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對于我們人來講,有好也有壞,好處就是不容易起爭端,讓人能夠感悟人生,不惹是非;壞處則是容易憋出問題來,很多情況下都是忍太多了反而容易出現大危機;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忍辱”有六個層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忍辱是菩薩成佛的必經之道,我們凡夫學習這種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修行,因此下面就簡單說說忍耐的層次有哪些吧。
力忍
力忍即為第一種層次,其含義就和字面上那樣直白。即別人惹了我,打我罵我,我自然就會非常生氣,內心肯定也忍不住要反擊的。但是修行之人不同,要努力克制自己,要在內心說服自己不和凡夫計較,如此循環克制,自己也就會不想報復了,所以這種不反擊的忍辱就叫力忍。
忘忍
所謂忘忍,就是指把不好的事情給“遺忘”了,相比力忍這種絕不反擊的忍辱,顯得又高深了一層。所謂氣量大的人不過如此,不管對方如何辱我,我就是不計較,過幾天就忘了,你能耐我何?你再來辱我,我也不理你,讓你覺得你就像一個小丑,這樣你自然而然就會退走了。
反忍
到了反忍這個層次,就和前面兩種截然不同了,前面的源頭都是出自對方,而反忍,則把問題歸根到了自己的身上。所以當別人來辱罵我的時候,我不會生氣,反而會覺得自己出了問題,不然別人為什么只辱我呢?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已,會從心里認為是自己智慧不夠,德行不夠,或福報不夠才受此責難。因此當辱罵來臨時,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就是‘反忍’。
推薦閱讀:什么是六和敬(上) 什么是六和敬(下) 普賢菩薩的十大愿是什么(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