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十翼和論語中庸大學的比較研究
易傳十翼是否為孔子的著作,在中國學術史上是一樁重大的問題,近代考據家的意見大都認為十翼不是孔子的作品,而是漢代人的偽作。因此,有些學人講中國哲學史,把易傳作為漢朝初年的書籍。這樣使易傳的思想在中國學術上的價值大為減低。
從我研究中國哲學的經驗,我認為易經是中國第一冊哲學書。書中的思想對于漢代、宋代的思想,影響很大,假使十翼完全是漢朝人的偽作,這種現象便不容易解釋。
我不是研究考據學的,更不擅長歷史考據,但是在歷史研究法里有一種間接的考證,就是從所考證的書所有的思想方面去研究,我用這種方法,可以考證易傳的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但中間夾雜有漢朝人的學說。
間接考證易傳的辦法,是把易傳十翼的思想和論語、中庸、大學的思想作比較研究。論語、中庸、大學都不是孔子的著作,論語是孔子的弟子記述孔子的言詞,中庸、大學是孔子再傳弟子記述孔子的話。因此,這三本書的思想乃是孔子的思想,易傳的十翼除說卦、序卦、雜卦三篇外,其他各篇所有的思想,和論語、中庸、大學的思想相合,這樣,我便承認易傳的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不過,我并不承認易傳的文字是孔子自己寫的。寫書的人,必是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司馬遷史記曾記述了易經的傳授史,直接溯到孔子。
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看上面所說,認為易傳十翼的思想都和論語、中庸、大學相符合。易傳里有些思想,在論語、中庸、大學里沒有,而且有的還是相反。
(―)不同點
易傳文章的作法,和論語、大學不相同,這是因為內容的性質不相同,論語是語錄,大學是以各章分別注解第一篇經。易傳的彖、象文言,為卦爻的說明,系辭、序卦、說卦、雜卦則說明卦和易的意義,因此都是說明思想的為哲學的文章,和中庸的文體有些相近,因此,宋明理學家研究性理,以易經和中庸作為基本文據。
易傳的思想的中心點,在于講論宇宙的變易,變易由乾坤為元素。乾為剛,坤為柔;乾為陽,坤為陰;乾為天,坤為地。陰陽乾坤的思想,在論語、中庸、大學里沒有。天地的思想,則在中庸和論語里有。中庸說: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第二十六章)論語有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陽貨)易經講宇宙變化,變化由陽陰乾坤而運行,這是中國的宇宙論,為中國的形上學,這一點不是論語和大學所講的。中庸則講到形上宇宙論,說明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第二十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辭上第五章)這種宇宙變化的程序,為易經思想的骨干,在論語、中庸、大學都沒有。所以然的理由,是易經的卦已經先孔子而有,孔子講易,是解釋卦意,不是自己創造學說,這樣,關于易卦的變化所有的思想,當然在論語、中庸、大學里沒有。而且,據歷代學者注解論語所說假我數年去學易,乃是孔子晚年所說。
易傳所講的數,更是和論語、中庸、大學的思想不相符合。數為卜筮之用,以成所卜得的卦。然而易傳將數從延伸到哲學的范圍內,給與數字一種宇宙變化的思想。引而申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系辭上第九章)。但是易傳數的思想,和論語中庸大學的思想并不相沖突,數為卜筮,卜筮為求知吉兇,吉兇操之在鬼神。易傳在系辭論數之后,便說:顯道神德行,是故可以酬酢,可與祐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乾卦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鬼神合其吉兇。中庸第二十四章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發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一般的人用卜筮去求知將來事件的吉兇,圣人至誠則自己就和鬼相通,事先知道吉兇。
(二)相沖突點
歐陽修曾作易童子問三卷,在第三卷他指出易傳中自相沖突之點如乾坤文言以卦有四德,稍后卻又說只有兩德。又如系辭以八卦源出河圖、洛書,又以伏羲氏觀天地之象作卦,再又說卦出于蓍法。歐陽修乃說:何獨系辭焉,文言說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眾說淆亂,亦非一人之言也。其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又曰:精氣為魂,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云者,質之夫子平生之語,可以知之矣。
系辭下第五章,引孔子的話以解釋易經,所引孔子的話和論語、中庸大學所有孔子的話,有時相沖突,如: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孔子素不言利,在論語中常以義為重,以利為輕;其且對于吉兇禍福,孔子也主張不要多說,所說的該是善惡,易傳竟說而利生焉。說卦傳第一章說,窮理盡性以致于命,和論語所說孔子很少談性命,互相沖突。至于說卦講卦的位置,講卦的象和卦的次序,也和論語、中庸、大學所有孔子的思想互不相合。
從上面所說的相合和不相合兩方面的事實看來,易傳十翼不是出于一個人的手筆,決不是孔子自己的著作。
孔子的著作只有春秋,然而論語、中庸、大學的主要思想必定是孔子的思想,弟子或再傳弟子記述時,參加了別的思想。易傳十翼的作者,也是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書中的主要思想是孔子的思想,書中還有其他許多思想則是作者所收集的思想。胡適之以易經的主要觀念為易、象、辭。他說:孔子研究那時的卜筮之易,竟能找出這三個重要的觀念。(胡適之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頁九十一)
方東美曾極力反對考古學家以易傳為漢朝人的著作,主張易經代表孔子的思想。
我認為易經為+國第一冊哲學書,為中國形上學的根本。書中的主要思想為孔子的思想,書的作者則是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
以上就是易傳十翼和論語中庸大學的比較研究的全部內容。更多易經基礎相關資訊,敬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2969.html