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時中觀念。《易經》既講變化,變化必表現為過程;既是過程則必有時(當然也有空),時通過卦爻表現。六十四卦是個大過程,一卦即此大過程之一時。只一卦無所謂時。六爻成一卦,一卦是個小過程,一爻即此小過程之一時,只一爻也無所謂時,時在六十四卦和六爻的流行變動中顯。故有六位時成,時乘六龍和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之說。《周易》六爻當位為好,居二五之中為最好。這是因為當位居中恰是變而通之時。表現在自然界是陰陽調諧,剛柔和順,一切全無窒礙。推及人事,是關系順遂,行為合宜,在在不見牴牾。
就人事而言,行為合乎時宜是中,故孔子時、中連言,講君子而時中也。時中,究其極,就是中。中是《周易》哲學精神的一大特色。它源自堯舜。堯禪位與舜,舜與禹,皆交代允執其中一句話。至孔子、孟子而發揚光大。孟子以權喻中,最為明通。孔子講無可無不可和過猶不及,是中之確解。前句指示做事要因時制宜,把握時機。后句指示因時制宜之后,行動起來還要把握分寸,使無不及亦無過。子思作《中庸》,發揮《周易》中哲學,創中和概念,以喜怒哀樂之未發喻中,發而皆中節喻和,謂中為天
下之大本,和為天下之達道,尤具理論意義。這等于中概念被施用于本體和現象界,未發而真實存有的中稱中,猶如本體。已發亦真實存有的中稱和,猶如現象界。中與和其實是一,不是二。由此可見《周易》和《中庸》不把本體與現象分開對待。
后世儒家如朱裹就不同了,朱熹對《周易》及《中庸》的中哲學實際上不曾理解。儒家有個道統說,其內容是允執其中的中,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到孔孟。朱裹以繼統者自居,給道統加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三句,為他的人性說張本,沖淡了中哲學的意義。且又釋中為不偏不倚,拋棄了無可無不可、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正解,閹割了中哲學的精髄。不能說朱煮是真慊《周易》的人。
關于仁知。《易經》首先面向自然界,由天道說起,而其終極關懷在人間。《周易》的自然哲學畢竟落實在人文精神上。所以《周易》講倫理講道德。《周易》最令人折服的一點,是它把人置于頂天立地的地位。人在《周易》中是主體也是客體,首先是主體。人是主體,且人本身就是目的。自然界僅僅在對人有價值的時候,才被重視。人為了完善自己才須修養,修養不是為了任何別的目的。孔子講古之學者為己(《論語•憲問》)是也。這是《周易》人文精神之根本處。
《易經》的道德哲學極豐富,但是主要在于仁知兩項。成就一個完善的人格須仁須知。仁者是君子,仁知俱足是圣人(或稱大人)。這理想的、超拔的人首先植根于現實之中,故孔子有《周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之說,這是說仁義是人之為人的兩個必備條件。什麼是仁義?孔子說,《周易》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婦先后盡稱,故要之以上下。這里用上下代替仁義,是知仁義是現實人倫關系親疏尊卑等差之概念表示。孔子又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又說仁者愛人是又知仁義是人間倫理關系的產物。它只說人,不關萬物。其要點是愛人。誰愛人?我愛人。愛人這句話實不簡單,它的用意在于凸顯每一個人的自我,自我的獨立人格。在此,能否行仁行義,關鍵在自我,自我才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孔子又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之一系列能仁與否全在自我的言論。同時由此也看出,獨立人格之根源首先在人倫關系,其次才是內在精神狀態的表露。朱熹講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非《周易》義。至于為仁之方,就《周易》而言,不重內省,而主踐履,與宋明理學家的主張不同。
知,是智慧上事,也是德目。知者須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見幾而作產把握中道,極高明者達到精義入神、窮神知化之德盛仁熟的程度。此極難能,非圣人做不到。故孔子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關于由天道推及人事。《周易》究竟如何將自然哲學與道德哲學統一起來,是個嚴重的大問題。古人只說《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怎樣推天道以明人事,并不得要領。今人牟宗三先生說中國式的道德觀即是人間行為的相互關系的至當之則,而《周易》完全承認自然之條理,即具體世界的變動是有條理的,并不是混亂的。道德上的當與不當即建基于此。世界本來是有條理的,故用不著柏拉圖的理型世界。道德律即是天地之節,所以用不著康德的先天的超越的克己律。即既不用出世,復不必后返,于變動的具體世界中求之即可。盡管這話是牟氏青年時代在北大讀書時講的,我還是以為很樸實很貼切,符合《周易》的哲學精神,因而并非不成熟。他的道理不難理解:《周易》首先把具體世界的相互關系的條理性、秩序性揭示給人看,然后告訴人們人間行為的相互關系亦當如此。然而事實不如此,那麼人就須從自身做起,調整之,克服之,使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而《周易》指示個體的人應當做的,沒有別的,就是進德修業,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產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工夫全在向外的踐履上。我只能補充一點:人間的道德追求除天道的根源之外,現實的人間相互關系的制約,也是一個動力。這顯然與古希臘、近代西方根本不同,與中國道家大為不同,與后世懦家有所不同。《周易》這一哲學精神,對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建設必將起積極的作用。
結語。把上述討論概括如下:一、《周易》的哲學精神與古希臘、近代西方以及中國道家老莊都不同,它用象即一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非語言符號系統進行渾淪的而不是分析的抽象思維,因此它反映的生成變化中的世界必是整體的、統一的。二、它涵蓋自然與人,絕不把具體世界、價值世界分作兩截。它由天道推及人事,追求天人合一,而重點在人。它的偉大人文精神主要表現為兩點:第一,人本身就是目的,一切從個體人的自我出發。第二,它設想的獨立人格既是超拔的,又深植根基于現實之中,故完善而可行。
易經它由經傳一致構成的體系展現了與眾不同的本體論、宇宙論。它的中、太極、道、仁、知諸概念,它的實踐意識,是中國傳統文理論脊梁。四、這就是《周易》的哲學精神!它堅定地自遠古走來,它古老,鮮活,富于魅力,它將陪同并鼓舞現代中國人直面21世紀的文化挑戰,勇敢地向未來走去。
以上就是解夢佬算命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易經中的爻位變化與時空關系,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易經奧秘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