否矛盾?譬如有人通過誦經念佛消業之后,惡報就可以不受了嗎?
定業不可轉嗎?問:佛家每天早殿課誦中,都有祝福:‘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安樂’,尤其出家人都是那么虔誠地念,但是國界也沒有安寧,兵革也沒有銷,風雨也沒有調順。究竟祝福是不是空費?還是眾生業障太重、定業不可轉?答:沒有空費,也不是定業不可轉。所謂‘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無始諸障礙,一切皆消滅。’而且念佛功德也能轉業,那里是定業不可轉?如果不能轉就變成常法了。萬法皆是無常、不定法,法法因緣生,因緣滅嘛!那有變不了的呢?說定業不可轉也能轉,沒有不轉的;不可轉的是‘緣’不具足。當知法法都是相對的,沒有不能轉,不管什么善惡業都能夠轉變。
我們不是常說‘杯水不能濟車薪’嗎?大家都知道惡業力不可思議,造惡、修善其實不是兩個人,而是同一個心所造的,所以善惡業的力量是相等的:所謂佛力不可思議,業力也不可思議;當然兩者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還是佛力。怎么業力就不是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一個是苦,一個是樂嘛!因為惡業力使你受苦報,身心不安然,總想要求解脫,不會再繼續造惡;善業果報使你快樂、身心寂靜,當然你會繼續修善。
講個譬喻:當我們伸手觸了火,一疼自然就縮回來;就像人正在造惡業時,他就是要造惡才高興,怎能化度他?到了闡提(極惡無善的眾生),就是真佛來化度也沒辦法。佛都不能化度了,叫那個來化度?但眾生皆本有佛性,凡有佛性皆當成佛,那造惡業怎么成佛?佛法不講定法,當他自已造惡業,到了受極大苦報的時候,苦果就會使他自然轉心自度。論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管怎樣的江洋大盜,到了受惡報臨死時,也會后悔回心向善;由于回心向善,就會一面懺悔惡業,一面修善積德。不錯!佛法雖言:‘一切唯心造’,但你同時不要忘了佛言:‘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染因緣強就會作惡,凈因緣強就會修善;所謂:‘心本不生因境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行要好伴,住要好鄰’,否則心雖好卻做不成好事。
佛法還有句話:‘功不唐捐,德不虛棄’,我們求‘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安樂’;雖然兵革沒有銷,風雨地沒調順,但‘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在國家混亂的時候,一些善人修善業,雖然沒有明顯地轉災厄,就算一點也沒有轉,可是發心修善業的人,福德因緣種下去,他在這惡因緣、惡環境中也能勉勵道業增進。這是修善的善業不可思議。
本來這份善業果報是想和大家同享的,可是眾生的惡業力承受不了善業果報,善人只好自己承受。好像父母有好福報給兒女,兒女不能接受,那是兒女的無福,不是父母對兒女沒有慈悲之心。道理就是這樣平凡,并不玄妙吧!
佛法當然是靈,如果修的人不至誠那也沒有用。至誠才能感應,至誠才能改變厄難。雖然我們修道的人少,惡業障的人多,我們消不了他們群體的惡業,但一部份的業總是能消的。好像有一百加侖的滾水,我們只有一加侖的冷水,當然不能把一百加侖的滾水都化涼了;但一加侖的冷水倒在這滾水上,它總會融合一點,滾燙的程度就減少了,功還是沒虛棄啊!
所謂‘重報輕受’,整體來說好像是沒有得到利益,但在某個部份來說還是減輕的;假如本來是輕報,大家叉有至誠心,善業力大,那當然惡業障全消。好像一車薪的人,你用五、大車的水來滅,什么大火也能滅掉;如果僅有一杯水,那當然滅不了的。水是滅火的,但一杯水卻救不了一大車的人,那你不能說這水就沒用了,水滅火決定是有用的。
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持一遍大悲咒都是有用的,這個信心絕對要有。‘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修各的因果,你修善得善報,造惡得惡報,乃至大家在一塊共修都是如此。我們現在國家動亂,人心不安,希望大家要多念佛使人心安定、善心增長,朝里談國事耍商量,不要惡言斗爭,要運用良心真正為國家、為人民;做老百姓的也要感恩,不要對國家有太多不合理的要求,卻昧于應盡的義務。試問不存款,如何兌支票?(妙蓮老和尚開示《法海釋疑》)
問:有人問佛學名詞一句,‘定業不可轉’。既然定業不可轉,又說學佛能消災免難添福添壽,何故?(寬湛)
答:業指造因而言,先由觸塵起惑,歷經作意,計度,實行,而后完成,五者連續而造因成就,謂之定業。因既成就,再希其變更,不可能也。如瓜有種種關系,內瓤結成種子,是種子即將來生瓜之業因,再欲使已成之種子,自由變更,亦不能也。此之謂定業不可轉!有其種因,遇‘緣’必定結果,此之謂因果不爽也!上所言者,亦只博地凡夫受此拘束。學佛者,亦是造業因耳,惟造者乃佛業因,當不斷造佛業因時,以前所造之凡夫業因,不遇‘緣’則無從結果,不過不失而已。然凡業如冰,佛因如日,久久即可將其融消,此又學佛有消災免難之理,兩不矛盾。豈不聞‘罪若起時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又不聞心能造業,心能轉業之數語乎?(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學佛法知道因果可以轉變,但是又說定業不可轉。請問何謂定業?為何定業不可轉?
答:定業是堅固的執著,不是不能轉,是你決定不肯轉,那就沒有法子,佛也幫不上忙。這個東西是要你自己覺悟,你自己去轉,這才行!佛只能教給你方法,把這道理給你說明白、方法給你說明白,事是要你自己去做的。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講,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誰度的?自己度的。自己覺悟,自己度自己,這是真的。那要是說佛度眾生,這是迷信,這不是真正的事實。
釋迦牟尼佛當年一生在世,為我們所示現的就是上課。我們現在叫上課,那時候叫講經說法。現在說講經說法,人家說是這是宗教、這是迷信,那我們就說上課就好了,上課他就不迷信,他就能接受了。所以我們現在對外國,無論是宗教,或者是不信仰宗教介紹,我們都是講的上課、教學。釋迦牟尼佛辦各式各種的班,一生辦了三百多次,上課教學四十九年,這樣他聽起來也很歡喜、很容易接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業一定要覺悟。定業就是比較上有嚴重的執著,我們一般人講不開竅、不覺悟,接觸到圣賢教誨不能相信,這一句話就是“這是迷信”,不相信這個,這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那我們想想我們自己,在沒有遇到善知識之前,也是這樣固執,什么樣人給我介紹佛法,我都不會接受,我都不相信,而且一定笑話他迷信。好意介紹,這回饋的是迷信,所以相當不容易!你要遇到真正有緣人。佛法講的是緣分,緣生之法。(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四十三 2006/8/4)
解簽:孤燈寂寂夜沉沉,祈禱燒香念佛經,行盡人間真善果,門逢清吉保安寧
此簽意在苦修,生活要腳踏地,不可攀比好高騖遠,方可化解前途的坎坷不平。因為未知事項很多,在選擇中迷失方向,失去依據和依靠中潛藏著危機。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