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孔姓各地家譜大全

解夢佬

孔姓各地家譜,孔姓家譜是中華民族的一大亮點,它包含了孔家的;歷史和文化,它的歷史在我們心中源遠流長,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網站為你提供了孔姓起源,孔姓來源,孔姓起名等,為你提供參考!


孔姓家譜歷史傳說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傳世,記載世襲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官居朝議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翰深感個別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僅錄一人,使家族中許多賢達之士未能載入史冊,年代久遠后必被湮沒,決定廣收資料,創修孔氏族譜。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譜,將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鏤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間,宋、金、元歷朝更替,屢值兵燹戰亂,其間孔氏譜牒雖曾進行過重修,但沒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組織重修并付印。這次重修的族譜接受以往瀕于失傳的教訓,特對修譜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規定:此后族譜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為期。按此規定,應當在嘉慶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譜,但由于種種原因,修譜工作比規定時間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譜,這距上次修譜已有133年的時間。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時修譜,但乾隆甲子(1744年)負責修譜的是孔繼汾,他后來因被告觸犯了清朝《會典》而陷入文字獄,充軍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沒有再大修過族譜,直到民國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譜,經土7年努力,在民國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這部民國族譜是最大規模的一個孔氏全國合族大譜。

北宋元豐及明弘治年間所修的孔氏族譜,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啟、康熙、乾隆和民國所修的四部。從這四部族譜的纂修人員的設置來看,可以發現,隨著世代推移,修譜機構的設置規模逐漸擴大。 為確保修譜工作的順利進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嚴密的組織機構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譜時,設立鑒定一人,由衍圣公擔任;監修二人,由三品執事官和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擔任;提調二人,由正一品蔭生候選員外郎和曲阜縣世職知縣擔任;以下編次、掌收、校閱、謄錄、督刊、收發等職,也是各由四品執事官、候選州同知之類有官職者及有科名的人員擔任。到民國時期最后一次大修時,衍圣公孔德成主持,專門設立了曲阜全國孔氏合族修譜辦事處(簡稱譜館,古時稱:纂局),孔德成任總裁,由族長孔傳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譜館有職員66名,另有一些勤雜員役。

修譜時,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訂條規、頒布榜示,制訂統一格冊和修譜誓詞。然后擇吉日舉行儀式,告廟致祭后,各執事人員進入修譜的專設機構纂局內辦公。族譜纂修完成,要在孔廟舉行隆重的告祭儀式。各戶族眾按規定領到新譜后,即將舊譜交至族長,立即焚瘞。如有失落舊譜者,即聲明,該戶頭戶舉出具證明,刻附譜后。

孔姓家譜孔子嫡系

 第一代 大成至圣先師 孔丘,字仲尼.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文圣尼父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師尼父 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先圣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太師 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玄圣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二年(公元1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至圣先師 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

 第二代 泗水侯 孔鯉,字伯魚。孔子之子。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泗水侯,孔氏后人稱為二世祖。孔鯉經常趨庭接受孔子詩禮的訓導。享年五十歲,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 述圣公 孔伋,字子思。孔鯉之子。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沂水侯,元文宗至圣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國述圣公,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并列十哲之間,宋慶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加封沂恩公,升列四配,元寧宗至順二年(公元1332年)加贈述圣。孔氏后人稱其為三世祖。 他受業于孔子學生曾參,頗得孔子思想的真傳,著作《中庸》,以述父師之意。孔伋成為述圣,前繼承孔子,后通過門人傳給孟子。 孔伋享年八十二歲。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子思年六十二而卒。

第四代 孔白,字子上。孔伋之子。 據《闕里文獻考》、《孔叢子》及《孔氏祖庭廣記》等書的記載,孔白通習群書,又善兵法。 齊威王曾兩次召孔白為相,皆不受。《孔叢子》還記載,孔白學習雜家之術,孔伋教導他要學必由圣,要始于詩、書而終于禮樂,雜說不與焉。享年四十七歲。

第五代 孔求,字子家。孔白之子。 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求通習儒道,有遁世之志。楚王曾召之,不受。享年四十五歲。

第六代 魏相 孔箕,字子京,一說子真。孔求之子。 《闕里文獻考》等記載,孔箕曾做過魏相。享年四十六歲。 第七代 孔穿,字子高,一說子順。孔箕之子。生卒年月不詳,終年51歲。 他博學,清虛沉靜,有遁世之志,楚、魏、趙三國交聘,均不就。他常與趙國公孫龍會于趙國公子平原君處。公孫龍善為堅白異同之辨,孔穿據理相爭,折服了公孫龍。平原君曾告公孫龍,不要再與孔子高辨論了,說:其人理勝于詞,公詞勝于理。詞勝于理,終必受絀。

第八代 文信君 孔謙,《史記》作慎,《家語》作微。一名斌,字子順,又子慎。戰國魯人,孔穿之子,孔子八代孫。生卒年月不詳。 孔謙相魏安釐王,為魏王連和于趙,封魯文信君。他相魏王,改嬖寵之官以事賢才,奪無任之祿以賜有功,失官丟祿者皆不悅。他任魏相九個月,雖一再陳表治國大計,均不為魏王采用。遂感嘆道:言不用,居官食祿,是尸位素餐也。乃告病歸,卒于家。 第九代 博士、太師 孔鮒,字子魚,或子甲。孔謙長子。 博通經史,與魏名士張耳、陳余友好。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孔鮒不仕,令其弟子叔孫通仕秦,后召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秦相李斯始議焚書之事,孔鮒聽說后,收其家中《論語》、《孝經》、《尚書》等書,藏于祖堂舊壁中,自隱于嵩山,教授弟子百余人。后陳涉為楚王,陳余使人勸孔鮒出仕,鮒遂往,陳涉迎至郊外,親執其手,尊為博士、太師。孔鮒深感所言不得用,任職僅六旬(一說六個月),便托疾而退,卒于陳。 漢成帝時,孔子第十四代孫孔吉被封為殷紹嘉侯,奉商之祀。后改為宋公。傳三代(何、齊、安)失傳。

第九代 奉祀君 孔騰,字子襄。孔謙次子。 身長九尺六寸,通經博學。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騰為奉祀君,專管祭祀孔子的事務,此為奉祀孔子之始。漢惠帝時,孔騰被征為博士,后遷長沙太傅。享年五十七歲。 第九代 孔樹,字子文。孔謙幼子。 第十代褒成侯 孔忠,字子貞。孔騰之子。 有高尚之志,漢文帝時為博士,封褒成侯。孔忠生子二:孔武、孔安國。享年五十七歲。  

 第十代蓼夷侯 孔藂,即孔彥,孔樹子。秦胡亥元年,以左司馬入劉邦軍,為將軍,隸屬韓信部下。參加過著名的垓下之戰。漢立,封為蓼夷侯。子孔臧繼嗣,漢武帝時為太常。后坐南陵橋壞衣冠道絕免官。《漢書·藝文志》有《太常蓼侯孔臧》十篇,《太常蓼侯孔臧賦》二十篇。子孔琳、孔臧。孔琳有子二:孔黃、孔茂。孔茂無子。孔黃之子孔宣。孔宣以后絕嗣。 第十一代 博士 孔武,字子威。孔忠之子。 漢文帝封為博士。早卒。

第十一代 臨淮太守 孔安國,字子國。孔忠之子。 漢武帝時為博士,歷官諫議大夫、臨淮太守。西漢經學家。 安國少學《詩》于申培,受《尚書》于伏生,學識淵博,擅長經學。武帝時任博士,后為諫大夫,官至臨淮太守。據傳,漢魯恭王劉馀擴建宮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16篇,安國將古文改寫為當時通行的隸書,并為之作傳,成為尚書古文學的開創者。今傳《尚書孔氏傳》,一稱《孔安國尚書傳》,明清學者定為后人偽托。《史記》作者司馬遷研究《堯典》、《禹貢》等古文,也曾向他請教。后世尊其為先儒。 孔臧,西漢魯人,孔藂之子,孔子十一代孫,生卒年月不詳。西漢文帝時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 西漢初期,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各有解釋,孔臧對此極為不滿,曾致函從弟孔安國,稱深忿俗儒淫詞冒義,有意欲撥亂反正,由來久矣。后上書皇帝,自言:臣世以經學為業,家傳相承,作為訓法。今俗儒繁說,遠本雜以妖妄,難可以教。臣乞為太常,典臣家業,與安國紀綱古訓,使永垂來嗣。在官數年,著書十篇,賦二十四篇。

第十二代 大將軍 孔延年,子孔霸。 博覽群書。以治《尚書》為漢武帝時博士。后轉太傅,遷大將軍。享年七十一歲。 第十三代 烈君 孔霸,字次孺。 少時治《尚書》,師事太傅夏侯勝。昭帝末年為博士,漢宣帝時為太中大夫,被選為皇太子師,傳授經書。后升遷詹事,掌管皇后及皇太子家事,后出任高密相。皇太子即位,即漢元帝,孔霸因曾為帝師,被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號褒成君。又為給事中,加賜黃金二百斤,宅第一區,徙戶籍于長安。 漢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賜爵關內侯,食封八百戶,號褒成君,并賜黃金二百斤,宅一區,此為世襲爵位奉祀之始。詔令以其所食邑祀孔子,并徙其子回曲阜,主祀孔子。昭帝時征為博士。 孔霸為人謙退,不好權勢,常稱爵位太過,何德以堪之!漢元帝曾數次想讓他做宰相,均被他謝絕。漢元帝感其誠,甚為敬重,賞賜甚厚。孔霸去世后,漢元帝兩次素服去吊唁,賜贈東園秘器錢帛,以列侯之禮為之治喪。謚號烈君。孔霸四子:孔福、孔捷、孔喜、孔光。享年七十二歲。 第十四代 關內侯褒成君 孔福。孔霸之子。 永光元年奉詔徙戶籍回曲阜,主祀孔子。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為關內侯。享年六十二歲。生子孔房。 第十四代校尉 孔捷,曾任校尉,傳五世至孔嘉時而絕。 第十四代 校尉 孔喜,漢時任校尉,無子,絕嗣。

第十四代 簡烈侯 孔光,字子勇。孔霸第四子。生于西漢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卒于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終年70歲。 孔光自幼隨父徙居長安,聰穎好學,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后光祿勛匡衡推舉其為方正,入朝任諫大夫。他性格剛正,直諫無忌,常不合元帝之意,被貶出朝任一小官,后辭官回家收徒講學,所教弟子多數成就為博士、大夫。成帝即位,舉為博士,幾次到各地檢查冤獄,教化風俗,賑濟災民,后遷為仆射、尚書令、御史大夫。綏和二年(前7年)又升為大將軍,繼而拜為丞相,封博山侯。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后因在朝中力主扶正除邪,傅太后指使親信加以詆毀,被罷免還鄉。孔光回鄉不到一年,朝中接連換了三位丞相,廷議皆不如孔光。元壽元年(前2年)正月朔日有蝕,十余日后,傅太后駕崩,哀帝問光日蝕事,光以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相答,并告誡哀帝:放遠讒說之黨,援納斷斷之介,退去貪殘之徒,進用賢良之吏;平刑罰,薄賦斂,恩澤加于百姓,誠為政之大本,應變之至務也。哀帝又令孔光入朝,授光祿大夫,不久再拜為丞相。他與大司空何武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規定逾限者歸官,以緩和激化的階級矛盾。因遭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施。哀帝死后,平帝劉 年僅9歲,由太皇太后臨朝稱制,政事盡委于大司馬王莽。孔光耽心有不測之事,上書請求辭官回鄉。于是,按王莽之意拜孔光為太傅,次年拜為太師。后稱病辭職。 元始五年,孔光病故。太后令諫大夫持節護喪,公卿百官吊唁送葬。謚簡烈侯。

第十五代 關內侯 褒成君 孔房。孔福之子。 漢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襲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九百三十二戶。 第十六代 褒成侯 孔均,字長平。孔房之子。 本名莽,因避王莽諱,改名均。好學有才,言辭清辯,奏對成章。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專權,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封孔均為褒成侯,奉孔子祀,食邑二千戶。 后來王莽欲拜孔均為太尉,孔均堅辭不就,托病回鄉,因此失去了爵位。后卒于家。 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為太尉,上書辭謝未就職。享年八十一歲。

第十七代 褒成侯 孔志。孔均之子。 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農歷4月復封為褒成侯,食邑兩千戶。卒謚元成。生子孔損、孔澍、孔恢。孔澍、孔恢均傳三代而絕。

第十八代 褒亭侯 孔損,字君益。孔志之子。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襲爵,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闕里祭祀孔子時,孔損助祭。 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為褒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孔曜、孔旭。

第十九代 奉圣亭侯 孔曜,字君曜。孔損之子。 漢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為奉圣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孔完、孔瓚。 第二十代 褒亭侯 孔完。孔矅之子。 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襲褒亭侯。襲父爵,食邑百戶。孔完早卒無子,三國魏時以弟孔瓚子孔羨襲爵。

第二十一代 宗圣侯 孔羨,字子余。孔瓚之子,孔矅之孫。 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拜為奉議郎,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為宗圣侯,賜食邑百戶(一說千戶),奉孔子祀。生子孔震。

第二十二代 奉圣亭侯 拜太常卿 黃門侍郎 孔震,字伯起。孔羨之子。 襲奉宗圣侯。賜食邑二百戶。晉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農歷12月,改封奉圣亭侯,拜太常卿、黃門侍郎,食邑二百戶。生子孔嶷。享年七十五歲。 第二十三代 奉圣亭侯 孔嶷,一作孔亭,字成功。孔震之子。 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襲封奉圣亭侯,食邑二千戶。生子孔撫。

第二十四代 奉圣亭侯 孔撫。孔嶷之子。 舉孝廉,辟太尉掾,任豫章太守。襲封奉圣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孔懿。

第二十五代 奉圣亭侯 孔懿,孔撫之子。 襲封奉圣亭侯,兼從事郎中,食邑一千戶。享年六十一歲。生子孔鮮。 第二十六代 崇圣侯 孔鮮,字鮮之。孔懿之子。 好學,有度量。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襲封奉圣亭侯,后改為崇圣侯。生子孔乘。

第二十七代 崇圣大夫 孔乘,一作孔秉,字敬山。孔鮮之子。 北魏孝文帝時舉為孝廉。北魏延興三年(公元473年),封為崇圣大夫,食邑五百戶,并給十戶以供灑掃。生子孔靈珍、孔景進。 第二十八代 崇圣侯 孔靈珍。孔乘之子。 任秘書郎,襲爵。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封為崇圣侯,奉孔子祀,食邑一百戶。生子孔文泰、孔文僖。

第二十八代  孔景進,一作靈進,生子孔白鳥、孔伏承。 第二十九代 崇圣侯  孔文泰,孔靈珍之子。 襲崇圣侯。享年五十八歲。生孔渠。

第三十代 崇圣侯 孔渠,孔文泰之子。 襲崇圣侯。

第三十一代 恭圣侯 孔長孫。孔渠之子。 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封孔長孫為恭圣侯,食邑一百戶。 后周宣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同時詔封孔長孫襲鄒國公爵。孔長孫有二子,長子英悊,次子嗣悊。長子早逝,無子。享年六十四歲。

第三十二代 紹圣侯 孔嗣悊zhé。孔長孫之子。 隋文帝時應制登科,授涇州司兵參軍,后升遷太子通事。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封為紹圣侯,賜食邑一百戶。生子孔德倫。享年七十歲。

第三十三代 褒圣侯 孔德倫。孔嗣悊之子。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封褒圣侯(孔氏譜書作唐高祖武德九年)。食邑百戶,朝會位同三品,免除其子孫徭役。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賜孔德倫璽書、衣服等。生子孔崇基、孔子嘆。享年七十一歲。 《宋書》卷十七《禮志四》還記載了另一個世系:明帝太寧三年),詔給事奉圣亭侯孔亭四時祠孔子,祭宜如泰始故事。亭五代孫繼之博塞無度,常以祭直顧進,替慢不祀。宋文帝元嘉八年),有司奏奪爵。至十九年),又授孔隱之。兄子熙先謀逆,又失爵。二十八年),更以孔惠云為奉圣侯。后有重疾,失爵。孝武大明二年),又以孔邁為奉圣侯。邁卒,子罶嗣,有罪,失爵。 孔亭被封為奉圣亭侯事又見于《晉書》卷十九《禮志上》。 按照這一說法,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襲封奉圣亭侯的是孔亭,而非孔嶷nì。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襲封奉圣亭侯的是孔隱之而非孔鮮之。此后又有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封孔惠云為奉圣侯。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封孔邁為奉圣侯。期間又有孔亭五代孫孔繼之被奪爵、孔隱之兄子孔熙謀逆失爵、孔邁子孔罶有罪失爵等。不但與孔氏譜牒的記載大相徑庭,而且中間的傳承關系也非常混亂。但更為有意思的是,宋人歐陽修等修《唐書》之《宰相世系表》與孔氏譜牒所記載的竟然完全相同。 孔氏族人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孔繼汾《闕里文獻考》說:今汾以臆度之,亭與靖之、繼之三人,或系二十二代震之冢裔,至隱之、惠云、邁、罶等,或以大宗無人,遂取旁支代表,后因鼎祚屢移,子孫不嗣,家乘失傳,殆由于此。至靈珍崛起,北朝大約由于支別,自溯祖父以接大宗。如懿、鮮,未必盡主其所封爵,或系追崇。 也有人認為孔鮮與孔隱之為一人,隱之為孔鮮之字。還有人認為孔鮮的崇圣侯是后人追封的。由于史料的缺乏,人們也只能存疑。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孔子家族的世系情況是混亂的。

第三十四代 褒圣侯 孔崇基。孔德倫之子。 武則天證圣元年(公元695年)襲封褒圣侯,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授朝散大夫,陪祭朝會。享年五十六歲。 第三十四代 深州刺史 孔子嘆,攝寧陵祀事。 生子孔賢。孔賢,字元亭,孔氏譜書言其進士及第,曾任太子中舍人、深州刺史。定居寧陵,為寧陵派之祖。有子三人:孔蘊、孔蒙、孔蓄。均有傳。 第三十五代 文宣公 孔璲之,字藏暉。孔崇基之子。 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襲褒圣侯,特授國子四門博士。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詔追謚孔子為文宣王,改封褒圣侯孔璲之為文宣公,兼兗州長史。生子孔萱。 第三十六代 文宣公 孔萱,孔璲之子。 襲封文宣公,兼任兗州泗水令。生子孔齊卿。

第三十七代 文宣公 孔齊卿。孔萱之子。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襲封文宣公,兼兗州司馬。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詔以孔齊卿為兗州司馬。時李師道叛亂,孔齊卿陷于東平,卒。生子孔惟致。 第三十八代 文宣公 孔惟致。孔齊卿之子。 唐憲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襲封文宣公,任兗州參軍,奉孔子祀,復五十戶以供灑掃。生子孔策。享年六十五歲。

第三十九代 文宣公 孔策。孔惟致之子。 明經及第,仕曲阜縣尉、少府監主簿。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遷國子監丞、尚書博士。 宋大中元年(公元842年),宰相白敏中奏請每年給封戶、絹百匹,充春秋奉祀。此后一段時間內失封。生子孔振、孔拯、孔郁。孔拯無子,孔郁一支在三代以后定居浙江平陽,形成平陽派。 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襲封文宣公,歷國子監博士。 宋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宰相白敏中奏請歲給戶絹百匹,充春秋奉祀。享年五十七歲。 第四十代 文宣公 封絹 孔振,字國文。孔策之子。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襲封文宣公。舉進士甲科,官至監察御史,左補闕水部員外郎。享年七十四歲。 據孔氏家譜,孔振仍襲封文宣公,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舉進士甲科,歷兗州觀察判官,至刑部員外郎。孔振生子孔昭儉,歷兗州司馬、曲阜令。 但與家譜不太一致的是,《宋史·孔宜傳》說自璲之至策,五世并襲封文宣公,自策至昭儉,三世歲給封絹,以供享祀。言外之意是,孔策以后,孔子子孫就失去了爵位。孔振、孔昭儉只是享受皇帝每年給的絹,來供奉孔子祭祀而已。

第四十一代 文宣公 孔昭儉。孔振之子。 襲封文宣公,授廣文博士,歷兗州司馬、曲阜令。享年六十歲。

第四十二代 泗水令 孔光嗣,字齋郎。孔昭儉之子。 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授泗水令,后因時世動亂,失封爵。 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廟戶孔末所殺。享年四十二歲。

孔氏家譜歷代修譜

 孔氏歷代修譜都非常嚴格,明天啟年間修譜規定義子不能入譜,違者重究。清康熙時修譜,規定更加詳細: 一,凡不孝、不悌、犯義、僧道、邪巫、優卒、賤役等,都被認為是 辱祖玷宗,喪名敗節,皆不準入譜; 二,因修譜都是集資,所以規定族人每丁交銀八分,違者不準入譜; 三,孔氏子孫不僅行輩字有一定規定,即使用字亦隨行輩而定,不準亂用。 修譜時,如有不依規定亂取用者,必須改正,否則不得入譜。乾隆甲子修譜除繼承康熙時的規定外,又提出凡養異姓為子、贅婿冒姓、子隨母嫁攜來同居者,亦不得入譜。對以上各方面,不僅各戶頭要認真作保證,而且還發動族人知情者履行檢舉之責。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譜外,各戶、各支派還有自己纂修的小譜或支譜。這些譜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比如,《林前戶支譜》記載了從漢至清歷代皇帝對孔氏優免賦役的敕文,并收入嘉慶年間立于孔廟毓粹門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譜》則收入了更為詳細的資料,在人名之下不僅載有字號、功名官職,還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與何家之男等內容。由于支譜所刊印數量較少,留存下來的僅有八部,它們是:《東家小譜》、《嫡系小譜》、《續修支譜》二種,《大宗支譜》二種,《林前戶支譜》、《林前戶重修孔子世家譜》。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譜,必須獲得衍圣公的批準,加蓋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級官府主要根據衍圣公府鈐印的有無,來判斷內孔與外孔,決定是否給予優免差徭及有別于齊民的特權。

孔姓家譜嫡系下

 第四十三代 文宣公 中興祖 孔仁玉,字溫如。孔光嗣之子。 后唐明宗長興元年(公元930年)任曲阜縣主簿,后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襲文宣公。 后晉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兼任曲阜縣令。 后周太祖廣順二年(公元952年)幸曲阜拜孔廟及墓,召孔仁玉賜五品服。被孔氏后人譽為中興祖。享年四十五歲。 孔光嗣生子孔仁玉。時值五代:軍閥割據,皇帝們自然無暇顧及孔子的子孫了,定居曲阜的孔子子孫不但失去了爵位,而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境,差一點絕種。據說,南朝宋元嘉年間,曾以孔景等五戶為林廟灑掃戶,子孫世襲。孔景等本姓劉,因在孔府當差,仆隨主姓,改姓孔。 到灑掃戶孔末時,見孔氏子孫人枝不旺,又多流寓他處,便于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設計殺害了孔光嗣,冒充孔子后裔襲封爵位,并兼任曲阜縣令。這就是孔子家族史上著名的孔末之亂。

 據說,事發時,孔仁玉只有九個月大,正被其母抱著在孔林西北張羊村的外祖母家。孔末為斬草除根,率兵包圍了張家,張家為了保全孔仁玉,忍痛將自己的兒子交了出去。此后,孔仁玉便改名換姓,由張家養大。孔氏譜書稱,孔仁玉發奮讀書,九歲時就能通《春秋》,姿貌雄偉。 后唐明宗長興元年(公元930年),有人將孔末冒充圣裔之事訴諸朝廷,經朝廷核實,孔末被誅,孔仁玉得以主持孔子祀事,兼任曲阜縣主簿,中斷了近二十年的孔氏大宗支始得以復爵。 后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孔仁玉兩年考滿,遷龔邱(今山東寧陽)縣令,襲封文宣公。 后晉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又改任曲阜令。后周高祖廣順二年(公元952年)農歷6月,郭威攻克兗州,到曲阜祭祀孔子,同時召見孔仁玉,賞五品官服及銀器、雜彩等一宗,仍以之為曲阜縣令。 第四十四代 文宣公 孔宜,字不疑。孔仁玉之子。 孔宜自幼聰穎,十歲能文。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上書皇帝述其家世,被召為曲阜縣主簿,后遷黃州軍事推官。黃州扼江鄂咽喉,地勢險要,時值吳、越初定,孔宜佐理軍務,實績甚多。宋太宗即位,擢孔宜為司農寺丞,掌星子鎮市征,曾上言皇帝:江左始平,庶務不綱,星子當江湖之會,商賈云集,請建為軍。朝議后,因丁戶少而定為縣,孔宜就任知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皇帝賞識孔宜所著文、賦,擢其為太子右贊善大夫,襲封文宣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奉詔修曲阜孔子廟。宋太宗雍熙三年,曹彬北征契丹,孔宜受詔督餉,被拒于巨馬河,溺水而卒。享年四十六歲。子孔延世。

第四十五代 文宣公 孔延世,字茂先。孔宜長子。 博學、善吟詠。因父為國而死,被賜學究出身,任曲阜縣主簿。歷任閩、長葛知縣。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真宗下詔求孔子后,群臣以孔延世薦之。農歷11月,召赴開封,授曲阜令,襲封文宣公,賜白金束帛及太宗御書印《九經》等。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詔本道轉運使、本州長史,待以賓禮。后卒于官,享年三十八歲。生子孔圣佑。 第四十五代 衍圣公: 孔圣佑。孔延世之子。 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賜同學究出身。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東封泰山,孔圣佑被特許衣綠陪位,綴京官班后。后擢升孔圣佑為太常寺奉禮郎。后改為大理評事。 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襲封衍圣公,以光祿寺丞知仙源縣事。 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1037年),卒于任上,卒年三十五歲。無子,后孔延世弟孔延澤之子,孔宗愿襲封。 第四十六代衍圣公 孔宗愿,字子莊。孔宜次子孔延澤之子。 宋仁宗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補為齋郎。 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以北海尉為國子監主簿,襲封文宣公。 宋至和初年(公元1054年),太常博士祖無擇上言皇帝,衍圣公爵名文宣公是將其先祖孔子之美謚加在后裔身上,是一個大的過失。請求朝廷根據尊儒褒圣之義,為孔子后裔另定封號。 祖無擇之原話如下:按前史,孔子后襲封者,在漢、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晉、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齊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鄒國,唐初曰褒圣,開元中,始追謚孔子為文宣王。又以其后為文宣公,不可以祖謚而加后嗣。 

宋仁宗皇帝將祖無擇的意見交給其他大臣們討論,得到了大臣們的贊同,于是,宋仁宗皇帝就下詔,于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改封文宣公為衍圣公,此為封衍圣公之始。 第四十七代 衍圣公 孔若蒙,字公明。宋熙寧元年(1068年)從八品上襲衍圣公,元祐元年(1086年)改封奉圣公,授承奉郎。孔若虛公實宋元符元年(1098年)襲奉圣公。 第四十八代 衍圣公 孔端友,字子交。宋崇寧三年(1104年)復封衍圣公。 第四十九代 衍圣公(南宗) 孔 玠,字老宋。紹興二年(1132年)襲衍圣公。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建炎二年(1128年),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赴揚州陪祀,未能歸里,后家于浙江衢州,其子孫孔拯、孔摠、孔文遠、孔萬春、孔洙依次承襲,歷史上稱為南宗。 金兵入主中原后,建立劉豫政權。齊阜昌四年(1133年),齊帝劉豫命孔端友之弟端操之子孔璠為權襲封衍圣公,管理孔子祀事。金天眷三年(1140年)封孔璠為衍圣公,但孔璠未襲封即去世。皇統二年(1142年)又封孔搢之子孔拯為衍圣公,以后孔湞、孔元措、孔湞等襲封,是為北宗。 第四十九代 衍圣公(北宗) 孔 璠,字文老。齊阜昌四年(1133年)權襲封衍圣公,金天眷三年(1140年)封衍圣公,未襲先卒。 第五十代 衍圣公(南宗) 孔 搢,字季紳。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襲衍圣公。 第五十代 衍圣公(北宗) 孔 拯,字元濟。金皇統二年(1142年),襲衍圣公正八品、授文林郎。 孔 摠,字元會。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授文林郎,襲封衍圣公。當時,正值兵亂后,曲阜孔子廟宇傾頹。孔摠親率佃戶,東至蒙山伐取木材,維修寢殿、尼山孔廟、防山梁公林等殿宇廊廡50余楹。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世宗召孔摠至京師,欲授官至尚書省,孔摠以主先圣祀事力辭,乃改授曲阜縣令。 孔摠勤于政事,案無留牘。修筑縣城時,叮囑勿拆廬舍,勿壞冢墓,有礙者當隨地筑之,其無主枯骨暴露者,以己俸收葬。官至奉直大夫。53歲卒,贈光祿大夫。 第五十一代 衍圣公(南宗) 孔文遠,字紹先。宋紹熙四年(1193年)襲衍圣公。 北宗至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時,蒙古興起于北方,金兵南撤,孔元措隨金遷往汴京。蒙古兵占領曲阜后,封孔元措族兄孔元用為衍圣公。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命孔元用隨征益都,八月,封元用之子之全為衍圣公。是時,宋、金、蒙古各有一個衍圣公。太宗五年(1233年)蒙古兵攻下汴京,仍命孔元措回曲阜為衍圣公,命孔之全專任曲阜縣尹,取消其衍圣公爵位。孔元措無子,晚年收其弟元 之孫孔湞為嗣。孔湞為孔之固側室所生,父親死后,其生母被嫡母趕走,隨母改嫁驅口李氏,也改姓李,年長后被孔元措領回,孔元措去世后,于憲宗元年(1251年)接襲為衍圣公。但他不務正業,整日游獵,荒廢祭祀,引起孔氏族人不滿。孔之全之子孔治率族人上書皇帝稱孔湞非孔子后代,憲宗二年免去孔湞衍圣公稱號,但未再封他人,使北宗封爵中斷了43年。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滅南宋,趙宋所封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洙歸元,但未被封為衍圣公。至元十九年,元世祖訪查孔子后裔以封衍圣公。孔洙被召至京,表示愿守衢州祖廟,讓位于曲阜族人,世祖贊揚他寧違榮而不違親,真圣人后也,改授為國子監祭酒兼提舉浙東學校事。至元貞元年(1295年),成宗乃封孔治為衍圣公,將衍圣公爵位授予北宗。 第五十一代 衍圣公(北宗) 孔元措,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襲封衍圣公,授中議大夫,賜四品勛,后敕封衍圣公兼曲阜縣令。金宣宗年間授東平府通判,改太常博士、太常寺丞、同知集賢院。金末帝年間授泰定軍節度使、兗州觀察使兼行太常少卿,后遷光祿大夫,晉太常卿。 

蒙古滅金后,元措仍襲封衍圣公,初特令視四品,實八品。后晉階中議大夫,從五品上。元朝禮樂,由孔元措整理創編。孔元措還于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整理編輯了《孔氏祖庭廣記》一書,比較翔實地記錄了有關孔氏宗族的歷史情況。 第五十一代 衍圣公(北宗) 孔元用,字俊卿。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二代 衍圣公(南宗) 孔萬春,字耆年。宋寶慶二年(1226年)襲衍圣公。 第五十二代 衍圣公(北宗) 孔之全,字工叔。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封衍圣公,太宗五年罷。 第五十三代 衍圣公(南宗) 孔 洙,字景清。宋紹定四年(1231年)襲衍圣公。 第五十三代 衍圣公(北宗) 孔 湞,字昭度。蒙古憲宗元年(1251年)襲衍圣公,次年免。 第五十三代 衍圣公(北宗) 孔 治,字世安。元元貞元年(1295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四代 衍圣公(南宗) 孔思誠,襲封衍圣公。 元延祐二年(1315年),曲阜族人上書皇帝,奏稱衍圣公孔思誠(孔治之子)并非正支,請求以正支孔思晦襲封,次年六月罷孔思誠而以思晦為衍圣公。此后歷代衍圣公均為孔思晦的后代。 第五十四代 衍圣公(北宗) 孔思晦,字明道。生于蒙古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卒于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終年67歲。 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授中議大夫,襲封衍圣公,給四品印。元泰定四年(1327年)升嘉議大夫,改給三品銀印。 并請準置尼山書院,恢復鄒縣子思書院;請準為孔子及其母顏氏加封王號;編修孔氏譜牒,此孔氏宗譜碑,現存孔廟東路家廟院內。 第五十五代 衍圣公 孔克堅,字璟夫。生于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終年55歲。 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授嘉議大夫,襲封衍圣公。請修飾孔廟塑像,獲準,并撥給所需費用。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晉中奉大夫,賜二品銀印。至正十五年(1355年)征為同知太常禮儀院使攝太常卿。至正十九年(1359年)遷禮部尚書。 洪武元年(1368年),克堅奉召至京。明太祖朱元璋在謹身殿召見孔克堅,并與之對話。此對話碑現存孔府二門里。 第五十六代 衍圣公 孔希學,字士行。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襲衍圣公,明洪武元年(1368年)封衍圣公。從二品,后正二品。洪武元年賜田2000大頃供祭祀,以其余為俸。 第五十七代 衍圣公 孔 訥,字言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襲衍圣公。正一品,班列群臣之首。 第五十八代 衍圣公 孔公鑒,字昭文。明建文二年(1400年)襲衍圣公。 第五十九代 衍圣公 孔彥縉,字朝紳。明永樂八年(1410年)襲衍圣公。 第六十代 衍圣公 孔承慶,字永祚。早卒,明景泰六年(1455年)追贈衍圣公。 第六十一代 衍圣公 孔弘緒,字以敬。明景泰六年(1455年)襲衍圣公。 第六十一代 衍圣公 孔弘泰,字以和。明成化六年(1470年)襲衍圣公。 第六十二代 衍圣公 孔聞韶,字知德。號成庵,孔弘緒之子,孔子六十二代孫。生于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終年65歲。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襲封衍圣公。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孔聞韶上奏朝廷:孔氏稅糧,在成化年間曾恩免三分之一,今圣裔貧困者甚多,乞盡蠲免。獲準。明正德七年(1512年),聞韶與山東巡撫趙璜、僉事潘珍奏準將曲阜縣城從舊縣遷至闕里周圍,以城衛廟,次年興工修筑。 第六十三代 衍圣公 孔貞干,字用濟。明嘉靖二十五年(154B56年)襲衍圣公。 第六十四代 衍圣公 孔尚賢,字象之。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襲衍圣公。 第六十五代 衍圣公 孔衍植,原名胤植,因避清世宗胤禛之諱,改名衍植,字懋甲,號對寰,孔尚坦之子,孔子六十五代孫。生于明神宗萬歷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世祖順治四年(1647年),終年56歲。 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襲封五經博士。因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賢無子,衍植于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繼嗣,襲封衍圣公。天啟七年(1627年)加封太子太保,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晉太子太傅。 孔衍植倡修孔氏宗譜,并刻制木版刊印,即天啟譜。并請準增定六十六代以下行輩,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十字,孔氏全族遵循。 第六十六代 衍圣公 孔興燮,字起呂。清順治五年(1648年)襲衍圣公。 第六十七代 衍圣公 孔毓圻,字鐘在。生于清世祖順治十四年(1657年),卒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終年67歲。 清康熙六年(1667年)襲封衍圣公,授光祿大夫,加太子少保。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晉太子少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孔毓圻以擴林地、置守衛之名,奏請朝廷賜地11頃,免除租稅,設百戶管理一員負責守衛,均獲允準。主持重修世家譜二十四卷,著有《蘭堂遺稿》等書。 第六十八代 衍圣公 孔傳鐸,字振路,又字牖民,孔毓圻之子。生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卒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終年63歲。清雍正元年(1723年)襲封衍圣公。 清雍正二年(1724年)孔廟遭災,傳鐸素服痛哭三日,引咎自責,上奏重修孔廟,獲準。后會同山東巡撫岳浚、前山東巡撫陳世倌,撥庫銀重修,并增設樂器庫房諸處,至雍正八年(1730年)工成。著有《安懷堂文集》等書,計18種、105卷。 第六十九代 衍圣公 孔繼濩,字體和。早卒,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贈衍圣公。

第七十代 衍圣公 孔廣棨,字京立。清雍正九年(1731年)襲衍圣公。 第七十一代 衍圣公 孔昭煥,字顯文。清乾隆九年(1744年)襲衍圣公。 第七十二代 衍圣公 孔憲培,字養元。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襲衍圣公。 第七十三代 衍圣公 孔慶镕,字陶甫,一字冶山。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終年55歲。慶镕系七十二代衍圣公孔憲培胞弟憲增之子,孔子七十三代孫。憲培無子,以慶镕繼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襲封衍圣公,誥授光祿大夫。 第七十四代 衍圣公 孔繁灝,字文淵。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襲衍圣公。 第七十五代 衍圣公 孔祥珂,字覲堂。清同治二年(1863年)襲衍圣公。 第七十六代 衍圣公 孔令貽,字燕庭(又榖孫)。清光緒三年(1877年)孫襲衍圣公,1914年封衍圣公。歲俸定為銀2000元。 第七十七代 衍圣公 孔德成,字玉汝。1920年襲衍圣公,1935年改稱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 至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國民黨政府改封孔子第七十五代孫襲封衍圣公孔德成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為止,衍圣公這一稱號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一共沿襲了八百八十年。孔氏歷代修譜。

孔姓家譜內孔和外孔

一般說來,作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稱內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稱為外孔或偽孔。這里的里外、真偽,是以圣脈的流傳作為對照的。 圣裔們所強調區別的外孔,其情況大致有二: 一是與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書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幾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擴大的同時,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漸漸湮沒無聞,也無世系資料存世,然而這為數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時會想方設法混進圣裔中去,以圖享受到朝廷對孔子后裔的優厚待遇。正是累朝優禮、與常人異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偽孔冒宗的現象,在曲阜縣之外的其他州縣,時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脈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優免地方差徭,這種情況每朝每代都有發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嚴格,冒宗易于識別,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傳的后代。據載,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時期傳至五十三代而分為孔氏五位的同時,灑掃戶孔末的子孫也已立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張陽社、西隅社、東忠社、西忠社。到清代,這些所謂仆隨主姓的外孔,又發展到曲阜之外的鄒城等地。既然同屬一姓,又并非同脈,為了明確主仆、圣裔庶民之區別,以衍圣公府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準其隨欽賜行輩取名,以免混亂。外孔如冒宗續譜,則要因冒宗譜,濫邀恩崇而獲罪。

孔姓家譜孔府檔案

來源及形成
孔府檔案屬于私家檔案,由于歷代帝王對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與皇帝關系逐漸密切,上下行文接連不斷,全國各州府衙亦相繼行文接洽關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達三十六萬畝,分布在五省數百個縣,因此縣級政府與孔府間的關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糾紛處理,更是文案復雜。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內除三大公堂外,還有十大廳辦事機構,各機構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廟的各種帳冊、府內生活的規定及帳冊等,因此,資料極為豐富。 孔府檔案以其歷史長、數量多、內涵豐富而成為中國著名的私家檔案。由于戰亂孔府檔案過去曾有損失,現存檔案記錄了孔府從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況,是研究歷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的珍貴原始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孔府檔案也為中國文獻檔案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典型范例,在檔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檔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來較為分散,孔府凡屬于上下及各州府縣行文均保存在掌書廳書房內,由典籍官掌管,地畝冊、契約、收租冊,均保存在冊房內;婚喪嫁娶及林廟祭祀酒席帳、祭品帳均保存在司房內;內務日常開支、工資帳和來往賓客帳均保存在帳房庶務室內;呈稟號簿、收文簿、發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啟事廳承啟處內。以下族長衙門、百戶衙門、管勾衙門、禮學、樂學、古樂傳習所等,各廳房均有零星文件。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把這些零星文件均收歸書房保存。

1956年春,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同志來曲阜檢查文物保護工作時,發現了這批歷史文物檔案。回京后,派專家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專門整理檔案,故宮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鴻慶專門整理文物。把文物分成33大類,以后由文管會繼續整理;把檔案分存后五間房,單獨列項,專庫保管,以便以后整理。1956年 8月開始,國家文物局委托國家檔案館,派南京檔案史料整理處(現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專家常住曲阜進行分類整理,由金佳任組長,成員有郭鵬、丁家襄,參加整理的還有南京裝裱工程先道。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于1958年9月。1959年夏季至國慶節,孔府進行復原陳列,將檔案由后五間遷移至東大樓下保管,并批撥50方香樟木制成檔案箱保護。1960年春中央委員國家檔案局局長曾三同志來曲阜檢查檔案工作,指示:要片紙不丟,只字不損,把檔案保護下來。從此又加強人力糊耳裝訂,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1972年夏季又開始裱糊裝訂,建新帳登冊,至1987年已編至9200余卷號。以后繼續整理裱糊裝訂,現在還有部分殘破卷頁沒有整理。


照南京檔案館協助整理的分類,共分八個階段(解放前孔府檔案分類是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八個階段時:明代、清代、民國、北洋軍閥、國民黨、敵偽時期、1946年解放、解放戰爭時期,始于嘉靖十三年,止于1948年8月。 每一階段又各有分類,多寡不同,清代最多。每個階段分類是:襲封、祀典、先賢、宗族、家譜、屬員、廟庭官員、府內官員、學錄、庶務、租稅、林廟管理、徭役、刑訟、宮廷災異、財務、文書等。
孔府檔案內容非常豐富,涉及中國封建社會的各個方面。 宮廷政治方面的資料,記載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儲、巡幸、崩逝、柑廟配天、慶典朝賀等皇室大事,以及各種典籍制度。形式有奏折、京報、邸抄、公文簿冊等。 祀典方面的資料,記載皇帝駕幸闕里,御祭孔子,賜給供器、匾聯,遣官祭祀等。

襲封方面資料,記載孔氏子孫襲爵受封,設置孔氏職官以及家學、廟學職官、奉祀各先賢等。 宗族方面的資料,記載孔氏宗族支譜宗法族規、家庭事務,優免孔氏雜差徭役賦稅等。

另外還有林廟管理、莊務管理、府務管理等。

孔氏家族與族譜

孔氏家族,作為天下第一家,是由同一始祖孔子繁衍下來的一個龐大家族。其中,衍圣公是孔子的嫡系后裔,世襲公爵,在家族中是大宗;其余旁系等則為小宗。 隨著孔子后裔的不斷繁衍,為數益眾。為便于管理,在孔氏家族內部建立起了一整套組織系統。最初曾分為五位,后又分為十二派,到明清兩代,發展到高峰時期,又增為60戶。每戶設有戶頭戶舉一至三人。清代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六十戶戶頭戶舉點名清冊》中一一列舉了60戶的名稱,諸如:大宗戶、道溝戶、終吉戶、栗園戶、泗北戶……等等。 這60戶孔氏家族各設族長一人,負責管理全部孔氏族人,另設林廟舉事一人輔佐族長。族長是由衍圣公在孔氏族人中檢選的,在家族中德高望重,輩長年高。孔氏族人把族長的辦事處叫做族長衙門,族長衙門和知縣衙門、百戶衙門、管勾衙門合稱孔府四衙門。60戶的戶頭戶舉則是每戶族眾表率,必得老成持重,心地明白,衣冠整齊,為本戶所欽服者,始克充選。

曲阜的孔氏家族自分為60戶以來,至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修譜時,僅在譜的人數就多達2萬多人,每戶約有數百人不等,人數多的達千人以上,只有極少數戶為數十人。孔府還要給族長約十大畝土地作為養贍,戶頭戶舉也撥給二、三大畝作為養贍,外地的戶頭戶舉則各賜衣巾,賞給札付。 孔子的家鄉在曲阜,對于所有遷居外地的孔氏族人,均稱做流寓戶。孔氏的流寓戶經過多年來的遷徙,已遍及全國,他們分布于山東、浙江、江西、四川、江蘇、廣西、福建、河北、安徽、嶺南、湖南、山西、甘肅、吉林、青海、陜西、黑龍江、云南、貴州、湖北等20余省。這些流寓戶在異地一般都是聚族而居。

孔氏家族還有一條規定,就是不準隨意取名,要嚴格按照皇帝賜給的行輩取名。孔府曾專門頒布過《孔氏行輩告示》:立行輩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別長幼。邇來我族人滿數萬丁,居連數百里。豈唯目不能偏識,而且耳不能遍聞。若無行輩則昭穆易紊,無表字則稱謂不論。在前業經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開列于后,凡我族人俱當遵照后開行輩,取名訓字。有不欽依世次隨意妄呼者,不準入譜。 孔氏行輩字,明洪武年間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彥(朝)、 承(永)、 宏(以)、聞(質)、貞(用)、 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興(起)、毓(鐘)、傳(振)、繼(體)、 廣(京)、 昭(顯)、憲(法)、慶(澤)、 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后來,孔子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報當的北洋政府批準,又續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這二十個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孫至一百零五代孫的行輩。其用心可謂久遠矣。

在孔氏宗族史上,非圣裔的孔氏,希圖優免地方差徭,享受特權,常常想方設法混入圣裔,引發多起偽孔冒宗現象。五代殘唐時期發生的孔末之亂就是最嚴重的一次。孔末原是孔府的灑掃戶,仆隨主姓而姓孔,兵荒馬亂之中,承五季之擾,殺圣人子孫幾盡,年僅9個月的孔子四十三代孫孔仁玉,在外祖母的拼力救護下,得以生還,直至后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明宗重新加封孔仁玉文宣公,才使斷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興。孔仁玉被尊稱為中興祖。自此,孔仁玉的后裔稱為內孔,而孔末之后稱為外孔,兩者并非同祖同宗,其后代永為世仇。 孔氏宗族還有南宗、北宗之分。此事始于南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由于宋、金連年作戰,中原被金人占據,南宋遷都臨安。當時的孔子四十八代孫、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隨皇帝高宗南渡,定居于浙江衢州,繼續襲封衍圣公,是為南宗。與此同時,偽齊劉豫政權封端友弟端操的次子孔璠為衍圣公;孔璠三子孔(左扌右思)的兒子孔元措又被金人封為衍圣公,從而出現了南北兩地的孔氏子孫,分別在三個敵對的朝廷任職的情況。元統一中國后,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南宗孔子五十三代孫、衍圣公孔洙以曲阜子孫守護先塋有功于祖為由,讓爵位于曲阜(北宗)的孔氏,受到朝廷的嘉許,并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明確要求南宗的孔氏子孫必須嚴格遵守官訂家規,如有起而爭論者,將會制以不忠不孝的重罪。從此結束了南北兩宗并存的局面。

為了把居住分散、血緣親疏的孔氏族人組成一體,進而達到詳世系、聯疏親、厚倫誼、嚴冒紊、序昭穆、備遺忘的目的,孔氏家族非常重視纂修家譜,并為此規定了嚴格的家譜條規,違者將被除籍。因此,孔氏家族的家譜在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堪稱私譜之冠。

宋以前的孔氏家譜只收錄直系長子長孫,北宋始合族修譜,支庶兼采,歷經元、明、清和民國,沿修不輟。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大修譜時,將家譜由筆抄改為刊印,并規定每60年的甲子年一大修,每30年的甲午年一小修。孔氏家譜的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的。 修譜時,孔府要先行條規、榜示,制定統一格冊和修譜誓詞,建立嚴密的組織機構,并選擇吉日舉行儀式。入譜手續和考察十分細密,格冊裝訂考究。譜成后還要舉行告祭儀式,宴犒有功人員等。除合譜外,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所修的支譜必須獲得孔府的批準,嚴防外孔的濫入。

孔姓家譜字輩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兩千多年里,族屬繁衍日眾,遍及全國各州府縣。為了使族屬代代不亂,長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條理,孔氏宗族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規范條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沒有固定的行輩,那時人數尚少,各家取名很隨意。從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訂定行輩,但還不嚴格,同輩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輩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賜給孔氏十字作為行輩字,從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準隨便取名。衍圣公府還專門頒布了《孔氏行輩告示》:……今依所定吉字開列于后,凡我族人俱當遵照所開列行輩,取名訓字。有不欽依世次隨意妄呼者,不準入譜。明崇禎年間,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報請皇帝,又立十字十輩。清同治年間,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經皇帝核準,又立十字十輩。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貽由中華民國內務部備案續立二十字二十輩。以上幾次訂定的行輩字計五十字五十輩,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為: 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為避皇帝廟諱,而將胤字改為衍字。 到20世紀90年代,曲阜當地的孔氏已傳至八十代佑字輩,以下尚有25字可續。

以上有解夢佬算命網整理,更多請轉載http:www.ziweifu.com/baijiaxing/2011/1212/077.html/

以上就是孔姓各地家譜大全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其它相關文章。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