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佛教經典里面都不約而同的記載了關于佛的十八種功德,也即是“十八不共法”,是為了銘記佛陀各類功德的特殊經文,其中就包括了“六無失”,所謂無失,其實就是指佛陀在身口意上面的功德,所以下面就來簡單說說這六無失到底包含什么內容吧。
六無失之無異想
異想即私念,也就是你對人劃分了階級,像這種行為,佛陀是絕對不可能做的。所謂佛對世間眾生一切平等,給予的憐憫、感應、福報皆相同,不會因為你的性別、高矮、美丑、貧富進行區分,所以佛就如同日光一樣普照大地,對眾生絕無偏袒,無異想。
六無失之無定心
佛不管是行住坐臥皆不離禪定,沒有不定心。這所謂的定心,就是指你修行的話,就必須要保持內心的清凈,不能有一絲雜念。所以佛恒常安住在真如法性之中,行住坐臥無不在定中,所謂“語默動靜體安然”,正是對佛威儀的最好寫照。《天問經》云:“何人無過失,何人不失念,何人常一心,應作者能作,正知一切法,一切障得脫,諸功德成就,唯有佛一人。”
六無失之無己舍
情緒對于眾生來講,是不能脫離的存在,所謂喜怒哀樂皆是如此,他們之間相互影響,不會混亂,比如苦中作樂、苦盡甘來,這都是一個變化的過程。眾生對這情緒的變化是時刻在感知的,所以時常會因為情緒而做錯事。但對于佛來講這些不互相錯亂的感受都能認知它們生時、住時、滅時的本性,所以佛不會因為情緒而變化,因此才說佛無己舍。
推薦閱讀:佛教稱呼解析 佛化家庭的積極意義 觀音的含義,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的來
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是回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意思為皈向或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回,在生日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但唯有受到三寶的加持。
佛滅度后,三藏十二部集結阿難,迦葉等人和500羅漢,人為憑記憶所著這其中難到就沒有糟粕嗎?
這五百阿羅漢都是圣人,擁有圣人的智慧,苦智 苦集智 苦滅智 苦滅道智 四無礙智等等,這些智慧超越凡夫的想象。并且阿難尊者常伴佛左右,佛親稱阿難多聞第一,佛有一切知智,所以阿難不會錯的。佛教最厲害的咒語都有哪些?
佛教自我感覺沒有特別厲害的咒語,每個咒語都有每個咒語獨特的含義,所處的地方或者環境不同咒語的作用也不一樣。
佛教最厲害的咒語都有:本覺大明咒、楞嚴咒、 藥師咒、六字大明咒。 1、本覺大明咒: 達爾瑪普賢王如來三根本總持咒之一。超度一切中陰身眾生,六道眾生聽到后發起本覺菩提心,誦此咒,一歷眾生耳根,即能消除宿業,持以度亡放生,功德極大,雖墮惡道,即得往生。
一.叱陀你:斷他咒術破羅網 解除橫死消災障救拔一切冤苦業 清凈光明更吉祥
天魔外道和一切妖魔鬼怪也有他們自己的咒術,可是你一誦這個咒,就能破他們的邪咒。所以說「斷他咒術破羅網」,破魔的羅網,破魔王一切的神通。「解除橫死消災障」,本來應該橫死,或者有什麼大難,水難、病難、災難,一切的橫死,好像被車撞死,飛機掉下來死,或者火車失事死,汽車失事死,這些橫死,叫橫難。念這個咒,橫難就沒有了,可以破了,所以他能破人家咒。破一切的災障。「解除橫死消災障」,一切的難都可以消了。「救拔一切冤苦業」,什麼冤業苦業,這個咒都可以救拔。「清凈光明更吉祥」,誦這個咒。可以得到清凈光明妙吉祥。
二.阿迦羅:無上大悲心印文 西方蓮華部眾神更加慈悲兼喜舍 妙運巧奪造化功
阿迦羅這個咒,就是無上大悲心,無上大悲咒。「無上大悲心印文」,心印這種妙法。「西方蓮華部眾神」,西方蓮華部一切護法善神。「更加慈悲兼喜舍」,你要用大悲心、大慈心、大喜心、大舍心,四無量心用圓滿啦,「妙運巧奪造化功」,你要是會用,用得恰倒好處,可以奪天地造化的功能,令這個應該死的人不死,應該壞的人不壞,不如意的事情,都能化為吉祥。這就是能巧奪造化,這種功用是很妙的。所以你們各位要知道,從這裏開始是五大心咒,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用的,在楞嚴咒裏邊是最重要的。
三.密唎柱:擎山持杵遍虛空 東方金剛鎮魔軍八萬四千常擁護 能使行人入大中
「叱陀你、阿迦羅、蜜唎柱、般唎怛羅耶、儜揭唎」這五句咒叫五大心咒,是五方佛的心咒。這五大心咒專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術。無論他有何妖術邪法,你誦持這五大心咒,就把他這妖術邪法破了。不單破人間的妖魔鬼怪,還能破天上的天魔外道。你遇到天魔外道,就誦此五大心咒,他就不能惱亂你的心,不論他有什麼法術都不靈驗了。所以這五大心咒,在楞嚴咒裏非常重要,非常靈感,不可思議。密唎柱,翻譯成金剛,是一百八的金剛之一。這是屬於東方的金剛部,是金剛部的咒心,所以說:「擎山持杵遍虛空」,這是八萬四千金剛菩薩,擎山持杵遍虛空界。「東方金剛鎮魔軍」,東方的金剛部,來鎮服一切的天魔外道,把天魔外道鎮服了,修行就容易清凈,容易用功修行。所以修道要內功外德,裏頭要有功,外邊要培植德行。「八萬四千常擁護」,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常擁護你。「能使行人入大中」,能使修道的人,得到楞嚴大定,常常生出真正的智慧。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