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生三要就指一個人一生里面要做到的事情,主要對象是自己,也即處理內在,學佛之人沒有良好的內在是注定沒有成就的,所以佛教里面很多善知識便做了三大要點,以供廣大民眾學習,不論是否修行,人生三要都可以作為我們人生的準則。所以下面就來簡單的說說這人生三要是什么吧。
要學會自尊
自尊,也即自己尊重自己。現在的社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崇尚金錢至上,為了物質生活,能夠輕易拋棄自尊,這一點在佛教中看來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一旦你失去了自尊心,那么你這個人就失去了進步的空間,同時也變得唯利是圖了,這樣對個人對社會都是十分不利的。同時只有自己擁有自尊心,才有辦法區別善惡是非、正確與錯誤。如果人沒有自尊心,就沒有善惡標準;沒有標準,黑白不分,是非不分,沒有能力來分辨。所以對自己要有自尊心,要學會自尊。
要學會包容
佛教中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即有教無類,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是惡人還是善人,進了佛門那就一切平等,這體現的就是包容心。因為佛教講慈悲,傳統文化也講包容。特別是現在的社會是個大雜燴,如果不包容的話,那只會走下坡路,你能包容別人,別人也能包容你,對社會世界自然能形成良好的循環,彼此就能友好共處,創造和諧社會,也能夠讓自己減輕煩惱,這樣就能夠讓自己的境界得到提升了。
要學會思考
思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今的社會非常快餐化,幾乎就是時時刻刻都有新的資訊出現,所以人們的思考時間開始變短了,因為問題答案處處都是,自己何必思考?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人不能失去思考,人對問題的答案是具有無窮性的,如果彼此都在網上找問題答案,那人和機器有什么區別呢?更別提我們修行之人了,更加需要學會思考,因為只有思考才能明辨佛法,只有思考才能感悟宇宙,只有思考才能創造新的價值,對于自己對于社會,思考都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過午不食是什么 如何在修行中培養定力 如何才能佛法入心
佛教的人生哲理?
佛教的人生哲理一、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二、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三、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五、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八、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九、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十、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十二、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十三、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十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十五、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十七、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二一、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二五、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二六、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三一、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三五、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三六、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三八、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四二、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四三、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四五、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五一、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五四、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五九、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六十、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六一、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六五、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六六、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六七、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六八、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七十、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七一、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七三、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七七、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七九、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八十、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么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八二、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回旋。 八三、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八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八五、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八六、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八七、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八八、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八九、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嘆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九十、夸獎我們,贊嘆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九一、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為了贊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九四、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九五、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九六、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九七、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九八、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佛教中的八苦,六苦,五苦,三苦是什么含義
1、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語。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五陰即是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2、沒有六苦只有七苦:佛家對人生組成的七種痛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紅塵無可留戀,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于人。在于人與生俱來的弱點和本性。
3、五苦:佛教言生老病死苦、愛離別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為五苦。
4、三苦:因為寒、熱、饑、渴等原因造成的苦。
擴展資料:
佛教中有時又把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的三類。
1、苦苦
是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經中即使沒有指出,我們也是認為是苦的,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變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由社會環境引起的愛別離苦:即親愛的人不能廝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窄,低頭不見抬頭見。以及五蘊熾盛苦:即五蘊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2、壞苦
是指我們通常快樂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來看,我們所謂的快樂受并非真正的快樂,其實質也是痛苦的。
3、行苦
行,是遷流變化義。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這乃是宇宙人生之規律。世間沒有一樣永恒的東西,世事無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佛教八苦
百度百科-佛家七苦
百度百科-五苦
學佛教對人生有什么益處
信仰佛教的好處宗教對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顯易見的,它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極重要的一環,對于人生的鼓舞與振奮,具有無比的力量,同時宗教可以安定社會,凈化人心,使人對未來具有信心與希望,使人可以過著一種較合理、高尚的生活。
一般說來,宗教對于悲觀的人,具有安撫慰藉的作用;對于為非作歹的人,更具有嚇阻警惕的效力;對于純潔善良的人,同樣地亦能有所鼓勵與嘉勉。本章所要討論的是信仰佛教的好處,首先要聲明的是,這并不意味著信仰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得到好處。誠如張澄基博士在‘什么是佛法’一書所說的:‘佛法絕不詆毀其他宗教。佛法相信眾生根器不同,教導之法,自不能泥一。’因此‘各宗教與哲學,皆有其價值與功用。各種宗教,皆能在某一時間空間中,對某一類眾生發生教化與利益的作用。’
但是宗教之間,由于教主的智慧與胸襟的不同,所說教理的深淺不同,教育方式、精神的不同,因此每一個宗教,雖然多少都能帶給信仰者許多好處,但畢竟是不盡相同的,一間小學和一所大學,雖然都是學校,都能教導學生有關做人做事的道理,及來日立足社會的技能,但進一所小學和進一間大學,所學與所得的又怎會相同?以下所要說明的,就是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第一 佛教可以使人獲得正確的人生觀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與樂觀兩種。(一)悲觀 認為人生短暫,生命空虛,人活著就是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臉,委靡不振。
(二)樂觀 這一類人也不是真的‘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因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的和意義,他們只是抱著「及時行樂’的觀念,用狂歡、縱欲、熱鬧來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靈,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們漠不關心,他們也不知道。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于悲觀,也不屬于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么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有人懷疑佛教是悲觀的,因為它提倡‘苦空無我’,認為人生充滿著諸多的苦惱,認為眼前的世界都是因緣暫時聚合而成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永恒的。
其實佛教只是不‘諱疾忌醫’而已,并不是真正悲觀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滿著許多的苦惱嗎?你瞧這個世界那一樣是真實的?永恒的?(不是嗎?連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佛教并不是一種不負責的宗教,它先要我們認識這個人生是個苦惱的人生,然后進一步地分析這些人生的苦惱都是人自己的無知貪欲招來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這些苦惱。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們要節制自己的欲望,多為別人服務。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樂,一定不能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只有全體眾生都能幸福快樂,個人才會有真正的幸福、快樂的。
佛教認為功名利祿都是過眼云煙,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勸人不必太貪戀、太貪求;相反地勸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掙脫這些名枷利鎖。‘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財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精神的充實與否,祗有修養品德,凈化心靈,才能歡度心安理得的人生。第二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貪戀、追求,如此才能‘積極’地為人群服務,再度地‘肯定’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佛教說人的身體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勸人不要‘處處為我’,而要‘我為人人’,因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功名利祿要來何用?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斗,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那會有豐碩的收獲呢?佛教勸人要‘少欲知足’,并沒有要人逃避責任。佛教要人‘鐵肩擔道義’,不能做獨善其身的‘自了漢’,所謂‘眾生無邊誓愿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最好的說明。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并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如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理將不復存在,人人急公好義,古道熱腸,‘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就是一個充滿著愛與同情,公理與正義的人間了。
第三 佛教可以凈化社會人心我們每天打開報紙一看,整版的社會新聞,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殺、盜、淫、妄’。誰不會浩嘆人心不古呢?
而一個佛教徒最少要嚴守下列五種基本戒律:(一)不殺生——不殘害生靈。
(二)不偷盜——不偷、不搶別人的財物。(三)不邪淫——正當的男女關系。不拈花惹草,不紅杏出墻。
(四)不妄語——說話句句真實,不虛偽,不說謊。(五)不飲酒——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須戒絕。(論語中孔子亦有‘不為酒困’一語,不過酒在當藥用醫病時,暫可通融。)
朋友們想想看,這五戒不是剛好與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妄語)不謀而合嗎?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
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涂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凈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第四 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樂人要想真正的快樂,大概須要滿足下列幾項要求:
(一)心情平靜,不生煩惱。(二)對于眼前的苦難,能隨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三)對于宇宙、人生的種種問題,能得到合理的解答。(四)對于未來(來世或人死后的歸宿)能有滿意的答案。
(五)自己的前途、命運、歸宿,以及成敗、苦樂不操縱在別人的手中。我想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能夠完全地滿足人類這些要求的。(有些宗教只能滿足其中之一、二項。)
(一)佛教勸人知足常樂,要學習禪定,樂觀進取,心情自然平靜,不生煩惱。(舉例說明:一般人像三歲小孩,丟了一塊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會為此而煩惱,這是觀念、智慧、境界的不同。)(二)佛教認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造的因所結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做敢當,不可怨天尤人。
(三)佛教所有的經典不是在顯示佛的權威與能干,而是完全而徹底地解釋宇宙、人生的基本問題,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剛逝世不久的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贊成的是佛教。’國父說:‘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康有為說:‘佛學之博大精微.........雖有圣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含,尤為深遠。’章太炎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啟超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四)佛經上說:‘佛以一大因緣出現于世。’這一大‘因緣’(即來世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為了讓眾生能轉迷成悟,從苦難中解脫,永遠享受自由和快樂。
(五)佛教認為人就是頂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沒有一個可操縱我們生死、成敗、福禍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奮發努力,一定有光明燦爛的明天。因此我說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五 可以知道佛是人類最慈祥的導師釋迦牟尼降生人間,貴為太子,拋棄了功名富貴,難道他是傻瓜嗎?不是的,他實在是一個具有廣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憂而憂’——為人類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脫,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樂而樂。’——說法四十九年,棲棲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寶貴的真理與訓誨,是黑暗人生的一盞不滅的明燈,是洶涌苦海中一只不沉的慈航。誰像佛有這樣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誓愿,在眾生度盡以前絕不歇息的?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佛平常教化眾生,在回答弟子疑問時,認為要采取下列四種方法:(一)某些問題必須直截了當的答覆。(二)某些問題須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三)另有一些問題須以反問為答覆。(四)最后,有一類問題須予以擱置。(即暫時不給予解答,因為對方在目前尚不能了解這種道理,說了反而增加他的疑惑與迷惘。如小學生問微積分,他連算術都不會,老師如何能解答呢?)
這種回答問題的方式,就是應機說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佛永遠以愛心和耐心來教導弟子,他不認為有愚笨到不可教育的人,有兇惡到不會悔悟的人。
佛一生貢獻出他的智慧和慈愛,詳說了無數偉大的真理,教導了無盡的眾生,但他永遠不以‘教主’或‘主宰’自居,他認為他來到人間,祗是盡到了他承先啟后的責任——發揚過去無數佛所發現的真理,啟發后知后覺的人。他本身是佛,而佛確信宇宙的所有眾生,將透過他們本身的努力與磨煉,而達到和他自己一樣睿智、偉大的境地。
今天各位還在讀書求學,因此算是學生,是后知后覺的眾生,但只要努力,有一天諸位也可以學得各種知識和技能,同現在你們的老師們一樣地,可以為人師表,繼續地為教育下一代而盡力獻身。佛與眾生是平等的,每一位眾生都是未來的佛,他們之間并不是‘主人和仆人’的關系,也不是‘主人和奴隸’的關系,而只是一種暫時的‘師生’關系。
青年朋友們呀!迷的時候是眾生,一旦開悟的時候就是具有真知灼見的佛了。別灰心,別泄氣,就是那已經昏暗了十年的漆黑房間,只要點燃起一盞燈,就可以驅逐十年的黑暗,而帶來了滿室的光明啊!(佛家叫做:‘十年暗室,一燈能照。’)
青年朋友們!快點燃起你心中那盞不滅的燈,光明就在你周圍,幸福就在你的身邊。這些道理就是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的,他不是最慈祥的導師嗎?
第六 佛教可以培養自尊自信和獨立自主的人格佛稱他自己是‘無依道人’,因為從修行到證果,沒有別人能夠替代得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佛教肯定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別人的奴仆,不必仰賴神或佛,只要努力照樣可以成佛。這可以鼓舞我們的自信與自尊心。依照其他宗教的說法,人是神創造出來的,人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自救自存,必須要靠耶穌的救贖,才能獲得永生,因為他是唯一的‘真理和道路。’同時人就是到神那兒,也永遠不能同神平等;他是主,你是仆,人與神永遠是相互的階級對立。這是多么令人泄氣啊!
而佛教認為人人皆具成佛本性,‘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沒有誰可以駕馭人類,可以奴役人類,人的成敗福禍全在乎自己。而修行證果,自我完成偉大的人格——成佛,這是人類自己的努力,不是神的恩典,也不是佛的救拔(是眾生自救的)。依照其他宗教的主張,人活著是為著「神’而活,人類一切的努力成果,都是用來榮耀神的(好的都是神的功勞,壞的則不是,人要自己負責),因為人是上帝創造的,人的智慧、能力是上帝賜給的,所以成就該歸于他的功勞。(不過,失敗了就不是上帝的過錯。)
佛教就不這么主張,而認為人是為‘自己’而活著,為‘一切眾生’而活著(為了使宇宙的眾生都能幸福、快樂),同時一切努力的成果是自己奮斗來的,榮耀歸于人類自己,如果失敗了,這是自己努力不夠,還要更加地勤奮不怠,朝目標邁進。佛教這種思想,使人從上帝的束縛中釋放,從神的威權中得到自由。提醒了人類對自己的行為要自我負責,不能歸罪于天或埋怨別人。
人既然不是上帝創造的,不是上帝的奴仆,于是人才有決定自己命運和前途的權利,人才有獨立自主的人格(不是隸屬于神的,受神操縱、控制的),有了獨立自主的人格,才能談到自尊和自信。這就是佛對人類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宣言,這個宣言比法國的大革命提出的口號早了二千四百多年,比歐洲文藝復興時產生的‘人文主義’(Humanism),也早了將近二千年。(‘人文主義’的內容請看高中歷史第三冊一○七~一○八頁。)
朋友們,好好地想想呀!你要做別人的奴仆、做被別人趕著的羔羊呢?還是做頂天立地的人,做自己的主人呢?林世敏教授編著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五章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